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所作为 > 发展方式 > 正文内容

只有惊涛骇浪才能锻炼水性

2004年01月14日
王树彤,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子工程学院,任教于清华大学软件开发与研究学院。一年后走进外企,开始职业经理人生涯。在微软公司设立的中国办事处,王树彤一干就是6年,先后任市场服务部经理和事业发展部经理等多个职务。1997年至1998年,她所带领的发展部完成了占全公司近1/3的销售额。1999年,王树彤来到思科(Cisco)公司任市场营销部经理。2000年1月,王树彤放弃了在外企的优厚待遇,进入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卓越网,任CEO。在互联网的寒风中,王树彤带领的团队从一个小萝卜头变成一棵树,正在茁壮成长。

  在微软的日子
  业界很多人都知道,卓越网有个来自微软的漂亮的女CEO,她叫王树彤。当记者在中关村紫金大厦顶层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见到她时,发现她真的是女性化十足:抹口红、戴耳坠、穿典雅而精致的职业女装,说起话来温声细语,言谈间还时常开心地笑,有时让你觉得,她不像是一个在职场上拼搏了十年的职业经理人,反倒像个快乐而顽皮的孩子。
  王树彤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她经历的那段学生时代是快乐而多彩的,虽然后来上大学学的是有些枯燥的现代通讯专业,但她更喜欢文学、历史、地理。"我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写诗了,你想不到吧?"王树彤说起话来爱笑,自豪中流露出女人的妩媚,"中学时很多物理课、数学课上我都在吟诗填词、写对联!在学校里,无论是书法、体育、音乐,我几乎没有落过。我相信一点:你在过去积累和尝试的一些事情,在将来都能派上用场。"
  1993年,王树彤从清华大学出来,走进了微软。8年前,微软在中国仅仅是一个只有7个职员的办事处,而王树彤所在的市场部也只有3个人。在微软,她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文化观念上的冲突,与西方人那种截然不同的待人处世、思维方式相比,初来乍到的王树彤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最开始从底层做起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倍受打击,好像样样都不行,什么都不如别人,那时我真想一走了之。好在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很有忍耐力的人,我从来都相信,不怕这件事你没做过,或是不会做,就怕你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方法。"
  让王树彤感到骄傲的是,1997年至1998年,她所带领的发展部完成了占全公司近1/3的销售额。"当时,我周围的人都是那么聪明、肯干和有朝气,我们在一起工作真的是热血沸腾。那时我拼命地不断去汲取、不断去学习,那种成就感,我现在想起来都会非常激动。"
  6年以后,当王树彤离开微软(中国)的时候,它已经从一个不正规的小型机构发展成一个有4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了。

  到达顶峰之前就要寻找新的高度
  几乎每一个见到王树彤的人都会问她一个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离开全球知名的微软和思科?为什么选择名不见经传的卓越网?王树彤总会一遍一遍地去做解释,看不出一点儿厌烦。
  王树彤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抛物线,她说:"当你到达一个顶峰之后,如果很满足地躺在这成功上面,那么对不起,你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当你处在上升势头的时候,千万不要沾沾自喜,你要想到重新开始,寻找另一个新的高度。只有这样,人才能不断地走向更高的境界。"
  而在1999年,王树彤看到的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那就是互联网。"我相信网络会给社会带来一种革命性的变化,没有人可以置身度外。于是我就想,我一定要在这方面拿到发言权,而且我要完成一个从职业管理者到创业者的转变。"所以,尽管当时王树彤还不知道她将来到底具体要做什么,但她还是从微软、思科这样的航空母舰上义无反顾地跳进了互联网的惊涛骇浪之中,为的就是锻炼自己的水性。
  2000年1月,当卓越网正式启动的时候,王树彤发现她所面临的艰难与挑战是空前的。从去年3月份纳斯达克指数开始下跌,8月份网络公司纷纷裁员,甚至倒闭,互联网的寒冬格外的冷。王树彤和她的团队出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表面上看有点不合时宜。"我每次参加一些会议,都会听到种种悲观的论调,当时最灰头土脸的就是做B2C的人。早在去年6月,就有人宣称:'B2C死了!'当人家一听说你还在做B2C,就像见到傻瓜一样,对你一脸的同情。给我泼冷水的人不计其数。"
  实际上,关于要走的方向,王树彤和她的同事们一直是在争论着的,有时甚至要吵架,拍桌子、摔门的情况都出现过,但最终他们总会和好如初,并确定自己的方向。
  "现在我很自信,因为我眼中看到的是一片光明的前景。"在王树彤清脆的话语中,你会感到一种坚强。"B2C相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更现实的应用。在中国,零售的交易量是非常巨大的,然而中国却没有很强壮的零售连锁,迫切需要一些整合。而那些中国的网民,如果你能提供给他们所喜爱的东西,而且更便宜,还能送到客户家里,怎么会有不成功的道理?"

