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

2017年03月24日
   

三国归晋,国家统一。然而西晋王朝给予人民的并非繁荣与安定,而是苛政重赋和战乱。官逼民反,天下大乱。中原大地,田园被毁,人民逃亡。此时,中国北方和西部的少数民族(史称“五胡”)乘机东迁,纷纷崛起,争鼎中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而由羯族人石勒在襄国(今邢台市)建立的后赵,统一中原,施行仁政,豁然一新,盛极一时。

 

    平定中原

 

    石勒,羯族人,先祖初自中亚迁居上党武乡(今山西榆次县北)。其父、祖曾为部落小帅,后家道中落。于是,石勒自幼时即开始了其苦难而凶险的经历。他多次被西晋统治者像贩牲口似的,“两胡一枷”,卖往山东等地沦为奴隶,受尽凌辱,饥寒交迫,九死一生。处于绝境的石勒,只好起而反抗,聚众举兵,向西晋统治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他骁勇异常,智慧过人,率军千里驰骋,夺郡略县,犹如风卷残云,声震燕赵。后又渡河南下兖州(今山东郓城西北),雄视齐鲁,使西晋王朝心惊胆寒,急派数路大军围剿堵截。石勒与晋军相持数月,历经三十多次激战,终于被西晋的优势兵力所击溃。于是,石勒率部归依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汉国,受到刘渊赏识重用。石勒对刘渊铁血效命,他转战大河上下,纵横淮水南北,每战必克,使西晋政权闻风丧胆。311年,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西晋政权为保存实力,由东海王司马越率王室成员、朝廷重臣和晋军主力撤离洛阳,东进转移。行至宁平苦县,遭石勒追而击之,十几万晋军被一举歼灭,所有王室成员及重臣被统统俘获处死,从而为西晋灭亡敲响了丧钟。不久,石勒率三万大军攻克晋都洛阳,并俘获晋怀帝司马炽。怀帝死后,司马邺又在长安被拥立为帝。旋即,长安便被石勒攻陷。愍帝司马邺只好衔璧牵羊出降。从而宣告西晋灭亡。

 

    亡晋后,石勒率师南下许昌,继续消灭西晋残余势力,次年春,驻屯葛陂。他雄心勃勃,下令赶造战船,拟渡江攻取东晋都城建邺(今南京市),消灭东晋政权,以雄踞江汉。然而恰逢连降大雨,泛滥成灾,军营被毁,粮草告急。又遇时疫流行,兵士病死过半。同时东晋调集兵力,严阵以待,形势危急。于是,石勒采纳谋士中丘(今邢台内丘县)人张宾之策,迅速撤离险境,回师北上,进驻襄国(今邢台市)。不久,石勒与篡汉改赵(史称前赵)称帝的刘曜决裂,宣布建立赵国(史称后赵),自称赵王,定都襄国,开始了平定天下的宏图大业。石勒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略,彻底击灭北方各割据势力。328年,又一举攻灭前赵,统一中原。至此,石勒拥有了以襄国为中心,北至蓟辽,南逾江淮,东滨于海,西接河西的广阔疆域,形成与东晋南北对峙的局面。330年,石勒称帝,奴隶出身的羯人石勒登上皇帝宝座。

 

    盛极一时

 

    石勒不识文字,却爱听人给他读《左传》《史记》和《汉书》。他听后即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出他非凡的政治才能。他尤其注意分析总结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利弊得失,并试图学而致用。因此,他执政后,实行了较为开明和进步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使中原北方广大人民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之苦,实现了安居乐业,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襄国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曾数度为都,历史悠久,几经盛衰。而石勒执政时期则是它最美好的时光和永远值得骄傲的岁月。石勒对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旧城得以加固改造,新建的北城在东北侧巍然崛起。城内街道纵横,四通八达,店铺林立。宫城内,东宫、西宫,东阁、西阁金碧辉煌;建德殿、建武殿、社稷宗庙等宫殿群宏伟壮观……显示出盛极空前的国都风貌,时称“十大古都”之一。

