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婚姻 > 正文内容

婚姻的成本与收益

2004年07月19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经济学家看来,这话昏头昏脑,什么信息也没有。因为爱情与婚姻也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它带给人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因此同样要经由理性的选择,并符合经济学的理性分析。那么,人们谈情说爱,喜结连理,究竟图的是哪门子收益呢?马克思认为爱情迷人的面纱后掩盖的是“生育后代”的目的。而在现代社会,生育完全可以不必通过婚姻来完成,何必要绕上那么大一个弯。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婚姻有“四大收益”――

  一、可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利益和递增报酬。比如女主内又主外,效率要高;二、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人工作给养另一人读书,最后共享荣华富贵;三、可分享家庭共有品。所以,人们常会发现,妻子教育程度上升,有助于提高丈夫工资;四、防灾保险,如生病不至于无人照顾。婚姻有这么多收益,所以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结婚”而不是“独身”。那么什么时候结婚最合适呢?没有一定的定论。

  结婚有收益,由于规模效应而节约生活开支等。两个人单独生活要两套厨具,两个人结婚后只需要一套厨具,这就是“规模效应”。

  结婚也有成本,比如搜寻婚姻产品信息,请客吃饭,在恋人身上的投入、下聘金、负担责任等等。求偶的人们需要在市场上进行大量的信息搜寻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比如耗费精力金钱等――最直观地,当你试图了解一个人是否可以做伴侣时需要花时间与他接触,并在他身上进行各种投入――如果这成本很高的话,超过婚姻的预期收益,那么这个求偶的人可能会放弃。

  现代社会独身的人越来越多,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人很忙,搜寻婚姻信息的(机会)成本很高。而且,实际调查发现,白领阶层比蓝领阶层独身更多结婚更晚,其原因也很大程度上在于白领阶层更忙,有更多赚钱机会,因而进行婚姻信息搜寻的成本更大。

  所以,人们结婚与否,总是在婚姻的成本和收益间权衡。在一个自由竞争且信息完全的婚姻市场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伴侣,从而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但是自由竞争和完全信息的假设常常并不存在,因此才有了“孽缘”或者不幸的婚姻。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里,婚姻主体双方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没有选择自由的,而且男女不平等的现实破坏了公平交易,因此没有婚姻市场可言。把经济学方法用于分析婚姻问题,还可以有一些有趣的结论。比如一般而言,婚姻质量比较好的组合是夫妻双方志趣相投但各有所长,因为这样的组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志趣不投、技能也不互补的夫妻,其婚姻质量就会差一些。当然这并非绝对,关键还在于夫妻双方是否适合于对方。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婚姻的成本与收益” 的相关文章

爱情的根基与道德的浇铸

    一般来说,夫妻之间开始产生婚姻裂痕的时候,往往是从性生活的不和谐开始的,当性爱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往往这是一种无言的和潜在的预示。火热的.开朗的女性一般不会有这样愁闷,而那些内向的不大愿意在夫妻生活中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的女人往往会在性压抑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一种危机。而无...

中国为何少娇妻

    婚姻和爱情之间的结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理想的婚姻是建立在互相由衷地爱慕、尊重、互助之上。一般来说,当从最初的炽热、甜蜜退到庸常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做妻子的,可能在心理的承受上更差一些。而又有多少丈夫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炽热来面对已是妻子的她而像当时追求她、希望她成为你的妻子的时...

营造和谐美满的夫妻氛围

      夫妻关系是一种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两个独立的个体如何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夫妻间怎样善于营造温馨融融的家庭氛围,这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1、心理交换。如果说爱对方,是为了交换什么,得到什么,那就太...

你了解“婚后沉默症”吗

     午夜时分,心理热线的铃声骤然响起,听筒中传来一个女性的声音:“医生,我本不是那种患得患失、疑心重的女人,可我丈夫很少向我报告他的行踪,这不仅让我担心他有外遇,而且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我发现结婚以后,我们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我曾试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替...

林则徐选婿

    清朝林则徐先生,他这个观人术也很强,而且他透过这个观人术,给了他女儿一生的幸福。重不重要?所以,这个知人可以选好的女婿。 清道光年间一年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到巡抚衙门去,看到一个房间还亮着灯。林则徐推门进去,见是年轻秀才沈葆桢,便问:「今天是除夕...

钱三强与何泽慧:与子偕老的科学伴侣

    “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何泽慧这位温婉智慧的老人忘不了当初和钱三强定情时所说的那句话。2011年6月20日,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发现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的何泽慧老人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历经了两个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