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教育家 > 正文内容

张伟俊:缔造人才的大师

2004年02月14日
   

张伟俊,上海人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及领导力发展等相关领域内,张伟俊在国内外发表过多篇文章及专著,并在国内外许多专业会议与著名高校作过演讲,深受好评。他曾为多家跨国公司在北美、亚洲与国内提供过咨询服务,是业内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与培训专家。

张伟俊曾任安达信人力资源咨询部总监,此前他在HR专业咨询公司Hay(波士顿、香港)和Towers Perrin (旧金山、纽约)工作过多年。张伟俊还有国企管理和高校教育的工作经历。2002年初,上海市人事局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总经理,经层层筛选,最后张伟俊以百万年薪的身价入主上海人才有限公司。

在位于金茂大厦33层上海人才有限公司那气派的办公室,记者采访了正在忙碌的张伟俊。一丝不苟的穿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位中国人事改革的焦点人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具有绅士风度。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张伟俊的思维富有严密的逻辑性,谈吐出色而幽默,他脸上始终保持的真诚微笑让整个采访过程变得自然而轻松。

 

出色的心理咨询师

 

1986年,当张伟俊赴美国学习心理咨询专业时,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当时中国留学生中学习心理咨询专业的第一人,1988年学成回国后,他便担当起心理咨询推广者的角色。他的足迹先后踏遍了包括天津、甘肃、内蒙、贵州等偏远地区在内的很多地方,后来他又参与发起并负责成立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回首往事,张伟俊感慨万千:做心理咨询工作能体会到很多平常人体验不到的感受,通过我的努力,看到很多人的观念在我的影响下发生改变,我感受到无比的快乐。现在,在一些企业里开始采用的心理测评、团队游戏等项目,我在10年前就开始做了。

张伟俊谈道,以前的心理咨询,主要是局限在教育和卫生领域,在企业界讨论这个话题还是在半年以前。他认为,员工的心理健康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课题,在一些外资企业,那些拿着高薪的中上层员工普遍都有着很大的压力,如何缓解这种压力,就变得相当重要。在上海人才公司,张伟俊不但是总经理,同时还担当了全公司所有员工的心理咨询师。他说:所有的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是他们的心理咨询师。他为他的团队成员构建了良好的心理氛围,他希望大家在一起愉快地工作,同时鼓励每个人都要做一个创业家。

张伟俊始终把心理咨询贯穿在他的工作中。他说,很多公司的咨询顾问在跟客户谈项目的时候一般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而他更多的是深入到管理者的心灵深处。比如他会问:你个人的价值观在哪里整个项目谈判中,张伟俊总是和客户一起,探索出客户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让他们了解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的使命在哪里。张伟俊说,那些表面看上去的商业问题,实际都是心理问题。

 

完美主义的老板

 

张伟俊是一个挑剔的老板,他自己也承认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的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是源于在Hay、Towers Perrin和安达信这些世界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的从业经历。在那些大公司里,他发现所有员工每天都要处理的很多调查问卷、研究报告中,处处体现高度的认真、细致。还有在跟一些国际级的心理咨询大师一起工作时,他们做事的那种认真态度也让他深受感染。张伟俊说:成功是一种习惯,你现在叫我马马虎虎,我的心里会感到不安。从情感上我总是无法接受低标准的东西

张伟俊对员工的要求几乎达到苛刻的程度,大家都深知他的习惯,所以,所有交给他的文件每个人都会经过反复斟酌,但大多还是难逃被挑剔出毛病的厄运。不少文件,特别是提交给客户的项目建议书都会被他以出现语句不通文字有问题等错误被退回重新修改。对于老板工作上的苛刻,他的秘书邵小姐最有体会,有一次她做一份PowerPoint文件给董事会,张伟俊居然对每张页面中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及标点符号的运用都要求一致!结果100来张的页面把她搞得晕头转向。等完成送到老板手里时,已经是深夜11点。

