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人生如棋,先立必输之心方可不败

2009年01月05日
余居有二邻,皆好棋,余常从二君临枰推手,亦求一乐尔。
  
二君身型、秉性皆迥然。一者高长若杆,曲然有节。性安徐而行棋亦缓缓有思,因此多算,对局多引先据厚而势优,然此君一至势优之时必露沾沾自喜状,语不能自缄,口开神散,气游于枰外,一局好势常付之流水,跺足亦悔之晚矣。
  
一者墩矮若桶,混混然圆矣。性机警而行棋亦灵动多变,好设陷阱,与之对弈多因不慎而遭其暗算,被其逆转而势危,然此君一至胜势必露悚悚紧张状,紧拳而不能松骨,形僵神梏,心计大乱,必胜之局亦因步步退守而熟鸭常飞,面红赤耳而多恨矣。
  
余之毛病较于二君,病于一随手而下,故胜负全在状态,若心恬然气顺,当日行棋必舒韵畅快,点点据正;若心堵情抑,当日行棋必滞涩无理,步步委曲。此全因无审、无算故也,实性情使然,《棋经》有云:“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当指余之类矣,放之棋外,余竟也无逃此垢,事业、生活之行事皆轻率然,豫而不思其因,困而不知何咎,年过而立然处处行蹇,方悟“三思而后行”箴语之所贵矣。
  
余与此二人本类不相属,道亦不同,因一木枰而气聚于黑白间,然棋虽小道,经纬十有九线,错综相陈亦仅图一胜耳,故有争,争则有胜负分,胜者抒怀而颜开,负者心窒而色变。三人之岁相加亦百有余数,平时相见皆逊然有度,然对弈之时,性情皆近若顽童,谦谦之态无存,视棋则子子如金,弈局有若身家性命之赌耳。
  
《棋经》有云:“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辩。”一木枰无语,而余等三人陋态尽显,余常忿己之无品,然无奈,每每临枰,谦恭谨让之教必忘之于脑后,故常悔,多欲戒棋而正心,然棋之戒当比之于戒烟,难矣!
  
后读《中庸》,见子思有云:“喜怒哀乐不发,谓中。发而有节,谓和。”余有感,“喜怒哀乐不发”于吾不可能也,当于“有节”之道而究之。余常苦思,终得一“招”而行之,自此,余每欲往弈棋前,以硬币抛之,设面为当日必赢,故强止不往;设背为当日必输,则前往而弈之。
  
余从此每以必输之心而临枰,心态则甚和,躁兢忿窒之情荡然。负,视为必然;胜,视为有赚。从此余心常恬然,故于书斋南墙,书斗字“一枰和气”而挂。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人生如棋,先立必输之心方可不败” 的相关文章

幸福递减率

    一个国王为躲追兵而与人走散,在山沟里藏了两天两夜,没吃到一点东西。后来遇到一个砍柴的老头,送给他一个用玉米面和干白菜做的菜团子。国王三两口就吃了,觉得这是天下最好的食物。他问老头这叫什么,老头说叫“饥饿”。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但感觉又是灵活多变的,同一个人对同一...

梁文道:人生就本质而言是孤独的

      人生在世就本质而言是孤独而寂寞的,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存在,不知道现在跟我说话的你是不是我想象出来的。那么在这样的状况下,遇到高兴的或者悲伤的事情,就需要找一个人分享,极力去确定我所看到的东西是真的。  幸福感对一般人来讲...

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导读 “贵族精神”并不必然为“贵族”所垄断,我等平民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是具有“贵族精神”的贵族,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精神的贵族化”。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著,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内。 (一)儒家、道家、佛家的区别: 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

100本名著浓缩成的100句话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 (《荷马史诗》)   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霄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4.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随笔集》)...

每天必读的二十个人生小智慧

      一、从心计学看7个笑容   1、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素养;   2、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大度;   3、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豁达;   4、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境界;   5、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大气;   6、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