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模范 > 正文内容

滕代远学生的思念

2020年06月09日

 

2004年11月2日,是我一生中最敬爱的老首长,最钦佩的严师滕代远部长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每想到这一天,我的心就难以平静,往事一件件都深入到我的脑海之中,特别是发生在战火纷飞年代的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

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开始了平津、淮海战役。党中央正运筹着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重大决策。中央军委为保证这一决策的实施,发出电令,决定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滕代远为中央军委铁道部长,并要他以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和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为基础,把军委铁道部组建起来。

当时,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西柏坡约见滕代远。周副主席指出:做好铁路工作,保证当前解放战争的军事运输和全国解放后的经济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央政府未成立前,你是从军队转做经济工作的第一个部长,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同志转到经济战线上来。周副主席特别强调:从军队转做经济工作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标志。任务是艰巨的,你要努力学习,向人民群众请教。滕代远接受了新任务后,书以铭志,写下“办好人民铁道”六个大字,以表达自己将竭尽全力献身人民铁道事业的决心。

1949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对滕代远的正式任命下达。两天后,他急赴石家庄会晤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长武竞天。滕代远和武竞天早就是老战友了。在延安时滕代远是中央军委参谋长,武竞天是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到晋冀鲁豫解放区,滕代远是军区副司令员,武竞天是中央局秘书长。现在两人又走到一起,自然感到十分亲切。武竞天召集我们秘书和各有关方面负责人搜集、整理国内外铁道的相关资料和华北铁路的概况,向滕代远做了较为详细的汇报,并陪同滕代远部长到石家庄铁道局运输段、机务段及石家庄到德州沿线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情况。一周后,滕代远前往西柏坡,向军委汇报召开铁路工作会议有关筹备事宜和组建军委铁道部的初步意见。

1949年1月28日,军委铁道部第一次铁道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有东北的吕正操,华北的武竞天,华东的徐雷寒,中原的田裕民,西北的贾炽明和铁道纵队的黄逸峰。当朱德总司令在滕代远的陪同下步入会场走上主席台,宣布成立军委铁道部的命令后,指着滕代远对代表们说:中央给你们派来个“将军大老板”。过去他指挥千军万马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从今天开始,他要掌管铁路,要指挥百万铁路大军,开山修路,遇水搭桥,抢修抢运,支援大军过江,解放全中国。

经过紧张的准备,2月8日,滕代远率领先行人员,乘汽车由石家庄向北平进发。出发前他嘱咐随行人员:“我们是军委铁道部赴北平的先遣人员,是代表人民解放军去接管铁路的,要表现出胜利之师的姿态,衣着要整洁,汽车要擦得干干净净,咱们的精神状态都是代表解放军的。”

车队沿着残旧的公路颠簸着北进。有很多地段铁路和公路是平行的,滕部长沿途很仔细地观察铁路的破坏情况。石家庄至高碑店段,钢轨枕木没有一根,道床满是疮疤,站段一片瓦砾,机车车辆残破不堪,线路两侧到处是壕沟。看到这一切,滕部长感叹地说:“过去是我们领导军民破坏了它,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立了大功;现在我们要打过长江去,要赶快把长江以北的铁路主干线修通,完成党的重托。”

1949年2月20日,中央军委铁道部在王府井南口霞公府挂牌办公。这是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前由中央军委领导的铁道部。它当时的中心任务是确保大军渡江,解放全中国。军委铁道部在滕代远部长,吕正操、武竞天副部长统率下,全路广大职工在支援解放战争和恢复国民经济方面,立下了不朽功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滕代远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和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吕正操、武竞天和石志仁被任命为铁道部副部长。10月22日,滕代远在铁道部第一次部务会议上宣布:“中央军委铁道部正式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

1949年3月中旬的一天,滕代远陪同李克农约见平津铁路局局长郭洪涛,研究布置如何迎接毛主席和党中央从高碑店乘火车进北平事宜。滕部长制定出一套完整、周密的方案,经过严格、精心的准备,一切就绪。3月25日,天气晴朗,上午,滕代远、郭洪涛指挥的三个特快专列,载着毛主席等中央首长飞快地奔向北平。这是滕代远第一次为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专列“添乘”。精心细致、雷厉风行,言必信、行必果,不得有半点马虎,办事一定要有始有终是滕代远部长一贯的工作作风。

