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内容

锻造大国国民的开放宽容

2011年10月15日
  你好,2008!你好,奥林匹克!经过6年的漫长等待,中国人终于跨入了属于自己的奥运年。“鸟巢”和“水立方”已迎来最后装修,警察和出租车司机正加紧苦学着英语,体育健儿正在国内外赛场上证明着他们的准备,空气中奥运会的气味越来越浓烈,奥运会真的越来越近了。

这是亚洲第三次举办奥运会。1964年东京和1988年汉城分别成功举办过奥运会。它们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与目前的中国相类似:经济起飞后,正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为一个发达国家,两次奥运会都成了这一转型中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以人口第一大国、最悠久文化传统和连续十多年全球最快发展速度为背景举办奥运会,人们预计,北京将迎来奥林匹克在东方第三次空前壮丽的日出。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经过30年的改革积累和十多年的经济腾飞,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四,前段时间欧洲的民调甚至显示“中国已成世界第二强国”。然而,对外界的这种热捧,很少有国人能认同。近来国内民调也显示,认同“中国是世界强国”的人数也在不断下降。理性的国人深深地明白:与经济实力相比,我们的软实力发展还很滞后,无论是国家形象、国民素质还是产品品牌,都与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有太多的瓶颈制约着中国的大国形象。

做真正的大国,根本是要有真正的大国国民。本报记者在首尔和东京采访,深深感受到两次奥运会对国民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组委会委员长朴世直所言,东亚民族独特的家国意识,能激发出国人强烈的爱国心,处理好了,可以转化为推动社会超速发展的精神动力。儒教传统中的家国意识已有数千年的积淀:国在家中、国是家的放大,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在这种家国情怀和国家意识的文化凝聚下,奥运会将无数分散的人和多元分殊的价值凝聚成一体,将每个人的创造力、使命感和进取心充分动员起来,汇聚到一个焦点上,完成精神的提升。也许,在国际合作已极其频繁,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奥运效应可能已不能与韩日当年同日而语,但其激励人心、凝聚精神的宏观思路和具体做法仍可借鉴。

真正的大国国民首先要拥有健康的心态。它应该是开放、自信、理性和宽容的。数目众多的中国人现在还没有做好国家快速发展后的心理准备,不知道在与世界交往时如何定位自己。由于鸦片战争的战败国经历和近百年来边缘化的灰色记忆,弱国心态成了许多人的集体无意识。这种心态有时表现为过度的自卑,唯西方文化马首是瞻;有时又表现为盲目的自大,动辄以“地大物博和历史悠久”自居,老子天下第一。在当下,更值得警惕的是“狭隘民族主义”,这种强烈受害者意识滋生的过度自尊和仇外,时常发作,并严重制约着全球新秩序下现代公民的养成和现代国家的发育。

实际上,在汉城奥运会上,曾有过主题歌要不要国际招标的争论,东京奥运会也有过对锦标主义的反思。这都是国民心态在体育领域里的体现。只有不自信才会封闭,只有自卑才会敏感。超国际化的创作团队最终推出了永恒的《手拉手》,它见证了韩国国民心态的转变,也给大韩民族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日本长跑运动员圆谷幸吉,以自杀唤起了全体国民对金牌至上思维的警醒――如果足够强大,又何必如此在乎外在的排名。正是在东京奥运会后,日本政府的政策导向转向了全民健身。在本国选手失利后还能不能给他掌声,对对手获胜后的升旗还能不能给予礼遇,东京和汉城的故事,都可以给我们榜样,启迪我们的思索。

真正的大国国民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明素质。经济的发展并不自发地带来国民素质的提升,乍富之下愈显文明的窘迫。法国巴黎街头“请勿喧哗”的中文标识和美国纽约地铁站“请勿插队”的中文提醒让中国人十分尴尬,不文明的游客现丑的新闻一次次成为报章头条。有专家称“中国日本国民素质差距有30年”,更有专家称“中国与美国的最大差距是国民平均素质的差距”。北京市前市长王岐山坦言,2008年奥运会,他最担心的就是在世界50亿双眼睛的注视下,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否经受得起考验。

文明的养成需要过程,但也需要拐点。当年汉城人和东京人表现出来的国家至上,让我们的记者动容。正在政治漩涡中的韩国,一夜之间,各种力量都汇聚到民族大义的旗帜下,暂时放弃了纷争。酷爱的狗肉不吃了,挠头的堵车问题解决了,不守时的“高丽时间”消失了,连小偷都“识大体”,集体歇工了。战争烟尘下的日本人,在奥运会期间,克制内敛,上下同心。出租车司机自费学习英语,出身高贵的主妇主动上街扫厕所。那时的义务劳动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用一千万双手美化东京”。这种融入血液的家国情结,使奥运会中的国民完成了一次美丽的蜕变。中国人更多地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身上的家国情结和国家意识更加浓厚,如果处理得好,汉城效应和东京效应,完全可能更加鲜明地表现在2008年的北京和中国。

本报记者采访的许多韩国和日本友人强烈地希望,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能拿金牌第一。“这会成为你们今后十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其实,对已经站起来了的中国,金牌的数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通过奥运效应,我们能锻造出有健康心态和更高文明素质的一代大国国民。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锻造大国国民的开放宽容” 的相关文章

尚贤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一个民族要想发达,不仅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还要广揽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秦国有一个短暂时间摈弃知识分子,国力马上受削弱,但是很快被纠正过来。一大批著名知识分子如...

开放

    一个强盛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一个闭关自守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只有开放的人,才能较好发展。一个自我封闭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  小平同志曾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不能依靠他人发展,我们要大力发...

弘扬民族精神 讴歌民族脊梁

      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总会在绝大多数人身上体现出惊人的力量,折射出伟大的民族精神,推动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民族的脊梁。   ●在全国上下与非典病魔斗争中,我们从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医务工...

梁启超:呼唤新民

    中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集权专制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匍匐在王权脚下的历史,习惯了下跪的中国人始终站不起来。即使到了今天,中国人形式上不再生活在磕头、下跪之中,但世世代代被奴役的命运使国人在思想上依然是跪着的。在精神上,人格...

激情的抑制与理性的选择

    我们常常倾向于过高估计了激情的作用。从我国的戏曲中可以看出我们是一个富于戏剧化激情的民族,动不动是紧锣密鼓、大吹大擂、大忠大奸、气急败坏;动不动是挥刀斩去、一头撞死、当场拿下或立马下跪。也可能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民压抑太多,需要在舞台上大轰大嗡一番。近百年中国的剧烈变动与天翻地...

让诚信成为一种国民素质

    一个时期以来,“诚信”成了新闻媒体见报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如“打造某某诚信企业”、“打造某某诚信市”、“打造某某诚信省”等等。换句话说,“诚信”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一些企业和地方的经济发展。   诚信的核心是信誉、信用。良好的信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政治经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