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所作为 > 发展方式 > 正文内容

大国工匠李万君:中国高铁背后的焊接大师

2020年06月10日
 

电焊枪发出的刺眼蓝光晕染着飘散的烟尘,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的李万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从拿起焊枪到现在,始终不懈地兢兢业业、孜孜以求。

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电焊车间水箱工段。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的焊帽,李万君和工友们在烟熏火燎中淬炼意志。一年后,当初和他一起入厂的28个伙伴,25个离了职。李万君留了下来。师傅们都说这孩子黏人,问题问得太细。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总会多焊20个;厂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

入厂第二年,李万君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1997年,他首次代表长客公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松收入囊中。此后,经常与不同单位焊接高手切磋的李万君技艺越来越高,并顺利考取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成为全能型焊工。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万君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孝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绝无差错。

2007年,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长客公司试制生产。列车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是承载整车约50吨重量的关键受力点,按常规焊法焊接段数多,接头易出现不熔合的缺陷,质量无法保证,一时间成为阻碍生产的拦路虎。

“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李万君提出这个想法,来自阿尔斯通公司的法国专家认为不可能。

经过1个月的反复钻研摸索,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操作,让倨傲的法国专家也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我们生产的列车时速80公里,只要焊结实就行,外面的焊碴都不用清理。”李万君说,现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掉一个焊碴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有焊件必须表里如一、没有瑕疵,每一个焊件都得是艺术品。

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完成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级跳”。高速度需要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撑,李万君主动请缨,传技能,教绝活。

2008年,长客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但与之相匹配的大量高技能工人却一时难求。德国人提供的转向架焊接试验片,只有李万君一人能焊出来。为了新项目,公司成立了新产品车间,抽调高素质人员,还从技校招来了400多名学生让李万君培训,要求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德国的工艺标准是全新的,李万君从头学起,常常彻夜不眠,思考如何将复杂的工艺操作过程分解成具体的步骤教给学员。那时候李万君上厕所都一路小跑,生了病就用药顶着,体重掉了20多斤。最终,400多名学员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德国西门子的焊接权威布鲁诺竖起了大拇指说:“李,你创造了奇迹1

现在,这些经过李万君培训的员工已成为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生产主力,也使长客公司焊接技术整体水平和欧洲西门子实现同步。

2011年以来,李万君带头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1项,革新7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项,获奖104项。在打造中国高铁金名片的路上,大国工匠李万君们坚定前行。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大国工匠李万君:中国高铁背后的焊接大师” 的相关文章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传奇性的致富生涯,以及他在香港政商界所具有的影响力,使李嘉诚博得另一美名――“李超人”。    房价暴跌趁机吸纳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李嘉诚随着父亲从老家广东潮安逃到香港,当时李嘉诚年仅12岁,读了两年书之后,因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隔年他的父亲重病去世,身...

波音中国公司总裁王建民:“运气”成就事业

  主持人:本报记者 贾俊   9月17日,第10届国际航展在北京举行。已连续九届参加北京国际航展的波音公司成为此次参展商中的一个大户。他们此次展出了200多架中型飞机波音7E7,并计划于2008奥运年交付使用。波音公司如此大的动作,无疑让去年11月才上任的波音中国公司总裁王建民再次成为媒...

先适应环境再选择利用环境

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迅速改变自己的观念,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有一副聪慧的头脑和灵动的眼睛,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社会环境的变化,虽然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影响,但是,任何一个环境,都有可供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好好利用这些机遇,不断随环境之变调整自己的观念,就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舞台上开出一片天地...

当代青年成功的要素

每人都曾有过梦 成功是每个青年的梦想;是青年发奋的动力;是牺牲眼前娱乐寒窗苦读的目标;是曾经年轻的人为之自豪的业绩。 但如果要问究竟什么是成功?十人竟有九个回答。如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多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和在世界范围里推进共产主义事业为成功;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我国...

恒久专注者易成

  林书豪是个80后大学生,几场比赛下来,以他超人的技艺,掀起一股林书豪旋风,成为传奇球员,甚至引领潮流。《纽约时报》记者说:“现在所有美国亚裔小子都想成为林书豪,所有美国亚裔女孩都想嫁给他。”在林书豪的成绩背后,是他的专注和长时期的训练。林书豪成功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篮球场,成为一段放之...

范雎的遇与不遇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说生活中不缺少人才,但缺少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伯乐”。     战国时代,策士游说之风很盛,其中有一些人则由于“伯乐不常有”所致,他们大多属于“马投伯乐”那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