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工程专家

工程专家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几易其稿递交报告,林同炎浦东开发夙愿终实现

2024年04月27日52
    美籍华人林同炎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同时代最伟大的结构工程师之一,有“预应力之父”之称。他被称为海外建议浦东开发第一人,从1979年起,十几年不遗余力地为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奔波呼吁。 林同炎(1912―2003),原名林同�Γ�读书时接受了恩师茅以升的...

在故纸上,与祖父华南圭不期而遇

2024年04月20日56
    采访华新民,本意是想写写她的传奇家族。她拥有中国、波兰、法国血统,出身于建筑世家,祖父华南圭是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工程师,祖母是一位波兰籍小说家,父亲华揽洪是著名建筑大师,曾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第二总建筑师,还任北...

光谈梁陈方案不行,还有个华南圭!他改变了京城生活,却鲜为人知

2024年04月20日55
    前一阵子曾专门讲过东堂子胡同6号院,就是这篇《这栋神秘的胡同旧宅,房主与我们每人都息息相关!到底咋回事》。讲的是那个神秘的西洋楼,背后是中国现代医学奠基人之一――伍连德的历史故事。这个西洋楼的设计者,就是清末留法建筑设计师华南圭。 华南圭到底什么来头?上回留...

华南圭:主持修路十七年,未受一钱之贿

2024年04月20日51
    华新民为祖父华南圭所编的《华南圭选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版)一书有个很吸引人的副标题:“一位土木工程师跨越百年的热忱”。据笔者的研读与分析,华南圭(1877年-1961年)从清末留学期间、回国任交通部技正、协助詹天佑主持中华工程师学会、任...

苏权科:从“架桥人”到“架桥师”

2024年03月30日52
    编者按:高速铁路、5G、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在祖国大地上,这些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工程科技成果的背后都有一个闪亮的名字:国家工程师。他们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9日上午,“国家工程...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创出桥梁界的中国标准

2024年03月30日49
    从港珠澳大桥的调研论证到开通运营,从年富力强到两鬓泛白,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一干就是15年。 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正式建成通车。这个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不仅打通了粤港澳地区的空间阻隔,也将三地的未来发展紧密相连。苏权科带领团...

“匠人营国”吴良镛:毕生矢志不移完成“中国人居梦”

2024年02月06日56
      儒雅、待人和善、谦抑,毫不摆架子,这是接触过吴良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虽满头白发,但思路清晰,对周边环境和现实社会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关注。 尽管已97岁高龄,但吴良镛多年来的日常生活极有规律,依然每天早晨起床后会把当天的安排写下来...

匠人营国

2024年02月06日55
  他是一位温和敦厚的建筑界泰斗,曾手书“匠人营国”。 他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至今仍不离讲台。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 90岁的他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中央...

中国“工程经济学”奠基人 同济大学教授黄渝祥

2023年09月29日57
    他被誉为中国“工程经济学第一人”。20世纪80年代,他第一个将“工程经济”的理念融入国家基础建设项目中。修一条路、造一座桥,其投入产出如何,怎样发挥建设项目最佳的综合效益?他引入了技术经济、项目评价和经济机制分析等各方面的研究。至今,他的理论被纳入了中国...

杨廷宝:打造了半个南京城

2023年08月20日56
    无处不在的关怀   在新街口街道组织员潘翔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又名“成贤小筑”的杨廷宝故居。这个约一千平方米的院子里,有大树有菜地,一旁还有石栏水井。主楼坐北朝南,造型简洁,里面的摆设一仍其旧。虽然冬日里看不到绿树成荫,也看不到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