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精神 > 学习成才 > 正文内容

国学大师钱穆论读书

2024年02月16日
 
  在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群中,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可谓是自学成才的典型。钱先生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更未出国留学,完全靠自学苦读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根据钱先生的回忆,他从 18岁起,就在家乡无锡做乡村小学教师。当时蛰居乡村的他,既无名师指点,又少学友切磋,用钱先生自己的话说,他是在茫茫学海中,一路摸黑,“在摸黑中渐逢光明”,寻出了一套适合于自己的读书方法和为学路径,而这套读书之法和为学之道,对于我们当今芸芸学子而言,无疑也是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的。

  读书贵有耐心、恒心,不可存懒惰、浮躁之心,这是钱穆先生在谈读书方法时十分强调的问题。这里的所谓 “耐心”、“恒心”,是指读书贵在坚持,一以贯之。如果读书不肯平心静气,专心阅读,易患懒惰之病;而读书预存功利之心,为成名成家的目的而读书,又易心浮气躁,患上浮躁之症。既懒且躁,读书自然不会长进。所以,钱先生强调读书为学,“意志坚强最为要着”。钱先生在走向大学讲台前,先做过10年乡村小学教师和8年中学教师。在这18年中,他笃志苦学,读书极勤,“未尝敢一日废学”。在三兼小学,夜间读《昭明文选》,极倦始入睡。在荡口鸿模学校,读章学诚《文史通义》、夏曾佑《中国古代史》,“读之甚勤”,“至形于梦寐间”。他常效古人刚日诵经,柔日读史之例,在早晨读经子之书,夜间读史书,午间读闲杂书。夏夜,为防蚊虫叮咬,他把双脚纳入瓮中坚持夜读。钱先生早年读书,一年四季,从不懈怠,苦读旧籍,博览群书,日求长进,这为他日后学有所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在这茫茫学海中冥思苦读的深厚积累,他要想从中国乡村这块学术瘠土中拔根而出,则是很难想的。

  读书贵能欣赏领会,与作者精神互起共鸣。曾国藩称“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为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曾氏此论深为钱穆先生所欣赏、赞同。钱先生称读书不仅要入乎其外,读懂书中材料,更要入乎其内,了解作书之人和蕴藏在书中背后的时代精神。所以,读书贵能欣赏领会,与作者声气相通,互起共鸣,把已死的材料转化成为时代所需要的活的知识和精神。钱先生以读《水经注》和《世说新语》为例,作了这样一番剖析:《世说新语》不只是材料,我们要由此书了解魏晋那个时代的思想与精神。同样,《水经注》也不只是材料,要懂得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种历史上的变动,都可在此书中透显出种种信息。

  从大处着眼读书。读书贵博,又贵能由博返约。“博”就是要多读书,博及群书后,还贵能从大处用心,进行归纳会通,这就是“约”。近代学人多认考据训诂为读书治学的不二法门,其实单从训诂考据一途来读书,往往专从难处下手,容易忽略书中平正通达的部分。这样读书易流于琐碎,而不得大体。钱先生对这种读书为学之道,深不以为然。他说:“读书为学,不先融会大义,只向零碎处考释,则此路无极,将永远无到头之期。照此下去,尽可遍天下是读书人,而实际并无一真正读书人”(钱穆:《近百年来诸儒论读书》)。所以他强调,读书为学,要着眼于大处、远处,不专为得一些零碎知识而读书。

  书人人可读,但读书的技巧和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截然相异。在具体的读书方法和技巧上,钱穆先生提出了直闯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他说读书的方式,或采直闯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至,久了自然可尽奥曲。

  为什么读书?读书的宗旨和目的何在?钱穆先生在这方面也贡献出他自己的意见。他说: “我们读书人,立志总要远大,要成为领导社会、移风易俗的大师。这才是第一流的学者;专守一隅,做得再好,也只是第二流。”钱先生“一流”、“二流”的划分,主要是从学贵致用的层面着眼立论的。任何一位学者在读书为学时,都不能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分疆划立,他都要关注现实,为时代服务。惟有如此,读书才有目的,治学才具有意义。如果完全抹去对现实的关注,埋首学问,不问世事,即便你有第一流的成就仍会退居第二流的。钱先生一生以读书、教书、著书为正业,他是书生,是学者,但他又不是埋首书斋、孤芳自贵、不问世事的学者,而是一位具有强烈经世意识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学者,他教诲学生要以“领导社会,移风移俗”为一流的志向所在,其目的正在这里。读书不忘爱国。钱先生对读书为学宗旨的一番论述,语重心长,对后学寄予了殷切地希望,对于我们今天的学子读书为学,仍然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国学大师钱穆论读书” 的相关文章

学习的总体战略

  【学习提示】本讲着重阐述学习的总体战略问题,通过本讲学习,使同学们明白怎样用系统工程理论和价值工程理论来规划和指导学习,以使学生发挥最佳的学习效能,预防偏差,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有人说,学习只要刻苦用功,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这话在人才比较短缺的情况下,有一定的道理;而...

青年成才十大心理障碍

      理想型   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脚踏实地地干平凡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件事没有做完,又想到第二件事,不切实际。   自卑型   自以为事事不如人,受到冷遇更受不了,总觉自己是一个局外人,郁郁寡欢,自暴自弃。   闭锁型...

学问之道

      朱青生老师,各位同学,很高兴能来元培班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我对做学问的一点心得。元培班是北大在新世纪的一个重要实验,北大作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学术中心,应该走在时代的前边,开时代的新风,这也包括教育改革上的新风。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受前苏联传...

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全民族阅读宣言

    2002年底,鉴于对国民阅读量严重下降的忧心,高子阳、袁卫星教育在线网站上的一批著名教师在网上发起,后得到了人民政协报、首都各大报刊和各大出版社的支持和响应。 时代需要一声号角,催醒亿万人民的奋进; 民族需要一面铜鼓,擂响华夏儿女的精神。 审视天下大势,纵观古往今来...

阅读缺失 中国最聪明一代或成最愚蠢一代

   “我们已经把母语教育下降为语言文字工具化的训练,下降为对听说读写的单纯训练,而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支离破碎的学习中儿童不断被异化。”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女士深感语文教育中阅读的缺失不仅危害了语文本...

人是训练出来的;人才是折磨出来的

  人为什么一定要传播正能量?物理学告诉我们,自然界是有磁场的:一个人,信念变了,德行就变了;德行变了,气场就变了;气场变了,磁场就变了;磁场变了,风水就变了;风水变了,运气就变了;运气变了,命运就变了。所以,改变命运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载物。内心善良、柔和、宽厚,相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