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梁启超、孙中山妙对张之洞

2022年04月17日
 

 

清末洋务重臣张之洞,是同治二年慈禧太后钦定的“探花”,自然是才华横溢。张之洞性情乖僻,其言其行多与常人迥异。他常自鸣不凡,爱作诗出联,在湖广总督任上曾写过一首七绝,其诗曰:

 

南人不相宋家传,自诩津桥警杜鹃。

辛苦李虞文陆辈,追随寒日到虞渊。

 

诗中说的是南宋的皇帝们常不愿启用南方人做宰相,但南宋几个著名忠臣李纲、虞允文、文天祥、陆秀夫却都是南方人。张之洞以此影射清廷的满汉畛域之分,表达自己不受朝廷重用的怨忿之情。他自感个人功绩在当朝无人可出其右。

张之洞常以长者自居,虽礼贤下士,但初见那些后生辈时,爱卖弄自己的文采,时而出个上联加以刁难。

相传,当年梁启超先生到武昌讲学时,曾慕名拜访张之洞。一见对方乳腥未干,这位晚清“探花”便开始倚老卖老,他缓缓道:“听说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老夫倒想请教请教。我出过一上联,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下联,想请你对个下联。”张之洞的上联是: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

先生来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联中的“四水”是指“江淮河汉”这四条中国的大江大河。而“江”按传统惯例专指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故言“四水江第一”。“四时”则指“四季”,夏在四季中排序第二,所以说“四时夏第二”。同时它们又构成“江夏”二字。因而上联寓意是:你这小子来江夏拜见我老人家,咱们两人在当今中国,究竟“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潜台词自然是“老夫第一”。

此联出得很刁,但梁启超何许人也,转个背即念念有词地对出一下联: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

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这里的“三教”即儒、道、佛,“三才”指天、地、人,“儒人”则指读书人。梁启超说的是:我这个读书人尚知晓尊敬前辈,是故“何敢在前?”但以真才实学来看,我小子可能还略高于你老人家,所以只有当仁不让地“何敢在后?”

梁启超巧避锋芒,不卑不亢,不失分寸,对得既工仗又得体。一向清高的张之洞碰了一个软钉子,便连声叫绝,执礼甚恭。

无独有偶,早年孙中山从国外回来时也曾去拜会张之洞。孙中山当时递呈了一张“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帖。张之洞见后很不高兴,心里直嘀咕:“一个平民布衣,竟敢与我这封疆大吏称兄道弟,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于是便在那帖子背面写了一个上联: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竟敢称兄弟!

 

然后叫门房把名帖还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便知这位张大人瞧不起自己,便讨来笔墨,对了一个下联: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孙中山的下联可谓针尖对麦芒,说得直截了当。张之洞看后一惊,心想此人不仅行文不俗,而且流露出一股少有的豪迈之气,日后定当有大作为,便马上礼请入衙。

无论是梁启超还是孙中山,都是人中之龙凤。或许只有他们才能让自恃清高的张之洞有所信服。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梁启超、孙中山妙对张之洞” 的相关文章

苏武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

王安石

      宋仁宗做了四十年皇帝,虽然也用过像范仲淹、包拯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但是并没有改革的决心,国家越来越衰弱下去。他没有儿子,死后由一个皇族子弟做他的继承人,这就是宋英宗。英宗即位四年,就害病死了。太子赵顼(音xū)   即位,这就是宋神宗。   宋神宗...

焦裕禄

    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抗日战争期间,焦裕禄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

回忆朱熔基的一次讲话

         9月18日夜,我在南京与朋友欢聚畅饮,醉意朦胧地回到了宾馆。次日一早,朋友来电,说是那天上午,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中国经济论坛”,朱�F基总理将应邀前来演讲。“我不想去了。”我对朋友说,“朱�F基的演讲稿,一定会全文发表的,到时候我拿来一看,全知道了,还用得着去吗?...

周恩来同志谈个人经历

    1946年8-9月,周恩来同志应《纽约时报》当时驻南京的记者李勃曼之约,谈了个人的经历及其他一些问题,这是其中个人经历的前一部分。   我从事于革命事业,正如中国一般知识分子一样,经过了从封建家庭转到受西方学校教育,然后变成社会主义者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的祖父叫周殿魁...

胡锦涛的为政之道

    一、胡锦涛以辅助弱势之态起步   十六大之后,胡锦涛从江泽民手中接过了中共第一棒。江泽民把总书记之职移交胡锦涛时,留下了“三个代表”和“小康社会”重量级的嘱托。   然而,这些事做起来相当艰巨。   摆在新领导集体面前的选择是:着力促进精英发展还是着力扶助弱势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