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名誉院长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教育……――追忆李国豪院士
最近我在人大开会,看到建桥学院临港新校区建设已列入浦东政府工作报告,当时很激动。因为,我离创办建桥大学的理想又近了一步,这不仅是我的心愿,也是许多关心支持建桥发展的著名人士的期待。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建桥第一任名誉院长――李国豪院士……
十二年前,我刚到浦东创业,认识的人不多,想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担任名誉院长。民盟一位同志帮我出主意说,“找李老吧?”我心想,素不相识,李老肯接纳我这个默默无名的外来青年吗?经朋友联系,我与助理高克明老师抱着试试看的念头,登门拜访。
那天开门的是李老的夫人,她热情地迎我们进屋。李老穿着一件深色呢大衣,笑眯眯地站起来打招呼。他脾气特别好,说话随和,非常热情,没有一丝架子,就像自家的长辈。听说我烟瘾大,李老说,“在我家不算公共场所,你只管抽。会抽烟的人不抽烟很难受的。” 李夫人端来茶水,削了苹果给我们吃,时不时像小鸟依人一样陪在他身旁。在这样一种温馨融洽的氛围里,我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建桥办学的设想,李老专注地听着,指点了一些特别要注意的地方……不知不觉,谈话早已超过了预约时间。不便打扰老人太久,我起身告辞时,说出了邀请李老担任名誉院长的想法。李老一口答应了,“下次我到基建现场看看”。
一周后,李老携夫人来到工地,我和黄清云、高克明、郑祥展等人接待了他们。李老对建桥办学规模蛮惊讶的,沿工地走了一大圈,边走边提了很多问题,他说,“不能按照以前的大学搞建设,可以稍超前一些;学生公寓八个人一间不一定适合将来的需要,要人性化,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想得多一些……”我们听了很受鼓舞,一是觉得自己规划的方向符合李老思路,二是李老思想解放思路清晰,对国内外宏观形势很熟悉、对社会发展很了解。言语间,能真切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临别时,我递上一份酬金,李老谢绝了,他说,“当这个名誉院长,我不是为了拿钱,是为了支持教育;国外很多名校都是民办、私立大学,我们也可以办出很好的民办大学……”
2000年11月,学院打算出版《建桥报》。报头请谁题字?大家又想到了李老。李老欣然答应了,很快书写了“建桥报”三字,为了版面设计方便,还横竖各写了两张……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至今仍激励着编辑部师生办好每一期报纸。
此后,我和黄清云院长每年一般有两次登门拜访,向李老汇报工作。每当听到学校有了新进步,李老总是非常高兴,他鼓励建桥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办出特色,在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发展规划、办学定位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李老平时社会活动很多,但只要建桥这边邀请,他总是挤出时间参加,与师生们亲切交流。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2003年8月28日,李老冒着高温来建桥参加2003级新生开学典礼,作了一场报告。那次我陪同在座。李老讲话很实在,没有一句空话套话,他结合自身经历,谈了三层意思:
“……希望同学们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一个人的成败,和他思想品德的好坏是有很大关系的。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树立这样的志向,对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学习好,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专心、钻研,要刻苦,再研究一点学习方法。身体好很重要,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当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