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军事家 > 正文内容

杨虎城

2004年11月03日
“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 头干一场。”这是爱国将领杨虎城(1893年―1949年) 24岁时写下的 一首诗。杨虎城,陕西蒲城人。父亲杨怀德是木工,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受诬陷,在西安被官府处死。他随后在家乡组织“中秋会”, 打富济贫,扶弱抑强。 1914年,打死下乡收租的恶霸后转入同州(今 陕西大荔)、朝邑、合阳一带,当了“刀客”的首领,进行武装抗暴 斗争。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率部参加反袁的陕西护国军,任营 长。 1917年底,杨虎城任陕西靖国军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率部同 属于皖系军阀的省督陈树藩和北洋政府的八省援陕军对抗。 1920年, 直系军阀取代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派阎相文为陕督,对靖国军实 行分化瓦解。靖国军大部为其收编,但杨不为所动。 1922年春,于 右任将靖国军总部迁至武功,任杨虎城为第三路司令。杨率部一旅同 十倍于己的直系部队激战,逐步退至延安,一面整训部队,一面派人 至广东同孙中山联系。1924年 1月,孙中山批准杨为国民党员。10月,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织国民军,委任井岳秀为陕北国民军总司令, 杨虎城为前敌总指挥。1925年 7月,杨率部南下,将直系部队驱逐至 秦岭以南,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杨开始同共产党人合作。 1926年 1月,奉系和直系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 4月,直系军阀吴佩 孚派刘镇华率由土匪编成的镇嵩军 7万人入陕,包围西安。杨虎城同 陕西督办李云龙率 1万人在西安坚守八个月。城中粮食断绝,军民饿 死5万余人。 9月,冯玉祥派部队援陕,11月西安解围。1927年初, 杨虎城被冯玉样任命为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很快改为第十军军长), 随即出潼关,参加北伐。 6月,冯玉样同蒋介石合流后,杨未执行蒋 介石清党的命令,继续与共产党人合作。1928年,迫于形势,杨虎城 礼送在自己部队中工作的共产党员南汉宸等出境。 4月,杨同冯玉祥 关系开始疏远,乃出国休养。同年冬,蒋介石和冯玉样出现裂痕,都 电召杨虎城回国。杨回国后被冯玉祥任命为师长,率部驻扎在鲁南。 1929年 4月,冯命令他率部撤至河南,蒋命令他在原地驻防,并答应 解决部队的经费。杨权衡利弊,投向蒋介石,部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 新编第十四师,杨任师长,随即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1930年 7月, 蒋介石任命杨为讨逆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率部入陕,11月,占领西安, 兼任陕西省主席。1932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共产党员南汉宸等 又回到杨身边,南被任命为省政府秘书长。此时蒋介石并不信任杨, 在陕西周围部署兵力,对杨监视。1933年 5月,蒋介石逼走南汉宸后 免去杨陕西省主席的兼职,又调杨一个旅至河南。蒋、杨矛盾不断加 深。此时,红四方面军到达川陕,杨虎城曾同他们达成默契,双方休 战。但不久在蒋介石的严厉命令下,又去堵截由鄂豫皖转移到陕南的 红二十五军,其部队连续四次遭红军重创。杨逐步认识到“剿共”没 有出路。1935年秋,张学良奉命率东北军入陕“剿共”,部队也遭红 军沉重打击。经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不断做工作,杨虎城同张学 良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达成共识,并一道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 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于1937年 4月迫使杨虎城辞职, 6 月又迫杨出洋考察。“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在欧洲两次致电蒋介石, 要求回国参加抗战,均遭拒绝。后来他又致电宋子文,才得到同意。 11月他回国后即被蒋介石拘禁,先后被关押在湖南、贵州和四川重庆。 其夫人谢葆中同他一起坐牢,1947年死于狱中。1949年 9月17日, 在重庆解放前夕,他被蒋介石指使的特务用利刃杀害于戴公祠。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杨虎城” 的相关文章

春秋末期吴国军事思想家--孙武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

李宗仁:台儿庄的日日夜夜

    20世纪30年代,中国脆弱的社会重新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时刻,1937年7月7日,河北宛平卢沟桥畔的上空,响起了日军全面侵略中国的罪恶枪声。民族灾难的信号,惊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四万万中国同胞,掀起了救亡热潮。李宗仁在民族灾难的呼唤和催促下,履行了炎黄子孙的匹夫之责,...

中国红军之父――朱德

    无限深沉的脸庞上,是那漫不经意却又整齐的短发。这完全是一个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标准军人和严格纪律约束的职业革命者的发式。 这种发式区别于毛泽东那诗人气质的中分和周恩来那儒雅气质的背头。 这是我们父辈们曾经留过的发式。 永远的短发下面,是一双平静而又深...

彭德怀率军出兵朝鲜

    《远东朝鲜战争》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为纪念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50周年而隆重推出的。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远东爆发的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朝鲜战争结束50年后,参战各国的战争档案纷纷解密。作者王树增同志...

兵家鼻祖――吕尚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

甲午军魂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