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教育家 > 正文内容

钱学森请求降职有感

2011年03月13日
    在科学家钱学森的履历表上有这样的记录,他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随后又任该院副院长。这事似乎不合常理,怎么“官”越做越小了?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好时光,而担任院长一职,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院里的党组、人事、行政,甚至包括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院长都要过问。钱学森不愿意把精力消耗在这些事务性的工作上,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

  钱学森的举动可以用“舍得”二字来诠释。一个人要在某方面有所“得”,就免不了要在其他方面有所“舍”。若想什么都得到、什么都做成是不可能的。钱学森舍去了行政领导的头衔,得到的是自己专长的发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航天事业上。而他的这种选择也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因为他选择的是自己航天科技的长处。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多少人比他更懂得航天技术应该怎么搞;所舍的也正是自己所短,他没有兴趣做行政领导工作。所以,钱学森这一请求,不只是他个人所幸,也是中国的航天事业所幸。

  在杰出人物中,像钱学森这样主动请求降低行政领导职务的显然不是个例,有的同志为致力于事业,给他们什么样的行政职务也不要,如我军在科学院和工程院中的院士,许多都没有行政领导职务,而他们也并非没有能力做行政领导工作,但为了在专业上有更大的发挥,便主动放弃了领导职务。

  这对于当下人们的心态来说,至少有两点启示:一是人的一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不必一定要去做什么“官”。现实告诉我们,不只是航空、航天事业可以让人一显身手,工程、机械、信息、电子等自然学科都是施展才干的广阔天地;也不只是自然学科可以发挥人的才干,哲学、经济以及文学、文艺等同样也能让人大有作为。可以说,我军许多在信息、医学、文学、军事理论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并非没有行政领导才能,但他们却更愿意致力于自己的专业,愿意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因而他们中有的成了该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的名字同其用汗水凝结的成果一起永载史册。二是对于某些专业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干部来说,还是不要随意荒废专业,应尽可能地腾出时间和精力做研究工作。人们经常看到,现在一个专业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往往有很多个头衔,这个会长、那个主任,这个顾问、那个理事,有实的,有虚的,有顾得上就问的,有顾不上就不问的。不管怎么说,头衔过多,总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应对,不是开会,就是颁奖,不是评审,就是座谈。这样哪有时间做专业工作?当今社会背景下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认识,就是再有专业才干,再有研究成果,都不如有个什么官职或头衔。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才能享受更高的待遇,获得人们更多的尊重。其实,这是定位人生和事业的“近视眼”,古往今来,有多少权力者不过是如过烟云,而真正为国家和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才名垂千古。对那些热衷于跑官要官者而言,钱学森不失为一面明镜。

  在我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既需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人才,更十分需要像钱学森这样居世界军事科技领域前沿的尖端技术人才。因此,我们不要轻视做军事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更不要被所谓的各种职位和头衔缭花了眼,耽误了搞专业的时间,而是要自我创造条件,理智地对待职位,让专业才干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为军队和国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钱学森请求降职有感” 的相关文章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大学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心,它的使命就是传播人类先进的文明,传播人类的道义理想。自19世纪威廉?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奠定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它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1792年洪堡提出国家无权插手教育,新型的大学应该是塑造完善的个...

蒋梦麟

    半个多世纪前,蒋梦麟在教育界、政界是个无人不知的人,自1919年以后,他主持北大达17年之久,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一所现代性的大学,与他的名字也是分不开的。 蒋梦麟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小村庄,从少年时代起他受的大部分都是西式教育,先后在绍兴中西学堂及上海、余姚...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上海浦东川沙县人。他深感我国实业的不发达,学校教育脱离生活实际,中学生毕业无就业之技能,而用人者又叹乏才,并受到美国职业教育的影响。1917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抗日战争期间,黄炎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从事民主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

展涛: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简历】 展涛,男,1963年生,回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校长。1987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后留校任教。199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奖励...

追寻历史的足迹――著名近代中国经济史学家朱英教授访谈

      朱英,1956年生,祖籍湖北房县,出生于武汉市。1982年1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4年12月同校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9-2002年间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我的教师梦

我作为附中的一位老师上课已经一个月了。课程快要结束了,最后借此机会向老师们做一个汇报。我今天想讲的,是“我的教师梦”。   我这次来附中实际上是圆一个梦。我在北大2002年退休的时候,有学生问我退休后干什么?我说我退休后第一件大事要回贵州去一趟,因为当年我在贵州教了十八年的书。第二件大事是到附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