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2016年12月03日
   

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自然境界――最低级的,了解的程度最少,这一类人,大半是“顺才”或“顺习”;(二)功利境界――较高级的,需要进一层地了解;(三)道德境界――更高级的,需要更高深的理解;(四)天地境界――最高的境界,需要最彻底地了解。

在大自然境界中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不是依照社会习惯,便是依照其本性去做,他们从来未曾了解做某种事情的意义。往好处说,这是“天真烂漫”,往差处说便是“糊里糊涂”。这一类人,对于“生”“死”皆不了解,而且亦没有“我”的观念。

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的了解,比较进一步,他们有“我”的观念,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为着功利,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这一批人,大抵贪生怕死。有时他们亦会为什么服务,为国家做点事,可是他们做事的动机,是想换取更高的代价,表面上,他们虽在服务,但其最后的目的还是为着小我。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一类人既不贪生,又不怕死。他们晓得除“我”以外,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就普通常识来说,部分的存在似乎先于全体,可是从哲学来说,应该先有全体,然后始有个体。

天地境界中的人,一切皆以服务宇宙为目的。他们对生死的见解,既无所谓生,复无所谓死;他们认为在社会之上,尚有一个更高的全体――宇宙。哲学家的所谓宇宙,系指一切,所以宇宙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东西,人绝对不能离开宇宙而存在。天地境界的人能够彻底了解这些道理,所以他们所做的事,便是为宇宙服务。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的相关文章

一生都受用的五句话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

122个人生智慧

      生活在你面前无限延伸的、漫长的、渺无尽头的道路,你只有不断地努力向前走,善于思考和动脑,才不会在中途迷失。下面给大家整理出来一些人生哲理。     001、人活着,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有眼光。有了眼光,并相应确定应...

人生必备十大正能量

      一、爱与温情     任何负面的情绪在与爱接触后,就如冰雪遇上了阳光,很容易就水融了。如果现在有个人跟你发脾气,你只要始终对他施以爱心及温情,最后他们便会改变先前的情绪。福克斯说的好,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就可以成为最...

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

    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

王陇德院士: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谁能代替你吃饭?谁能代替你运动锻炼?个人要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致力于公众健康事业,我一直强调,生活方式和行为占影响寿命的60%。个人要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力量型锻炼须坚持 &nbs...

秦朔谈钟南山:有一种人生叫我要按照事实来说话

    又看到钟院士了。     1月20日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接受了央视“新闻1+1”采访,回应民众关切。     钟院士的几个观点非常直接和清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