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际合作 > 个性 > 正文内容

著名桥梁建筑工程大师邓文中谈创新:停止教孩子“听话”

2020年05月07日

 

 

初见邓文中,就像一位邻家的老爷爷。

“你们说大声一点,我耳朵听不太清楚。”邓文中把手掌放到耳边,侧身倾听记者提问。这位戴着黑框眼镜、说话带点“港味”、满头银发的老人,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很难让人想到,正是他设计了遍布世界的上百座雄伟的大桥。作为世界级的桥梁建筑工程大师,国内鼎鼎有名的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等都出自他的手笔。

2016年海科会,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再次成为成都的座上宾。9月12日,他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海科会,目前在四川泸州有5座他参与设计的桥梁。如今已78岁高龄的他,依然保持每年设计、施工约30座桥梁的“高产”。

 

【谈项目】

设计桥梁遍全球

泸州有5个项目

 

邓文中虽已年近八旬,但思路清晰、精神抖擞。他跟记者开玩笑说,自己的曾祖父活了60多岁,祖父活了80岁,爸爸活了100岁,按照这个趋势,他要活120岁。

邓文中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一点不服老。“我现在这个岁数,还处于年轻阶段呢。而且我不打麻将,不玩高尔夫,设计就是我最大的兴趣,也是我保持年轻的秘诀。”他说,在桥梁设计这条路上,自己的脚步还将继续向前,不会设置一个终极目标,“我想应该永不停歇,能设计多少就设计多少。”

邓文中曾先后在中国香港、德国求学。他设计的德国“格尼桥 ”(1965)和“ 纽 安 坎 桥 ”(1967),先后成为当时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2003年,邓文中担任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的技术总监,实现了他要亲自为中国设计大桥的愿望。而今,他设计的桥梁不仅遍布美洲、非洲、亚洲等地,而且其中有6座跨度在完工时创造了世界纪录,在业界,他享有“邓氏大桥永无落日”的赞誉。

邓文中说,一座桥梁的设计需要一年多时间,他每年都会参与设计和施工约30座桥梁。截至目前,邓文中经手的小桥数不胜数,而主持设计的大桥约130座。每一座桥梁都凝聚了他的心血。邓文中在重庆成立公司后,目前已在成都设立了分公司,其团队参与设计的桥梁越来越多,但每一座大桥的设计图纸,他都会亲自审阅。

邓文中在四川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泸州。目前,当地的5个桥梁项目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建设中。在他眼里,每一座桥梁都有独一无二的“性格”。在泸州的5座大桥都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加上艺术创意来进行设计。

 

【聊创业】

创业成功关键是找准合作伙伴

 

邓文中不仅是桥梁建筑工程大师,更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

但他自认为不是一名精明的商人,把成功归结于有一个好的团队。“我有很多很好的助手,在创业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好的帮助。”他建议创业的年轻人,找对合作伙伴很重要。

创业过程中,有热情固然重要,但“基本功”也要练扎实,学有所专。那如何练就本领,做出成就甚至修炼成一名大师?邓文中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技术可以在学校里面学习,而艺术是思想的积累,让脑袋开窍。”邓文中认为,一件成功的作品同时具备技术性和艺术性。技术是一种模仿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学会设计桥梁的技术,但艺术性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体悟到的,甚至不知道何时才能领悟到。

成都现在已成为西部创业的热土,两次海科会之行,也让邓文中感受到了这块土地的新兴力量。而成都又将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届时将招徕更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在邓文中看来,人才正是成都建设西部科技中心的关键。“其实,想要吸引人才,并不在于给多少资金支持,而应给予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邓文中表示,成都打造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其实就是打造出一个更好更宽的平台,“而当下,海科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它,成都让不同的人才能够聚在一起进行思维碰撞,为城市打造良好的人才科研氛围。”

 

【谈创新】

创新不能只“听话”

更要敢于提问题

 

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为什么有些人能创新,有些人不能?对此,邓文中有自己的想法。

他举例说,多年前的中国,没人穿破洞的牛仔裤,更不可能有人买破牛仔裤。而现在,破洞牛仔裤反而成为一种时尚,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破得越有创意的牛仔裤价格越贵,这证明了创新的价值,“从无到有,为自己创造机会,这也是一种创新的体现。”

邓文中认为,创新的能力需要三种因素:能力、勇气和机会。而机会一种是社会给予的,一种是自己创造的。“人家不给你机会,你可以自己创造机会。”邓文中也在以实际行动,不断为自己创造机会。

数千年来,拱桥的桥拱都是垂直建造的,为何不能有一些改变,主动创新?在邓文中的设计里,桥拱既可以是倾斜的,也可以是180度翻转的。

中国如何才能创新强国?邓文中认为,中国人有一个弱点――太听话。在家里听爸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工作时听老板的话,看书时听书本的话……不是我们能力不够,而是没有尽力,有着“差不多先生”的习惯,缺乏“工匠精神”,“太浮躁”。

邓文中对创新提出了4点建议:首先,停止教孩子和下属听话,要教他们明白道理,鼓励他们问问题;同时,要改掉“差不多先生”的习惯,做事情必须求精;其次,要“质”和“量”并重;最后,要提供和鼓励公平竞争。他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人的问题。”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著名桥梁建筑工程大师邓文中谈创新:停止教孩子“听话”” 的相关文章

杰出人物的十大特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十分重视人"对于天赋能力潜力的充分开拓利用"。经过对大量杰出人物的调查研究,他发现这些人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一、洞察生活的能力。他们能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看待生活,而不是按希望的那样看生活。他们的认识较少受到欲望、焦虑、恐惧...

乐观,悲观

  我什么时候都赞成人要乐观,因为乐观总比悲观好。   你有没有看见时常开怀大笑的人总是走霉运?那是很少的。   反而愁眉苦脸的人,他真的会招惹很多麻烦,越愁眉苦脸便越倒霉。   很奇怪吗?不,不奇怪。   有一个故事很多人也说过了,有些人到非洲推销鞋子,那里的人不穿鞋子,赤着脚。乐...

自尊

    用微笑面对挫折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用自尊对待生活则是一种真正值得称道的完整人生。 一个人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不能没有自尊。人;首先要有自信心,然后才有自尊心。不管别人是否尊重你,你自己要尊重自己。古人云:人不求人一般高。又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敬人...

快乐是一种智慧

    一位智者说:“给别人带来快乐是一种美德,让自己快乐是一种智慧。”生活在都市快节奏里的人们,有时会感喟快乐越来越少,各种压力与日俱增,快乐显得弥足珍贵。   快乐是会心的微笑,快乐是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快乐是我们心海上的风帆,快乐是生命中的朝霞,快乐是降临我们平淡生活里的天使,快乐...

情绪管理是健康密码

    关于情绪管理,笔者颇为钦佩苏东坡。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当时他已近花甲之年,海南又是蛮荒之地。流放孤岛,一般人即便不嚎啕大哭,也会怨愤填膺,抱憾终老。“乐天派”苏轼不一样,虽然海南瘴毒横行,水土不服,但是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对医学产生兴趣,种植药材,食疗养生,还留下...

有一颗默默上进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1、勤能补拙是良训,笨鸟先飞自古有。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2、不提前把课本或课堂内容看一遍,你就没有进教室听课的资格,态度决定一切!   3、学习不是缺少时间,也不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