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军事家 > 正文内容

何基沣:卢沟桥痛击日军

2004年11月09日
“七七”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8年艰苦抗战的序幕。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蒋介石却下达了“不准向日军开火”的命令。在民族和国家的大义面前,何基沣将军置蒋介石命令于不顾,对挑起战争的日军予以了迎头痛击。   何基沣,1898年10月出生,河北藁城人。他从小立志报国,19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投身西北军。1929年,何基沣进入北平陆军大学特别班深造,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31年,何基沣任29军109旅副旅长,后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一役中他亲率大刀队夜袭敌营,击毙敌少佐以上军官53人,重创日军。脍炙人口的《大刀进行曲》就是为庆贺此役胜利而创作的。因抗战有功,何基沣晋升为29军110旅旅长。1935年夏,110旅移驻卢沟桥。何基沣奉命坚守卢沟桥、宛平城等地域,在此与日军对峙达两年之久,多次挫败日军的挑衅。

  1937年6月,驻丰台日军频繁进行演习,引起了何基沣的警觉。为防不测,他令部队加紧操练。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何基沣立即向军部报告:发现敌军集结,假若他们敢冲过桥向我们放第一枪,我们坚决还击!当演习进行到午夜时,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的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何基沣得知情况后,怒不可遏,亲临前线,向挑起战火的日军猛烈还击。在他的指挥下,官兵奋勇杀敌,击毙日军指挥官松游少将。

  次日清晨,蒋介石在庐山官邸见到了报纸,心里一惊,想了想吩咐说:“命令29军就地与日本人停火!命令何基沣一定要忍让,除非我亲自下命令,否则不得还击。”然而,蒋介石的命令还未传到卢沟桥,何基沣所部已打退敌人新的进攻。恼羞成怒的日军遂以飞机大炮猛攻宛平。何基沣挥师血战,死守宛平。日军伤亡惨重,指挥官田代中将被迫剖腹自杀。日军在骑虎难下的情况下,提出与中国军队谈判,以拖延时间,等待援兵。

  何基沣临危受命与日方代表谈判。会上,日方代表樱井提出中方撤出宛平城和向日方赔礼道歉的无理要求。何基沣听了拍案而起,怒斥樱井:“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中国的军队也不是好惹的!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让人践踏!这次卢沟桥事变完全是你们有预谋、有计划的侵略行动,是日方集结军队向宛平首先开火,明明是侵略行为,应向我方赔礼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侵略,否则就消灭你们!”话刚说完,何基沣就拔出手枪往桌上一拍。樱井等人面面相觑,再也不敢开口。消息传出,国人振奋!

  然而,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29军在前线孤军奋战,伤亡极大。何基沣所部在宛平城英勇抗击23天后被迫与当地群众挥泪而别。11月,何基沣部退守大名府,再次与日军血战3天2夜。终因弹尽粮绝,大名失守。痛感报国无门的何基沣掏枪自杀,幸经部属全力抢救脱离危险。其后,何基沣离军养伤。其间他开始积极寻求新的救国之路,并前往延安。1939年1月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淮海战役打响,他才和张克侠一道率2.3万名国民党军官兵举行起义,从此公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何基沣:卢沟桥痛击日军” 的相关文章

卫青与霍去病

    卫青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是平阳侯曹寿家里当差的。卫青长大以后,在平阳侯家当了一名骑奴。后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的地位才渐渐显贵起来。 就在李广在战斗中被匈奴兵俘虏后又逃回的那年,汉军四路人马,三路都失败了,只有卫青打了个...

李宗仁:台儿庄的日日夜夜

    20世纪30年代,中国脆弱的社会重新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时刻,1937年7月7日,河北宛平卢沟桥畔的上空,响起了日军全面侵略中国的罪恶枪声。民族灾难的信号,惊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四万万中国同胞,掀起了救亡热潮。李宗仁在民族灾难的呼唤和催促下,履行了炎黄子孙的匹夫之责,...

中国红军之父――朱德

    无限深沉的脸庞上,是那漫不经意却又整齐的短发。这完全是一个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标准军人和严格纪律约束的职业革命者的发式。 这种发式区别于毛泽东那诗人气质的中分和周恩来那儒雅气质的背头。 这是我们父辈们曾经留过的发式。 永远的短发下面,是一双平静而又深...

彭德怀率军出兵朝鲜

    《远东朝鲜战争》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为纪念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50周年而隆重推出的。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远东爆发的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朝鲜战争结束50年后,参战各国的战争档案纷纷解密。作者王树增同志...

兵家鼻祖――吕尚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

孙膑

      战国时期的齐国,在远离齐都临淄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晚年的孙膑深居简出,潜心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著述。时值深秋时节,这一天,孙膑从堆满简牍的几案上抬起头,望着窗外瑟瑟的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枯叶,目光不由地转到了那双残废的双腿上,昔日那些艰难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