在对待客户上,张伟俊也力求表现得尽善尽美,他总是要求他的咨询顾问在做业务时,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查4家公司的资料就可以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时,他就要求查到10家,这样虽然成本上去了,但精确度提高了,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也就更到位了。

张伟俊说:上海现阶段的人力资源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上海人才公司的业务也正在不断上升之中,只有在工作中事事追求完美,才能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使公司在业内树立起专业的品牌形象。

 

独特企业文化的缔造者

 

张伟俊说,上海人才的企业文化目前还是在形成过程中,从总体来说,公司正在朝国际化的方向走。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八个字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却不容易。上海人才是一个由政府投资的国有企业,人员结构比较复杂,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要把来自国企、民营、和外企的人员组成的三部分员工糅合在一起。他承认:磨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把三分之一的精力都放在了团队建设上。

张伟俊明白,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他希望建立一支高度国际化和高度本土化有机融合的一流队伍,同时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

为了在公司倡导平等、民主的工作氛围,他首先在员工对他的称呼上进行规定,要求所有员工直呼其名;,如果有员工叫他张总就算违规,违者将给予批评。于是,员工们都乐意亲昵地称他伟俊;,感觉彼此的沟通交流很平等开放。张伟俊说:理解人,尊重人,让每个人感觉到自己是创业者,他的工作才有积极性。人事局给了我一个大舞台,而我把他切割成几部分,让他们去发挥,我只是起到一个指挥作用。

张伟俊非常尊重他的下属,每次叫下属到办公室的时候,他都会问:;你有没有空;,每次打电话给下属,他也会先问:你现在说话方便吗?张伟俊说,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官本位的习惯,上司对下属一般采用命令式的口吻,而下属也从来感觉不到自己其实是企业的主人,这样的话,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得以发挥?张伟俊在平时提倡下属能各抒己见,他希望下属能对他的想法提出不同意见,他说不是因为我是总经理就一定对。

为了建立规范的企业文化,张伟俊提出了为提高人才的资质(competency)服务,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服务的公司使命,他还专门建立了HR专业人士核心资质模型。在公司,每半年都会举行一次“三讲”考试(讲学习、讲业绩、讲创业),张伟俊说,员工做题目的过程,就是一个熟悉公司各部门业务、融入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每次他都会选出10名优胜者给予嘉奖。

在结束采访时,张伟俊对记者说,他在上任之初给自己订立了目标,要把公司建成一个国际性的跨国公司,5年内成为中国人力资源领域最好的企业。张伟俊正用他的努力和自信完成着他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梦想。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张伟俊:缔造人才的大师” 的相关文章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大学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心,它的使命就是传播人类先进的文明,传播人类的道义理想。自19世纪威廉?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奠定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它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1792年洪堡提出国家无权插手教育,新型的大学应该是塑造完善的个...

胡适之趣闻

    “侯大使”成“书蠹”   在美国,胡适有很多下层朋友,诸如司厨、车夫、打工仔……这些人对胡适的“Hu”字发音不准,常称胡大使为“侯大使” 一天,“侯大使”应国会图书馆馆长厌温斯之请,和陪同人员往书库察看。当时正值珍珠港事件前夕,我国北平图书...

朱永新: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苏省政协委员。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上海浦东川沙县人。他深感我国实业的不发达,学校教育脱离生活实际,中学生毕业无就业之技能,而用人者又叹乏才,并受到美国职业教育的影响。1917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抗日战争期间,黄炎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从事民主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

展涛: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简历】 展涛,男,1963年生,回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校长。1987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后留校任教。199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奖励...

徐小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林柏(以下简称林白):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再次光临TOM访谈,在激动人心神舟飞船的访谈之后,继续我们的新东方周,今天是徐小平老师,相信他的访谈同样激动人心。   徐小平:各位网友,大家好,我觉得比起中国神舟五号的发射和返回,这时候谈新东方都有点那个,我恨不得今天早晨飞到内蒙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