 

    石勒适应人心思安的要求,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安抚流民,使其拥有土地。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劝课农桑。对“农桑最修者”予以嘉奖。石勒还时常至郊外亲耕藉田,使皇后种桑养蚕,以为表率。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较快发展。农业发展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丝织、冶铁、制车、造船、煮盐等百业兴旺,商贸经济空前繁荣。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石勒大力展开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他下令设太学,兴科举,培养治国人才。于襄国四门分置十余所小学;在各郡普遍设立国学,学子经三考成绩优异者直接入朝做官。经石勒精心治理,历经长期战乱,“千里无烟”的中原大地,如今,“中州丰实”,人口增多,为关中、江南人口的总和,呈现一派盛世景象。

 

    遗憾千古

 

    石勒胸怀豁达,明理纳谏,礼贤下士,个人生活俭朴不奢,颇有明君风范。他谦虚谨慎,永葆初心,称帝后仍不忘统一天下之志。然而,公元333年,石勒病重,不久逝世,终年六十岁。他的一生轰轰烈烈、气壮山河。而他雄才大略,壮志未酬,总不免使人痛惜遗憾。

 

    石勒死后,其子石弘继位。然而国家权力却被石勒养子石虎篡夺。石虎凶残暴虐、忘恩负义。无奈的皇帝石弘受尽石虎迫害凌辱,不得不向石虎交出皇位。石虎却并不就此罢手,又极端残忍地把石弘等石勒诸子及太后统统杀死,不久,将国都自襄国迁至邺城(今邯郸市临漳县)。石虎当政,残暴无道。他荒淫奢侈,横征暴敛,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而反抗;他大肆屠杀汉人,使羯、汉民族矛盾加剧,终于在他死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仇杀和战争,致使繁荣稳定的后赵在石勒逝世后十七年便国亡家破,历经三十年统一安定局面的中原大地又重新陷入连年的割据混战之中。故都襄国在战火中遭到彻底毁灭,永远失去了当年的繁华辉煌。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 的相关文章

王安石

      宋仁宗做了四十年皇帝,虽然也用过像范仲淹、包拯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但是并没有改革的决心,国家越来越衰弱下去。他没有儿子,死后由一个皇族子弟做他的继承人,这就是宋英宗。英宗即位四年,就害病死了。太子赵顼(音xū)   即位,这就是宋神宗。   宋神宗...

回忆朱熔基的一次讲话

         9月18日夜,我在南京与朋友欢聚畅饮,醉意朦胧地回到了宾馆。次日一早,朋友来电,说是那天上午,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中国经济论坛”,朱�F基总理将应邀前来演讲。“我不想去了。”我对朋友说,“朱�F基的演讲稿,一定会全文发表的,到时候我拿来一看,全知道了,还用得着去吗?...

西安事变对张杨训词――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西安讲

  此次西安事变,实为中国五千年来历史绝续之所关,亦为中华民族人格高下之分野,不仅有关中国之存亡而已。今日尔等既以国家大局为重,决心送余回京,亦不再强勉我有任何签字与下令之非分举动,且并无任何特殊之要求,此不仅我中华民国转危为安之良机,实为中华民族人格与文化高尚之表现。中国向来以知过必改为君子...

我为农民说真话

  能够被历史记住的小人物寥寥无几,而李昌平很可能是其中一个。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李昌平”三个字,瞬间就冒出近2000篇关于他的报道和评论。   他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写了那封著名的给朱�F基总理的信,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最近,他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翔实的数据,写出...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答中外记者问(实录)

    千龙网北京2月21日讯(记者 李贸)今天中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刚刚当选的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与中外记者见面。他说,现在离奥运仅仅剩了4年的时间,在这个时候,我能够出任北京市市长,深感光荣,深感责任重大。本人在当选之际,首先要依法行政和管理,为民、务实、廉洁。在...

孔繁森生前曾写下遗书

      南方网讯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有这样一位内地的汉族干部,曾经两次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