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内容

读《恒训》

2019年03月06日
   

在鲁迅祖居香火堂的两壁挂着几块牌匾格外引人注目,经常可见游客在默诵甚至摘录上面的文字,这便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让人惊叹的是,这些整齐端庄、方折挺劲的墨迹竟出自青年时代鲁迅之手――那年,鲁迅18岁,正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求学。

当笔者辗转得到现藏于国家图书馆的鲁迅手抄稿复印件《恒训》时,著述之丰还是超出了原先的设想。这篇长达5000余字的文言文,香火堂牌匾上的文字所占份额其实极少,谓之摘要或者语录似乎更加贴切。通读《恒训》全文,感悟颇多。

《恒训》全篇分力戒昏惰、力戒烟酒、力戒损友、养生法、病弗延西医和家鉴等六部分。其中成家之鉴三:有良心、有恒业、有积蓄;败家之鉴三:纵容孩儿、信妇言、要好看。大到读书之法,为官之道;小到生活常识,养生之术。可以说,包罗万象,是鲁迅祖父周福清对自己一生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总结。值得一提的是,《恒训》是周福清贿考案发,被钦定为“监斩候”后在杭州狱中所书的一篇家训。因为“身历盛衰,眼见致败之由”,“爰将生平所闻所见者,可法可鉴持身保家之道,备述此编”。拳拳爱心,尽在其中。

《恒训》的主旨是“有恒”。作者在文首明确提出“有恒心,有恒业,有恒产。有恒心得见有恒善,圣之基。”的观点。为了阐明这一中心思想,作者不厌其烦地引用了大量生活事例,以一个过来人的磨砺人生,教育儿孙“应知警醒”。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恒训》中有些内容实属糟粕,如“病弗延西医”和败家之鉴中的“信妇言”等,但并不能掩盖《恒训》所折射出的现实主义光芒。

如在“力戒昏惰”中,作者认为“去昏之法,在事事认真,看书写字用静思功夫,心不二用,神气自清”,并且“次日应作诸事立一日记薄,预先写出所闻所见关学问者、关家务者,一一薄记,时时细看,切勿怠惰”,这是所关“凡有作为之官宦、成家立业之士民福泽寿元”的“事务”。鲁迅无疑是“力戒昏惰”的践行者,这点从他二十多年连续不断的日记生涯中可见一斑。放在今天,如果我们每天下来能挤点时间出来适当梳理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安排眼前工作生活乃至家长里短,长此以往,必有收获。又如在“力戒烟酒”中,作者以自己和亲友的切身体会,明确指出“有人劝饮,必非好心,力辞之。”可谓振聋发聩。而在“力戒损友”中,作者不仅指明“益友”的范畴,列举“损友”的类型,而且提出“切戒与人换贴。世情百变,人心亦然,轻与订盟,多受其累。”联系当下,开始信誓旦旦,最终反被称兄道弟的“朋友”出卖者多多,不由地让人想起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至理名言。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而言,“家鉴”更像是一册正反俱全的家庭教育读本。“败家之鉴”是周福清对周氏家族“由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深刻反思。在文中,他不仅分析、列举了大量诸如“幼年重裘已折其福”之类的生动案例,阐明“小儿任性凭赖,由父母不知管教,昏愚极矣。”的道理,而且“以生意人看乡绅样、小康家看官宦样、学时派冠履衣着……”奢侈攀比,以致“富者贫、贫者苦”的悲惨结局。联系当下,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无限迁就和放纵,苦难教育的缺失,社会拜金之风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等等,同样发人深思。而“成家之鉴”把“有良心”放在首位,言明“成家立业,第一在有良心。良心一失,虽大富贵立即消亡,如无根草木,其槁可立待,枝叶虽茂盛不足恃也。”要求后辈做到知书达礼,知行合一,让人自然联想到鲁迅教育思想所倡导的“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是举”,其实就是人格教育,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里,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实在“家鉴”中早有涉略。

值得一提的是,《恒训》把有恒业和有恒产作为后代安身立命的“居家良箴”,尤其是后者,超越了中国传统文人一向“耻言钱”或“讳言钱”的清高,才财兼收,实为诒谋之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读《恒训》” 的相关文章

家庭情绪与家庭健康

      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绪”。心理学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以增进自己身心健康。其实,仅仅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而家庭情绪...

教会孩子适可而止

     通过买玩具从小教会孩子合理的消费理念。   日常生活中,孩子容易无止境地要这买那,面对他的“贪得无厌”,你是否经常束手无策?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关键在于如何引导。        和孩子逛商店,他总是...

家长与孩子创造力培养的关系

      一、儿童创造力培养与家长的自身素养     过分激励儿童的家长在心理学方面,对儿童来说,如果紧张感解除,当然不会加紧采取行动.因此,家长屡次以感情的行动来威胁子女。     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是小学六年...

培养孩子快乐的方法

      1. 给孩子一些“控制权 ”     一些父母常将孩子当成“孩子”,而不征求其意见,容易使小孩 对环境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沮丧和无力感,当然这并不是要父母 将家中大事跟孩子商量,但至少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哪件衣服,...

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

  任何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精神共同体存在,必然在其共同体成员之间有某些共同认可并追求的文化内容、生活理想、价值追求与道德要求,这也被称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生存支柱,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

家族一代旺过一代的秘密

    一、《家道》总纲 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气势压人、顽固偏激、心存报复怨毒,咬牙切齿、怒目瞪眼、结果只会伤人费己,克夫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