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内容

心甘情愿当“煤黑子”“土疙瘩”――追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宝琛

2020年05月08日
  “刘宝琛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岩土工程界的重大损失,是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工程科技界的重大损失。”近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这样的唁电。

6月21日15点30分,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岩土工程学家刘宝琛在长沙逝世。

有人把从事采矿工作、岩土工程的人称为“煤黑子”“土疙瘩”,而刘宝琛却认为,只要能为祖国作贡献,自己心甘情愿当“煤黑子”“土疙瘩”。

 

我国随机介质理论奠基人

 

1957年,刘宝琛被中国科学院选派去波兰科学院岩石力学研究所做博士研究生,师从波兰著名的教授沙乌斯托维奇院士及李特维尼申院士。

世界上,最早提出随机介质理论的就是李特维尼申教授。

但是,刘宝琛发现这个理论存在一些问题。于是,他开始从力学角度研究岩层地表移动理论。留波期间,他用英文写的研究地表移动规律的论文在波兰科学院院报上连续发表,引起很大反响。

回国后,刘宝琛在长沙矿冶研究所主持成立了“308”科研组,后组成矿山压力研究室,重点研究“三下”(建筑物下、河流下及矿区铁路下)采煤技术。他综合考察了本溪、抚顺、焦作、平顶山及枣庄等大型煤矿,承担了“本溪矿务局在工业、民用建筑群和太子河下开采研究”等重大的科研项目,开创了我国60年代大规模“三下”开采的先河。

其中,“本溪水泥厂在采煤区地表建设大型架空索道”项目,开创了国内外先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矿区铁路下煤矿的开采成功,进一步证明了刘宝琛发展的随机介质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从本溪市到田师傅煤矿的矿区铁路支线地下的煤,过去一直不敢采,按照刘宝琛的方法开采后,铁路路基并没有遭到破坏。

 

学术水平超理论发源地

 

上个世纪80年代,刘宝琛把随机介质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除煤矿以外的其他矿山的“三下”开采。

他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三维随机介质理论系统的预计与反分析方法,使其理论可以应用于复杂的开采条件与复杂的反分析问题中。同时,开发了一系列微机化的预计及反分析软件,现场工程师可以用它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刘宝琛的这些理论和方法,被公认为是目前较完善的预计地表移动的好方法。他和同事们承担了“连云港新浦磷矿海泥流砂层下开采”等全国各地的一些科研项目,为企业从“三下”开采出大量的有用矿产。

刘宝琛发展的随机介质理论与方法,概念明确、计算精确、措施可靠,很快在全国各大煤矿的“三下”开采中推广应用,回采了原来大量划为永久损失的国家资源。

刘宝琛在随机介质理论及应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学术水平被波兰科技界认为已经超过该理论的发源地波兰。1994年5月27日,波兰科学院在华沙召开全体院士大会,刘宝琛被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02年5月,刘宝琛应中南大学二级学院调整的需要,担任了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虽然他年事已高,并常年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但他仍然带病准时上下班。他还自己出钱设立“院长奖”,以奖励为土建学院争得荣誉的老师和同学。

在他任职期间,中南大学土建学院获得桥梁隧道工程、道路铁道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等成绩。目前土木建筑学院已发展成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两个,国家工程试验室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挤身于我国高校的前列。

与已取得的成果相比,刘宝琛更倾向于培养人才。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刘宝琛成为长沙矿冶研究院第一批研究生导师。1979,他担任副院长以后,在任务多、时间紧的情况下,仍没有放松培养研究生的工作。1999年正式调入中南大学后,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培养博士研究生上。

刘宝琛治学严谨,要求研究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外语基础和理论基础;他培养研究生,既注重研究生的理论研究,又注重实践学习;循循善诱是他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法。

对学生,他总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40余人,他们中许多已在采矿和岩土工程领域建功立业,成为主要技术骨干和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心甘情愿当“煤黑子”“土疙瘩”――追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宝琛” 的相关文章

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

     浏河的童年  由上海市出城,逆着东南方向出海的长江,向西北方大约一小时车程,便是浏河。  1912年阴历4月29日,也就是阳历的5月31日,吴健雄在浏河出生,给这个江南小镇的一个读书人家庭带来许多欢乐。  吴健雄是吴家第二个出生的孩子,却是头一个女孩,在吴健雄这一辈,是排行健字辈...

杨振宁和我

    在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须具有三种因素:(1)天才:学问方面,天才成分占得多。有无发明与创作是不止以得多少分数,几年毕业所能达成的。(2)努力:道德方面,努力成分占得多。每个人都有他所应做的事,做到尽善尽美就是成功。(3)命:事业方面,命或机会成分占得...

徐克俊:航天路上架桥人

      2003年10月15日下午,“神舟”五号正在地球轨道上作第五圈飞行,徐克俊离开欣喜的人群,满腹心事地乘车向北驶去。汽车停在东风烈士陵园大门前,徐克俊把军帽留在车上,独自一人走在前面,步履匆匆却并不坚实,甚至有些摇摆,毕竟年龄直奔六旬且40个小时未曾合眼了。司机紧随在他的身...

真诚真情真本领――韩济生院士的“三为”人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们常常用这句话形容老骥伏枥者,但是通过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理学教授韩济生,我更感到韩院士“希望在自己的余生为社会多做些事情”的平凡话语透着更多的真诚真情真本领。   为师  每年的盛夏,都是研究生答辩比较集中的季节...

肖志国:让中华之“光”闪亮

                我们缺少科学家吗?不缺,我们缺少企业家吗?也不缺,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科学家型的企业家,企业家型的科学家。肖志国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也是这样的企业家       在中国,有为数众多的科研院所,有为数众多的科研人员,还有数不胜数的高水平科...

李方华:一生一世物理情

    物理的魅力,曾经牵动着一个17岁小姑娘的心,也就是从那时起,李方华步入了这一由男性主宰的世界……     李方华从不奢望八小时外的潇洒,站在家庭生活与科学研究的十字路口,她硬是探究了一套自己的“简单哲学”……   2003年2月27日,儒雅气息十足的李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