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精神 > 从我做起 > 正文内容

从小培养公民意识

2008年06月16日
    有位长期从事教育学的朋友在美国讲学多年,“五・一”期间回国省亲,我们相聚时自然谈论起“从小培养公民意识”的话题。巧得很,他带回来一本由密歇根大学教育学教授编写的、供美国中学生阅读的《公民读本》。我的朋友说,在美国学校不设政治教育课程,但必设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种类很多,大同小异。那本由密歇根大学教授编写的《公民读本》由“了解你自己”启篇。仅看这一部分就令我耳目一新。这一部分一共有四章:第一章,“你:一个人”,谈“一个健康的人”、“你和你的个性”、“和他人相处”、“做个好公民”;第二章是“你:一个学生”,谈“学习能力的不同”、“改善你的学习”、“清醒的思考”;第三章是“你:一个家庭成员”,谈的是“家庭是不同的”、“家庭的问题”、“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第四章是“你:一个公民”,谈“你生活中的政府”、“政府存在的理由”。
  作为一个准公民的学生,读了这本《公民读本》,你会明白:“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你自己决定做什么”;你会明白:“政府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你”,“个人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你会明白:“一个好公民应该忠于自己的国家”,“你批评政府是希望它改善”;你会明白:“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你的思考必须在事实的基础上”;你会明白;“分数对于学生精神活动的衡量是非常有限的”,重要的是“测定你的人生成就”;你会明白:公民必须“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平等地和他人相处”;你会明白:应该怎样做一个未来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
  反观我们的小学生教育,除语数之外,也有常识教育,但所多的是“拥护”,“热爱”、“提倡”之类的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内容(其中有些也是孩子必需具备的素质教育),却无民主、自由的影子,至于法律的内容,也仅仅是“守法”的说教。西方人看中国的孩子“听话”、“本分”、“老实”,其实这正是中国孩子从小缺乏民主、自由、法律意识教育所致。
  较早沐浴西方文明雨露的梁启超在上世纪初对旧金山华人社区进行了一番考察后,认为“中国人的缺点”有三,其一便是“有族民资格而无公民资格”。于是,他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草成《国民浅训》一书。这本通俗浅显的社会政治教科书“旨期普及”,向民众讲解有关爱国、民主、平等、自由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与国际接轨”口号的提出,国人的“现代公民”意识日趋增强。毋庸讳言,长期以来,由于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维护,也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公民对于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采取一种漠不关心、消极为之的态度,这是长期以来造成公民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首先要有明确的公民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要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懂得以遵守法律来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行使自己应有的政治权利,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现代公民教育的主旨就在于普及这些现代公民意识。一旦公民意识蔚然成风,法治国家指日可待,否则,以法治国将是一种政治的虚幻。
  从小培养公民意识,除了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外,家庭也是不可忽视和小觑的因素。遍观中国的家庭,尤其是城市的家庭,独生子女成了受宠的“小皇帝”。人们向来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用不着别人指手划脚。古人说“为国育儿”,当今社会,有这样境界的父母究竟有多少?
  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迈克尔・J・桑德尔日前应邀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公民意味着什么》的演讲,提及“公民身份遇到的四个挑战”,其一便是“对于自我管理有必要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在学校中,同时在公共生活中”。他认为:“公民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学校和公共领域中的建制得到培养和发展”。我想,倘若作为准公民的学生缺少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那么,日后成为一个公民之后,他也难以在公共生活中体现一个公民的姿态。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从小培养公民意识” 的相关文章

提倡见义有为

      不幸的社会,各有各的弊端。    幸福的社会都是一样的,有平等的法律(平等的社会权力即民主,民主的实质即反对特权),有宽容的道德(宽容的心态即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还有广泛存在的正义(正义乃是一种维护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罪感、耻感与个人道义责任

      在中国的极"左"思潮泛滥时、特别是文革中发迹或接近发迹的文人学者究竟是否应当表示忏悔?这一问题因为京沪"二余"的笔战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笔者在此并不想讨论有关的细节,而只是将问题进一步引入国际文化的大背景,谈谈民族性中一些令人沉思的问题。   ...

学习12种动物精神

  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从一个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因此,正确的工作观十分重要。刚入社会的新鲜人应该如何建立工作观?以下是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超过12年的专业人士给出的建议。   正确的工作观,有如人生路上的明灯,不但会为你指引正确的方向,也会为个人的职场生...

崇尚公正

      对领导者来说,只有公正,才能取信于下属。对政府来说,只有公正才能取信于民。一个民族要取得其他民族的信任与支持,就要公正处理国际事务。当然,任何领导、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做得完全公正,只能尽量做公正,并做到很公正。   不公正引起怨言、诅咒、...

好人难做

  有一则故事:某人初尝练功之苦,略有懈怠,师父问他何故,告曰:“练功既苦且难,弟子难继。”师父颔首捻须,继而摇头叹曰:“汝知练功难,不知练功学艺乃为人之片耳,汝不知做人诚真难耶!”那位师父所言甚是,练功学艺之事不过是做人的一个方面罢了,而做人却涵盖人生的一切,是为人一生一世的真功夫、硬本领。...

说自觉

      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对待工作和事业,有的人充满热情、积极主动;有的人却马马虎虎、消极被动。这种态度上的差别,往往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密切相关。从一定角度看,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就在于是不是达到了自觉。   从哲学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