当前位置:首页 > 有所作为 > 发展案例 > 正文内容

郭锐:“钳工状元”的高铁梦

2020年06月10日
   

春节,当一列列高铁快捷、安全地运送亿万旅客返家之时,一位钳工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

郭锐,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山东省钳工状元、全国技术能手,是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装配领域的巧手工匠。从他和他的团队手中装配出的高速动车组超过800列,安全运营里程达到11亿公里。

 

从小向往当工人

 

现年39岁的郭锐,出生于“铁道世家”,他的祖母、父亲都是四方机厂(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的工人。从小耳濡目染,尤其是看着当钳工的父亲经常像变戏法一样制作各种物品,郭锐非常着迷。“我少年时期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钳工,比父亲更优秀的钳工。”郭锐说。

在父亲的眼里,郭锐从小就显现出手巧的特点,也是一棵钳工好苗子。他记得,郭锐9岁那年,有一天趁自己不在家,靠几件简单工具,一个上午就用铁皮边角料为家里打了一只铁桶,而且铁皮弯曲、窝边和咬合堪称完美,一点不输市场上出售的产品。

1994年初中毕业后,郭锐对父亲说要报考四方机厂技校,学当钳工。父亲起初不同意,想让他读高中。当时,社会上不少人把当工人与苦、脏、累、挣钱少、地位低、没出息联系在一起。不过,看着儿子坚决的样子,想着他那双巧手,父亲最后尊重了他的选择。

1997年技校毕业后,郭锐被分配到四方机厂液力传动分厂,从事机车车辆的“核心部件”――液力变扭箱的组装、试验工作。

他下决心练一手“绝活”。靠着钻研的狠劲和向前辈同事的虚心请教,郭锐钻研出了一套操作法――阀组端盖长孔研配刮削操作法,按照这一操作法,把镗床加工后的部件再进行手工刮削,大大提高了部件的合格率。

 

燃起高铁梦

 

2006年,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川崎合作,引进200公里动车组项目,郭锐被调入位于青岛棘洪滩的转向架分厂工作。“我很高兴,因为有了更大的舞台。这不仅可以实现我个人的梦想,而且可以为国家发展高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那会儿大家都说,高铁搞好了,会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一个标志性产品。”

在转向架分厂,郭锐先后从事了200公里转向架构架研磨,200公里转向架正、反装,200、300公里转向架落成、试验等工作,先后提出5项装配工艺,获得5项技术专利,解决了多个转向架制造中的技术难题。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是动车组的一个核心,不仅承载着列车的整车重量,还承载着列车的牵引及制动,更承载着旅客安全。一列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装配的直接相关的部件就有上千个,装配尺寸数据记录有上万个。比如一个简单的螺帽,拧到什么程度都是有讲究的,以保证它既不容易崩裂,也不容易松动。

“外方专家只会告诉你怎么装,但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装。涉及装配关键技术,更是守口如瓶。”郭锐说,不搞清装配数据、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就等于没真正掌握装配工艺。他决心自己试验摸索,短短两个月时间,他就和同事们突破了多项瓶颈难题,让外方专家惊叹不已。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开始了,列车整备就绪后缓缓驶出北京西动车所,在场所有人为之欢呼。晚上9点,早已来到北京西动车所的郭锐在等待列车入库检查,看着远处白色的动车缓缓驶入,他思绪万千,眼泪不知不觉从脸庞滑落:“这是我亲手组装的转向架啊!”

 

技能大师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大批量制造后,原来的装配效率跟不上进度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郭锐和技术团队结合不同车型转向架的装配工艺,组织高技能人才编制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装配作业要领书》,成为指导现场作业的标准性文件。

2009年,公司又从德国购进了直线电机转向架,但是,碰到了钢丝螺套难取出的问题。通过钻研设计,郭锐最后自制了专用工具,十几分钟就可以轻松将钢丝螺套取出来,成为公司的绝招、绝技。后来,他与技术团队还编制了《钢丝螺套施工通用标准》。

像这样的设计、创新,郭锐还有很多。他提出转向架组装落成“四点等高调整作业法”,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他改进380A高速动车组轴承压装工艺,使压装曲线稳定性提高,轴承退卸返工率大幅下降;他设计的轴箱体装配工艺,使生产效率提高了近4倍……

在多个级别的技能“比武”中,郭锐也频频获奖:他多次获得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第一名,2012年在山东省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夺山东省钳工状元;2012年9月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钳工第7名,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郭锐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奖状、证书几十份,发表的论文十几篇。他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渺小的个体,进行着一些很小的发明或改进。”然而,正是这一个个看似微小的发明创造,在不断为我国的高铁事业添砖加瓦。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郭锐:“钳工状元”的高铁梦” 的相关文章

创业:需要领袖精神

    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胜过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这个古老的谚语正好说明了企业中领袖精神的重要性。一个创业企业的成败虽然离不开团队力量,但更多则取决于领导者本人。领导者是企业的一面精神旗帜,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企业的荣辱兴衰。   企业界都有这样的共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

段云松:果断的错误胜过犹豫的正确

    段云松,从一个饭店行李员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福丽特茶城总经理,随后又开办北京段氏现代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北京段氏长顺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北京段氏安立金象大药房有限公司……其中历经第一次创业――开民丰饺子馆,第二次创业――忆苦思甜大杂院,1994年开五福茶艺馆,现已发展为12家连锁...

听海归博士谈创业甘苦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海归博士、下岗工人、大学毕业生、家庭妇女等等,无不卷入创业大潮。除了资金、技术、市场、环境等硬件外,创业者自身最宝贵的软件素质是什么?     2001年归国创业,用在澳大利亚自主研发的多晶硅薄膜专利技术与中方股东共同兴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海归...

张燕梅:忙是一种特别的幸福

      【简历】 张燕梅,1985年大学外语本科专业毕业后曾留校工作了4年;1989年赴美国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攻读,获国际MBA学位;1991年正式加入索尼美国公司,在国际人事部做国际人事专家;1994年回索尼在中国的办事处工作,现任索尼(中国)有限...

从流浪汉到亿万富翁

提起世界打火机行业,不能不看占据全球八成左右市场的温州。而温州打火机行业,少不了提到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   在采访周大虎之前,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记者:如果单从业绩来讲,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并不是很突出:温州现有600~700家打火机厂,年出口5亿只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