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企业家 > 正文内容

张元济:“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

2024年05月29日
 

 

张元济(1867―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近代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爱国实业家。先后任清廷刑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维新运动时,在京创办通艺学堂,传授新学。戊戌变法失败后,到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总校兼代办院事。1903年正式入职商务印书馆,曾任经理、监理、董事长,参与、主持、督导商务印书馆近60年,为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和教育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

 

(一)

 

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立。初创时,以承印名片、广告、簿记等为主。这时它还只是一家印刷作坊,其蜕变和繁荣是张元济进馆开始的。1901年,张元济投资商务印书馆。1903年,商务印书馆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第一任总经理夏瑞芳正式邀请张元济入职商务印书馆主持编译所,两人相约“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张元济的加入,带动蔡元培、高梦旦、蒋维乔、庄俞、杜亚泉、邝富灼等兼通新学旧学的知识分子相继加入,成为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人员。

1902年,清廷颁布壬寅学制,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已是大势所趋。全国各地纷纷兴办新式学堂,但其所需教科书却极度缺乏。张元济正式加入商务印书馆后,开始筹划编印中小学教科书。1904年,由壬寅学制修订而来的癸卯学制正式颁布并实施,商务印书馆旋即出版由庄俞、蒋维乔等编纂,高凤谦、张元济等校订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一册,一经发行,三日售罄。此后,商务印书馆扩大“最新教科书”的编纂,分级分科编写,陆续出版了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包括国文、修身、格致、笔算、中国历史、中外地理、理科、农业、商业等科的教科书及其教授法,共16种78册,体系完备。此后十余年间,“最新教科书”扩至375种801册,占据全国教科书市场的半壁江山。“最新教科书”在国内首次按课程分门别类分级分册编写,并配套出版“教授法”。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套成功的新式教科书,为晚清乃至之后一段时期的出版编制树立了典范。这些承载着新知识新观念的教科书,起到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作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国民,对近代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二)

 

晚清以降,近代中国频遭列强入侵,民族存亡之际,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提出“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整理国故运动逐渐兴起。张元济也加入这一潮流之中,以商务印书馆为依托,他主持整理出版了《四部丛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致力于古籍的保存、整理和流传。

20世纪初叶,张元济因感慨“求书之难,国学之微”,于是着手整理出版古籍,名曰《四部丛刊》。《四部丛刊》的整理,既注重系统性,也注重版本,以“书贵初刻”为原则,大力搜求古籍。张元济不仅亲赴日本寻访古籍,还亲自撰写校勘记42篇、跋文109篇。从1919年至1923年,《四部丛刊》共出版323种8548卷2100册。1934年、1936年又相继出版“续编”“三编”,共计145种1000册。

官修“二十四史”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基础文献。有感于清末时流行的乾隆朝官刻武英殿本脱漏错讹之处颇多,张元济开始主持整理“二十四史”。为此,他制定了科学严谨的工作程序和制度,一是广搜善本,校勘整理时,底本、校本均为善本;二是成立校史处,进行校勘、描润等;三是制定《修润古书程》《制版须知》《修润要则》等规定,并亲自监督整理出版工作。因采用不同版本互校补配而成,好似僧人的百衲衣,故名《百衲本二十四史》。1930年《百衲本二十四史》开始出版,至1937年共计820册3301卷。

此外,为方便编译图书,也为保存善本古籍,张元济主张建立在当时享有“亚洲第一图书馆”美誉的东方图书馆。1904年,图书馆初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09年定名为涵芬楼,1926年扩充为东方图书馆并对外开放。东方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共7万余册,其中,宋、元、明、清善本和孤本3.5万余册,包括存世极少的《永乐大典》25册。另有稿本71种,抄本460种,名家批校本288种。后来,东方图书馆不断增加藏书种类,藏书达到46万余册,规模为当时亚洲之最。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进犯淞沪,东方图书馆被炸焚毁。张元济多年心血付之一炬。痛心之余,他编著了一本小册子――《中华民族的人格》,希望借由此书告诉国人,只要坚守中华民族的人格,民族精神就在,国家就不会亡。这也展示了他于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坚持出版救国、传承中华文脉的决心。

