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中华英雄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学铁路、修铁路、管铁路,他的梦想是让中国铁路领先世界

2021年04月22日44
  高原反应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依旧清晰地记得2000年59岁初上青藏高原时的情景――在海拔4500米的沱沱河兵站一下车,发现“一脚踩不到地”,飘飘忽忽的一阵难受。工作人员准备了氧气罐,请他上二楼休息。“我是真想去...

刘建章故居

2021年04月18日40
    刘建章(1910-2008)河北景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革命工作,同年成为中共党员。历任珲春县县委书记,景县县委书记,北平市委市民工作委员会书记,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九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南特派员,冀南武邑县县长...

“老树”傅志寰:终身无悔报国家,倾情毕力吐芳华

2021年04月18日43
  人物简介:傅志寰,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交通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导语:他仿佛一棵苍遒的老树,根植于中华大地。   出生在旧社...

家国情怀铸就“南方之强”

2021年04月13日37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 这段厦门大学的歌词,百年来弦歌不辍。抗日战争时期,厦大曾经内迁到福建长汀办学,长汀社会各界人士专门刻了一块匾额“南方之强”送给厦大。 海边风景水天一色,今天的厦门大学美轮...

李光前:一名营养不良的华人首富

2021年04月12日37
    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种愁肠。李光前忙忙碌碌,富甲一方,只为世人解万种愁肠。他倾其全部身家,捐助公益,惠泽至今;献血18次,直至70岁方休……   宁可身受冻不要“改姓毯”   1893...

救国何以必须读经?――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理据

2021年04月11日39
  摘要:在晚清以来蔑经废经的大潮流中,少数学者对经学的价值提出了各种辩护。其中,唐文治的「读经救国」论便是当时颇具代表性的一种。然而,唐文治有关读经问题的论述长期湮没无闻。本文旨在阐发唐文治的读经主张,并就其「读经救国」论的理据进行检讨。关键词:唐文治、救国、读经、「读经救国」论、理...

悄然殒落的传奇将星李运昌

2021年04月05日41
    李运昌是个传奇人物。  1927年,19岁的李运昌领导了上万人参加的普宁农民暴动;1937年,29岁的李运昌成为中共河北省委书记;1938,李运昌领导发动冀东20多万人抗日武装暴动;1939年,李运昌领导创建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时期19个根据地之一,并在抗战胜利后,...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用纸笔描绘出核弹的模样

2021年04月04日32
    周光召,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和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卓著成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研究设计作出突出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董保存:我们今天讲“两弹一...

周光召经典语录

2021年04月04日38
    1. 当人类战胜自身的弱点,在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同时,始终和大自然及其同类和谐共处,协同进化。人类就会进入到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就会有光辉灿烂的前景。   2. 中国科学的繁荣,必须让科技界形成复杂的适应系统,在急剧的变动环境下,通...

赵仁恺:核缘未了情

2021年04月03日34
    一个“核”字,令人产生无尽的畏惧,而将它与“潜艇”二字联系在一起,却能凭添几多神秘而又神奇的色彩。听中国核工业的先驱者赵仁恺院士说“核潜艇”,不时地为他的陶醉而心动,为他的执著而动情。   结缘核潜艇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