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军事家 > 正文内容

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

2004年01月18日

  瓦氏夫人(1496―1555),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女英雄。本姓岑,壮族。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归顺直隶州(今广西靖西县)土官岑璋之女。她自幼聪慧好学,攻读诗书,习武练艺,善使剑,懂兵法,有谋略。她性情豪爽,好打抱不平,助人为乐。长大之后,嫁与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姓为“瓦氏”。   明嘉靖六年(1527),岑猛被指控叛乱,被讨伐,与其子岑邦彦战败而亡。其孙岑芝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幼,由瓦氏夫人代理知州事。她深明大义,在职期间,克己砺志,善理州政,招集流亡人口,发展农业生产,重视教育,安定社会秩序,各方面均有所成就,赢得了族人的爱戴和拥护。

  嘉靖二十九年(1550),岑芝被征调至海南岛镇压黎族群众,战死于海南,于是,瓦氏夫人又抚育岑芝之子岑大寿、岑大禄。掌管州内一切政务,政绩斐然。

  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犹我国东南沿海,所到之处,焚毁房屋,抢劫商船,大肆掠夺,无恶不作,严重威胁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委派兵部尚书张经为总督东南国务大臣。征调“�Z兵”(广西壮族土官兵)、“土兵”(湘西土家族土司兵)前往东南沿海抗倭。瓦氏夫人请命应征,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率田州、归顺州、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等州组建的军队6800余人,奔赴东南沿海剿倭。“誓不与贼俱生”,表现了她坚决抗倭到底,确保祖国边境安全的决心。她率�Z兵于三十四年(1855)三月十三日到前线金山卫,扼住倭寇的巢穴。她体察下情,关心兵士,且用兵有方,所率部队组织建制严密,标志明显,奖惩分明,部队内部团结一致,秋毫无犯。因此,�Z兵在战场上士气高昂,英勇善战,十出九胜,“天下莫强焉”,赢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同年四月,倭寇出动3000余人突然侵犯金山卫,瓦氏夫人率队迎击,杀得倭寇四散逃命,瓦氏的勇猛,为敌人所畏服。四月二十日,倭寇4000多人进犯嘉兴,瓦氏首当其冲,一马当先,在士兵与其他友军的配合下,把倭寇包围在五江泾(今嘉兴县北州里)一带,一举歼灭倭寇3000余人。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获得抗倭的首次大捷。

  六月,在陆泾坝战役中,又斩获倭首300余级,烧毁倭寇船只30余艘,倭寇闻风丧胆。�Z兵连连告捷,屡建奇功,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因瓦氏�Z兵“杀贼多”,论功封赏瓦氏夫人为“二品夫人”,群众赞誉她为“石柱将军”。

  是年七月,瓦氏夫人班师回田州。祭告家庙,厚恤随军士兵,以示关怀和慰问。不久,病逝于府署,追封为“淑人”,葬于州城东婆地(今田阳县田州乡那兰村)。墓碑至今尚在,上刻有“明赐淑人岑门瓦氏之墓”。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上一篇:刘伯承

下一篇:飞将军李广

“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 的相关文章

卫青与霍去病

    卫青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是平阳侯曹寿家里当差的。卫青长大以后,在平阳侯家当了一名骑奴。后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的地位才渐渐显贵起来。 就在李广在战斗中被匈奴兵俘虏后又逃回的那年,汉军四路人马,三路都失败了,只有卫青打了个...

李宗仁:台儿庄的日日夜夜

    20世纪30年代,中国脆弱的社会重新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时刻,1937年7月7日,河北宛平卢沟桥畔的上空,响起了日军全面侵略中国的罪恶枪声。民族灾难的信号,惊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四万万中国同胞,掀起了救亡热潮。李宗仁在民族灾难的呼唤和催促下,履行了炎黄子孙的匹夫之责,...

飞将军李广

    公元前129年,匈奴派兵进犯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汉武帝派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名将军带领人马分头出击。   在四名将军中,要数李广年纪最大,资格最老。李广在汉文帝时候就做了将军;汉景帝的时候,他跟周亚夫一起平定七国之乱,立过大功;后来,汉景帝又派他去做上郡(...

兵家鼻祖――吕尚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

孙膑

      战国时期的齐国,在远离齐都临淄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晚年的孙膑深居简出,潜心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著述。时值深秋时节,这一天,孙膑从堆满简牍的几案上抬起头,望着窗外瑟瑟的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枯叶,目光不由地转到了那双残废的双腿上,昔日那些艰难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