1950年1月23日,济南铁路局花旗营车站发生一起重大行车事故,死伤多人,延误行车十多个小时。滕部长立即组织处理事故,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并主动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请求处分。他说:管理铁路必须有严格的纪律,一定要从严要求,对领导干部也不能例外。一位中央级的部长带头这样做,在全国和全路引起很大震动。

滕代远部长到铁路工作以后,仍然保持着过去战争年代经常下连队的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工作。他常对部机关领导干部们说:“基层的意见,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领导机关的问题,更可照出我们自身的缺陷。我们检查下面的工作,同时也是检查自己的工作。”每次出差,总是身穿铁路制服,头戴大盖制服帽,佩戴路徽、紧扣风纪扣,一派大将风度。职工食堂、幼儿园、乘务员宿舍都是他经常去的地方。每次外出检查工作,他都在公务车上吃住。在行车途中,白天,他除了在公务车上听取沿途铁路局负责人汇报外,就在公务车末端的�t望窗注视铁路沿线的铁路情况,并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一记录下来。在外出时,他从不借机游山玩水。多次路经泰安,他都不肯下车登泰山或去曲阜孔庙;他在杭州开会十多天,也不安排去西湖游览。一次到重庆,天气炎热,重庆市委负责同志为照顾他的健康,请他到宾馆去住,他不同意,坚持住在车上。他说:“我们搞铁路的人,两根钢轨就是我的岗位,我在车上睡得踏实,离开岗位就不是铁道部长了。”

对科学技术人员和他们在建设人民铁道事业中的作用,滕代远始终寄予厚望。滕代远一直把科技教育作为人民铁道建设的支柱。1949年就呈报中央批准成立中国交通大学,报请政务院任命了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为校长,著名铁路运输专家金士宣为副校长。1950年9月,中国交通大学改名为北方交通大学,滕代远请毛主席题写了校名。为了增加师资力量,他授权校方尽力延聘国内外学者来校任教。经多方努力,一批批留美学者陆续回国应聘,国内专家也纷纷应邀,受聘在北京、唐山两校任教。仅唐山铁道学院在两年内就先后招聘教授、副教授八十多位,教学力量大大增强。

掌权不谋私。滕代远一直这样要求干部,自己也严格实践这一准则。1950年秋,滕代远在老家务农的大儿子要求父亲在北京给他找个工作。滕代远对儿子说:“你家有祖母、妻儿,不能把这副担子交给当地政府,家里有困难自己想办法,也不要打我的牌子给国家添麻烦。”儿子听了父亲的教诲,觉得很有道理,眼含泪水点了点头。父亲带儿子逛了京城,叙了难得的天伦之乐后就愉快地回家务农去了。

1974年下半年,滕代远病重住院,夫人林一、小儿子久昕和工作人员轮流陪床。每到久昕陪床时,滕代远就让他帮医生、护士干活,他对久昕说:“有事我叫你,这里没事你就帮他们干活去,大小伙子别老闲呆着。”滕代远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当时他都说不出话来了,仍用颤抖的手,握着铅笔,吃力地、断断续续地在一张一张纸上写着“服务”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滕代远对自己光辉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留给子女的最后遗嘱。

屈指一算,我们的老部长,我的严师离开我们整整三十年了。而就是这三十年我们的国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铁道事业,也同其它行业一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真希望敬爱的老首长您能亲眼看到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亲眼看到你的老部下牢记您的教导一直勤奋工作在铁道战线上。我相信,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是对我最敬爱的老首长、最钦佩的严师英灵的告慰。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滕代远学生的思念” 的相关文章

鉴湖女侠秋谨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若将依,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

徐霞客远游探险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

航海家──郑和

  郑和(1371-1435),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或“宝”),回族。明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今属晋宁县)人。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父亲都曾先后赴阿拉伯麦加朝觐。故自幼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明初被虏掠至南京,入宫成为太监。由于他聪慧勤勉,又屡立奇功,因而深得明成祖朱棣赏识,获赐“郑”姓,更...

兵器制造家丁拱辰

  丁拱辰(1800-1875),又名君珍,字淑原,号星南,回族,福建晋江县(今泉州)陈棣镇岸兜村人。清代兵器制造家。   丁拱辰是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他出身商人家庭,生活清贫,但他刻苦读书,学习兵法、天文历算、地理。17岁时,随父亲去浙东经商,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常“静夜仰观星象...

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女,封为昭君,晋因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人。   元帝(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王昭君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她相貌出众,品格高贵。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正当此时,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

汉藏友好的使者――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80),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