 

(三)

 

作为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张元济积极完善财务、版权、人事制度等,建立较为完备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实现自己“为中国实业造一模范”的宏愿。

1920年,张元济邀请刚从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成回国的杨端六入馆,任会计主任,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使原先混乱的财务工作走上正轨。自此,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代最早采用新式簿记法记账的出版企业之一。1903年,张元济代表商务印书馆与严复就译书《社会通诠》签订了我国出版史上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出版合同。1905年,张元济还积极参与到版权立法工作中,为清政府商部所拟的版权律、出版条例草案撰写了修改意见书。

在选聘员工时,张元济要求采取严格的回避制度。他在日记中写道:“满清之亡,亡于亲贵;公司之衰,亦必由于亲贵。”因此,他反对商务印书馆高级职员的子女到公司任职。他认为,商务印书馆子弟应该“在外办事,多受磨练”,待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后,再由公司聘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32年,他的儿子张树年取得纽约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国,谈及就业问题时,表示不愿进政界和洋商企业工作。他支持儿子的决定,但接着说道:“你不能进商务,我的事业不传代。”张元济以身作则,使商务印书馆在人事制度上符合现代企业的需要。

1949年9月,因为在中国文化出版界的重要影响力,82岁高龄的张元济作为特邀代表,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接见。新中国成立后,张元济曾任上海市文史馆首任馆长,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8月14日张元济在上海逝世。著名作家茅盾这样评价张元济:“在中国的新式出版事业中,张菊生确实是个开辟草莱的人”。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张元济:“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 的相关文章

卢作孚

      毛泽东在回顾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时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我国的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其中就有他――一代船王卢作孚。毛泽东惋惜地说:“如果卢作孚先生还在,他所要担负的责任总比民生公司要大得多啊!”   卢作孚这个名字对年轻的一...

Tomson.李 成为世界级企业家?

    Tomson.李    数年来在国内“广积粮、缓称王”的李东生,在2003年跻身国际大冒险家的行列。他能成为内地的第一位世界级企业家吗?   在去年11月初那场引起业界广泛注意的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合资案中,业界再一次领教了外表儒雅的李东生的霸气和野心,大多数人也同...

黄宏生:没人接班最痛苦

    说起彩电业,应该说没有人不知道创维;而说起创维,也就不能不提到黄宏生。创维这家位列彩电业前三强,年销售额达100亿的企业其实是当初黄宏生个人做起的一家民营企业。在谈到创业中的艰辛时,黄宏生显得很淡然,他说:“痛苦是一种常态,要有准备接受痛苦、历练的心理准备。只有如此,才能享受...

郑裕彤:和李嘉诚一起傲立财富颠峰

     去年12月,新世界宣布以新世界中国的名义,斥资5500万元人民币,购入2500万股ST股四川一纺的国有股,持股比例达21.82%,成为这家有除牌危机的国企第二大股东。     郑裕彤透露崇光百货会与刘氏兄弟在上海的九百城市广场和上海久光百资业务,捆绑一起...

郭广昌:拥有财富不是罪恶

       ●我觉得大部分财富积累都是正确的,至少我觉得我的财富积累都是阳光的。   ●商人必须是理性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金钱关系的博弈。   ●要成为一个杰出的商人,就必须呕心沥血地去体会市场中的真理。   ●企业的发展像一...

阿里巴巴马云: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也许是阿里巴巴的英文网站做得太出色了,以至于很多会员都以为这是一家西方站点。再加上马云本身英语演讲就比中文好,这使得阿里巴巴有点“墙里开花墙外香”。与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2C模式和Ebay的C2C模式一起,阿里巴巴这种为商人与商人之间(B2B)实现电子商务而服务的模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