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人生理念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郭晋龙: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事业

2020年07月01日43
    “有问题找郭师傅。”这是呼和浩特铁路局里流传开的一句话。在呼和浩特铁路局里,说起郭晋龙,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大家看来,所有故障只要有郭师傅在,一准都能解决。那么郭晋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说到郭晋龙,不得不提到他的发明――钢轨焊接双频正火设...

冯纪忠教授访谈

2020年06月28日66
  建筑师最珍贵的品质应该是说真话。 ――冯纪忠     南方都市报:今年您已经是94岁高龄,非常感谢您能够出席今天的颁奖礼。您从事建筑专业工作,已经70多年了,最初您是怎么想到要去学建筑学的呢? 冯纪忠:以前,我们国家太落...

院士王梦恕成长历程

2020年06月11日58
    1957年,王梦恕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当时桥梁专业很有名气,相比之下,隧道专业受到极大冷落。选择这一行就意味着要常年在深山野外奔波,干得再好只能在山的两头看到两个涧门,既没有形象美也缺少知名度。他反复思考,感到隧道和地下铁道工程在我国是...

王梦恕:不改初衷 志在穿越

2020年06月11日53
    他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却依然活跃在我国各项隧道建设的现场;他来自黄河之畔的河南,却被命运之轮推动着在全国各地的隧道工程现场奔波;他是一名在铁路系统工作奋斗数十年的专家,却经常因为一些非铁路领域的发言而引发争议。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他却不改初衷。 他始...

杨树森:为大桥付出,值!

2020年06月11日52
    港珠澳大桥E15沉管安放曾因泥沙回淤和突淤这一世界难题两度折戟,就在工程人员带着E15沉管三征伶仃洋的同时,率队攻克这一难题的天津籍泥沙专家杨树森,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被迫远离他牵挂的世纪工程,入院等待死神的宣判。难题解决了,功臣倒下了,当所有工程人员都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坎坷人生

2020年06月05日55
    袁隆平由于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被国际同行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因此获得了国内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去年一家知识产权机构评估袁隆平的无形资产总值高达一千多亿元人民币。然而在荣...

吴良镛:不负凌云万丈才

2020年05月15日56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吴良镛就是怀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倾力投入。 前不久,90岁的吴良镛教授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国家最高科技奖。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稍微停歇一下,放一...

何镜堂:视建筑创作为历史的责任

2020年05月15日65
  年逾七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有多忙?   由于设计的作品遍布全国,又常被邀请到各地讲学交流,近几年他每年都乘飞机100次以上;他担任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院长,除出差外,每天都会来到学院,常与同事、学生开会讨论到深夜…… 虽然繁忙...

林鸣:指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段的安装,是我人生的巅峰

2020年05月12日61
  大约两年前,我曾在伶仃洋上,指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段的安装。那是和大自然的一场“竞赛”。那一天是我的人生巅峰:精神极度专注,从凌晨3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个人的生命仿佛完全融入了大海里。当时的状态是紧张、兴奋还有全力以赴。 我们需要安装的那一...

林鸣: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2020年05月12日61
  作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的“当家人”和“领军者”,林鸣率领数千建设大军,在珠江口开始了登攀世界工程技术高峰的创新之路。 “要用中国人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去攻克世界级难题。在‘唯一’中创造‘第一’。”     “大桥漂亮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