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人类好“色”的六大境界

2004年02月02日
   

一、无欲则刚

理论奠基人:释迦牟尼

所谓“众生重果,菩萨重因”,事情发生后,你处理的多么得当,多么完美,也不如在事情的萌芽阶段就作出或抑或扬的决断来得高明。好色显然是迷于外相,丧失了本我,所以在源头上就该破除对色的痴恋,做到心地澄静,无“色”可好。任凭天气如何炎热,日头如何毒辣,我佛释迦牟尼从也不在一棵树下乘凉超过三天,以免日久生情,坠入六道轮回。

结论:有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色的最高境界就是空。

二、色不色间求吾色

理论奠基人:老子

老子强调“知雄守雌”,“以柔克刚”,“不为天下先”,认为任何事情做的太过分了也就离完蛋不远了。老子从不刻意的去反对什么,也从来没有执着的追求过什么,任其自然而已。说他好色,他还真没有痴迷;说他不好色,他又有对色的向往。游离于色与不色之间,即可超脱色的束缚,事情原来就这么简单。无可无不可,率性自然,便是真知。

结论:若即若离,似有还无,乃好色的最高境界。

三、好色的中庸之道

理论奠基人:孔子

子曰:“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的动源在社会伦理,好色的动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孔子不偏不倚,无意于偏废某一端。叫孔子感伤的是人们肆无忌惮的发泄着肉欲,而不注重礼义教化,打破了本该有的灵肉平衡。孔子还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讲的是理性认知,“好”指的是感性印象,只有讲二者完美的中和成“乐”,才能达到乐在其中,陶然忘物的境界。发乎情,合乎礼,才不至于亵渎了那份真爱。

结论:过犹不及,不及更不及!恰好合适便是奇绝完满。

四、大而化之

理论奠基人:孟子

孟子见齐宣王,宣王说:“我有毛病,我好色。”孟子说:“好色好啊,请大而化之!”宣王说:“此话怎讲?”孟子说:“如果大王能够施行仁政,关心国事,体恤民疾,令普天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岂不美哉?倘能做到与民同乐,老百姓还唯恐你不好色呢!”孟子这个好色理论最冠冕堂皇,又最不易操作。人的觉悟,志趣不尽相同,“大而化”出的东西也就良莠不齐了。比如我吧,提到好色的“大而化”,首先想到的是“让世间所有的女人都成为我的妻子”;然后想到的是“叫地球上的男人全作我的太监”……

结论:孟子的境界太高了,高得虚无飘渺。

五、自恋

理论奠基人:那西赛斯

那西赛斯,古希腊的一位英俊王子,据说他爱上了小溪里自己的影子,不屑于美丽多情的少女ECHO的爱慕。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恋”和“他人恋”成反比。人的力必多(心理能量)是一定的,投注到他人的能量少一些,投注到自身的能量当然就会多一些。其实,好色也好,爱情也罢,它的本质就是寻找“美丽的我”,只不过多数人被表象欺骗在恋人身上找“化妆的我”;少数人洞明世事在自己身上找“纯粹的我”。

结论:你爱着的人只不过是件容器,你真正需要的,容器里放着的,是你自己!

六、以丑为美

理论奠基人:罗丹

高层次的审美,恰是审丑。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是自然的,美是人为的。丑是美的反动,是美的升华,是美的要害,是圣洁女神性感的隐私部位!葛赛尔在看到罗丹的雕塑《老妓女》时,不禁惊叹道:“丑的如此精美!”丑出深刻剧烈的印象,丑出摄人魂魄的震撼,那么这件艺术品也就成功了。"贵珠出于贱蚌,美玉出于丑璞",任何丑陋的东西都包含着美的因素,只有善于发现美的人,才善于发现丑。名人娶丑女的故事,自古以来,不胜枚举,但他们重的是妻子的“德”,实际上德也是美,他们还是在追求美,而不是追求丑,所以他们还没达到化丑为美的最高境界。

总结:发现美不容易,发现丑更不容易,化丑为美尤其不容易。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人类好“色”的六大境界” 的相关文章

信 念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 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

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

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值;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离开人世时,有多少人认识了你!   ●人生重要的:不是他所购买到的,而是他所创造的;不是他所得到的,而是他所付出的;不是他所学到的,而是他所传授的!   ●人生的价值,庸夫用享乐多少来衡量,英雄用创业多少来计算。思想的...

儒家的根基扎在人性中

核心提示:儒家思想日渐失去了它的话语权,鲜为人所理解。孔子把认识世界的本源放到家庭里面,放到亲情和伦理关系上,很多西方哲学家因此否认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哲学,但张祥龙教授认为,孔子不只是要使人们成为他的信徒,而是要使信仰他的人成为更完美的人,成为甘心做人的人。 凤凰卫视7月28日《世纪大讲堂...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

    1.时下最奢侈的事是读书,最奢侈的时间是安静。 2.以读书为基础,以写作为主导,用写作带动读书和思考,而不是相反,是研究能力提高的秘密。读书如无写作拉动,其结果是愈读包袱愈重,愈不敢下笔。其结果是“慎重”一生,终无成果。 3.写作,是学术研究中最能...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五)

作者:张文木    转贴自:张文木战略 1.读古书,看新闻。2.简单长寿。3.人生有许多短平快的好事,如都应承了,看似热闹,却乱了人生主线及其可持续发展。游牧民族勇猛但敌不过农业民族的原因在于它不像农业民族那样有可持续性积累。可持续积累须有方向,人生...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七)

作者:张文木    转贴自:张文木战略 1.研究考古,不可盗墓。文之近者当身远,善存之道。2.目下美式西服敞胸露怀,不利于人胸腹保暖,这种服装设计只不过是先民裹衣扎绳装式的简单翻版。而像欧洲和中国这样文明悠久的国度的传统装式多是具有双层护胸暖腹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