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生论的人生观与社会观
2020年10月28日49
开端的话 各位同志: 今天到地政学院来,想把我平日所感觉到的我们国家和社会危险情形,和大家谈谈,现在我每天会客平均总在十五人以上,其中有许多人是找工作的,我每每问他“你所学的是什么?”在他们回答以后我又问:“你学这门东西...
王梦恕:不改初衷 志在穿越
2020年06月11日52
他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却依然活跃在我国各项隧道建设的现场;他来自黄河之畔的河南,却被命运之轮推动着在全国各地的隧道工程现场奔波;他是一名在铁路系统工作奋斗数十年的专家,却经常因为一些非铁路领域的发言而引发争议。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他却不改初衷。 他始...
杨树森:为大桥付出,值!
2020年06月11日51
港珠澳大桥E15沉管安放曾因泥沙回淤和突淤这一世界难题两度折戟,就在工程人员带着E15沉管三征伶仃洋的同时,率队攻克这一难题的天津籍泥沙专家杨树森,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被迫远离他牵挂的世纪工程,入院等待死神的宣判。难题解决了,功臣倒下了,当所有工程人员都为...
全国“最美奋斗者”何镜堂:“与祖国同行,和时代共进”
2020年04月29日56
全国“最美奋斗者”正接受群众投票,我省有24名候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入围其中。 现年81岁的何镜堂,曾先后主持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青岛上合峰会主会场)等重大...
裘法祖的做人做事做学问
2020年03月16日56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做人嘛,我有四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 ――裘法祖 2007年5月26日,92岁的裘法祖教授回到同济大学参加校友大讲坛,祝贺母校...
秦朔谈钟南山:有一种人生叫我要按照事实来说话
2020年02月26日53
又看到钟院士了。 1月20日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接受了央视“新闻1+1”采访,回应民众关切。 钟院士的几个观点非常直接和清晰: 1...
论心灵的宁静
2020年01月10日44
有许多人――我指的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仅仅生活于过去;而另一些人则又沉湎于未来,总是忧心忡忡,愁思满腹。很少有人能够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平衡。 那些寄希望于未来,为之奋斗并仅仅生活于未来的人,对那种即将来临的事物总是翘首以待、急不可耐,仿佛这是某种一...
郭万林院士:我的人生与时代环环相扣
2020年01月03日52
岁末又至。为梦想奔跑的人们,年复一年,步履不停,留下了无数细小的轨迹,交织、汇聚成时代前进的足音。 有人勇立潮头,有人紧跟时代,有人逆境奋起,有人赤诚闯荡……生活有多少可能性,他们就有多少种追梦的姿态。不同的姿态,折射的是同样向上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
人生因积累而精彩
2019年09月30日55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知识的丰富、素质的增强,都是在积累中完成的。孔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透过孔子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不难看到,正是积累使孔子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的人生历程。我想,作为凡夫...
简短精辟的人生哲理句子
2019年06月10日52
一、不要向任何人诉苦,因为20%的人不关心,剩下的80%听了会很高兴。摆正心态,温柔自相随,人生就是哭给自己听,笑给别人看! 二、看人,不要用眼睛去看,容易看走眼,更不要用耳朵去听,因为可能是谎言。只要用时间,用心去感受,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三、懂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