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2004年01月16日
 

编者按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多年来,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的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值,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和本报理论部联合推出《炎帝文化与炎帝精神笔谈》专栏。今天刊发湖南炎帝陵基金会会长刘正的文章,向人们展示了炎帝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以各自的伟大历史功绩,均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受到普天下炎黄子孙的世代崇敬。

据《周易》、《管子》等先秦文献的有关记载,以及长江流域包括湖南多处发掘考证的距今七千至九千年的古文化遗存表明,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相传炎帝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为怡民情,日中为市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重演八卦以探天象,后在南巡中为民治病采药,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鹿原陂。炎帝功昭日月,德泽后世。他所开创的原始农耕文明,使先民们改变了茹毛饮血、以渔猎和采集野果为全部生活来源的状态,开始走上创造性的社会,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特别是世代流传的炎帝率领众先民鏖战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厚德载物的民族团结精神,更是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产生的源头和典范。

炎帝在神农时代开创了丰富多彩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此而形成的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融合为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炎黄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不息,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有着对自己伟大民族和共同祖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炎黄文化已成为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情结的巨大精神力量。

2001年10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帝陵基金会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炎帝文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到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人类文化是影响和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着眼于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既大胆借鉴和吸收外国的有益文化成果,又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此,我们要加强对炎帝文化的研究,弘扬炎帝的崇高精神,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的相关文章

大禹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

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

王安石

      宋仁宗做了四十年皇帝,虽然也用过像范仲淹、包拯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但是并没有改革的决心,国家越来越衰弱下去。他没有儿子,死后由一个皇族子弟做他的继承人,这就是宋英宗。英宗即位四年,就害病死了。太子赵顼(音xū)   即位,这就是宋神宗。   宋神宗...

海瑞刚正不阿

      在严嵩掌权的日子里,别说是严家父子,就是他们手下的同党,也没有一个不是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谁都让他们几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县里,有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够秉公办事,对严嵩下面同党,一点不讲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

西安事变对张杨训词――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西安讲

  此次西安事变,实为中国五千年来历史绝续之所关,亦为中华民族人格高下之分野,不仅有关中国之存亡而已。今日尔等既以国家大局为重,决心送余回京,亦不再强勉我有任何签字与下令之非分举动,且并无任何特殊之要求,此不仅我中华民国转危为安之良机,实为中华民族人格与文化高尚之表现。中国向来以知过必改为君子...

魏征

      少有大志 义投瓦岗   隋朝末年,在隋炀帝的暴政统治下,反隋的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当李密领导的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夺取了洛口仓(在今河南巩县),威震中原的时候,隋武阳郡(在今河北大名县东)郡丞元宝藏也起兵反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