  只有取得小的成功才有资格去复制它
  有人这样评价王树彤:从王树彤柔和、漂亮的外表中,你绝对看不出她内心深处的那份刚毅、果断,以及微软式的精明。王树彤可以在简朴的办公室里办公,可以坐火车出差,吃5块钱一顿的大排档,但心里想的却是做中国的华纳和迪斯尼。
  万科的王石说过:"如果你没钱,就不可能犯大错误。"直到今天,王树彤仍然很庆幸的一点,就是当初得到的风险资金非常可怜。"有钱在手时你就必须气很壮,花起钱来也比较阔绰。而我们正因为是一个小萝卜头,才没有得‘眼红心热病’。"
  "举个例子,有的网络公司在搬出高档写字楼时,都对自己曾经拥有的豪华办公室恋恋不舍,而我也是从那些外企的豪华办公室出来的,原来坐飞机也都是公务舱、头等舱,但今天我同样可以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我现在出差的时候也可以坐火车,吃5块钱一顿的大排档。对我来讲,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拥有一个能吃苦耐劳、具有战斗力的团队。"
  其实,王树彤从一开始就反对大而全的模式,并且不断进行着近乎残酷的"瘦身运动"。"所谓的瘦身,就是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中在一点上,因为我们的精力、管理和资源都是有限的。你只有在一个小的方面取得成功,才有资格再把它复制到其它领域上。"
  所以,王树彤麾下的卓越网采取"小品种,大批量"的销售模式。她说:"我们可能只卖100种商品,但每种卖1万套,而别人可能有1万种商品,但1种只能卖10套,企业的大小立刻就显而易见了。"
  至今,很多人提起《大话西游》都会很自然地想起卓越网,因为你能用买盗版VCD的价钱买到正版的《大话西游》。在这种购买狂潮中,《大话西游》日销量达到5000套,开创了销量之最。让王树彤记忆犹新的是,在去年8月份,当他们的日销售额首次突破8万元的那个晚上,许多员工都留下来盯准网站商业智能系统上跳动的数字,等待在那一刻发出欢呼。"什么是好猫呢?企业有一个很好的口碑和市场占有率,有营业额和盈利,那你就是好猫。到去年12月底,我们的日销售额突破了25万元。如果和传统商厦相比较,我们现在的日收入相当于一个16000平方米的书店,而新开张的王府井书店的营业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
  在绝大多数网站都在忙于裁人甚至关张的季节里,王树彤却建成了自己的上海分部,开始了她"复制成功"的计划。王树彤说:"2001年,我们有两个目标一定要达到,一是持平、盈利;二是营业额过亿、做行业的领头羊。"在王树彤的心中,卓越网未来的理想,就是做中国娱乐界的华纳或迪斯尼。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中国企业家的个性――樊纲

“只有惊涛骇浪才能锻炼水性”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失败?

记得过去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是讲医学科学家乔纳斯.索尔克博士的,他经过201次实验发现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结束了这一病症对人类的肆意蹂躏。有一次人们问他:"你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彻底结束了脊髓灰质炎对人类的肆虐,取得这样的成就后,你是怎么看待先前的200次失败呢?"索尔克博士这样...

波音中国公司总裁王建民:“运气”成就事业

  主持人:本报记者 贾俊   9月17日,第10届国际航展在北京举行。已连续九届参加北京国际航展的波音公司成为此次参展商中的一个大户。他们此次展出了200多架中型飞机波音7E7,并计划于2008奥运年交付使用。波音公司如此大的动作,无疑让去年11月才上任的波音中国公司总裁王建民再次成为媒...

白手起家创业需要些什么?

    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很早就应该考虑的一项人生目标。   所谓白手起家,是创业者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源,自发性地利用市场机遇,所面对的一场硬碰硬的战争   与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走过了西方50年甚至100年所经历的工业化进程,也...

先适应环境再选择利用环境

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迅速改变自己的观念,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有一副聪慧的头脑和灵动的眼睛,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社会环境的变化,虽然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影响,但是,任何一个环境,都有可供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好好利用这些机遇,不断随环境之变调整自己的观念,就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舞台上开出一片天地...

袁隆平:“非典型”科学家的范例

  现年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近日卸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由现任党委书记罗闰良兼任中心主任一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方面表示,袁隆平辞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是响应国家学科带头人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政策。 卸任行政职务,并未影响到袁隆平继续...

“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

    两根直径仅有3.2mm的不锈钢丝,瞬间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无须打磨,焊接处与钢丝直径完全一致,根本看不出是焊上的。 这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线技术工人李万君进行焊接操作时的一个画面。多年来,李万君在轨道客车焊接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