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所作为 > 发展案例 > 正文内容

“知识英雄”韩雅玲

2004年03月06日
 

    今年7月,来自国内外130余名心血管内外科知名专家聚首盛京沈阳,参加由沈阳军区总医院主办的“第二届沈阳国际冠心病介入治疗学术交流会”。在这里,专家们深深地为一位专家所创造的奇迹而惊叹、折服。她从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战士成长为享誉军内外的医学博士,冠心病治疗专家。她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将一个普通科室带入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行列,带出一个“知识军团”。她,就是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经答辩委员会讨论,一致建议授予韩雅玲博士学位”。1994年5月23日,在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答辩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答辩委员会主席陈灏珠教授和缓而庄重的声音猛烈地撞击着她的胸膛。据教育部门统计,截止当年,全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只有300名。1972年,刚刚由部队保送到校2个月的韩雅玲被叫到了一位部队领导面前。“摸底考试,你的数理化三科总成绩11.5分,学校只好做退学处理。”19岁的韩雅玲,木然地走出校门。她说:那时我感到人生最大的命运危机是知识的贫乏。从此,韩雅玲踏上了一条感天动地的求知之路。

   1974年,当了两年护士的韩雅玲,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被树为军工后勤部学雷锋先进个人。所在部队党委准备破格任命她为分部护训队副教导员,这意味着她将连升三级。可是,韩雅玲却坚辞不受,她说:我知识底子太薄,很难胜任,请给我一次上学的机会吧!1975年10月,韩雅玲终于如愿以偿地迈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校门。寒窗三载,她分秒必争。她舍不得吃饭排队浪费时间,每次都推迟半个多小时就餐。时间省下了,但往往菜也卖光了。她就常常一口馒头,一口咸菜,眼睛不离书本。毕业考试时,她却拿到了全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她又先后考入沈阳军区军医提高班,考取第三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走进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课堂。

  刚上军医提高班时,面对用英语授课的老师,她觉得像听“天书”,老师偏偏提问了她,问她听懂了什么?她如实地回答:只听懂一个“OK”。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摇头苦笑。然而,还是这个学生,在两年后的一堂英语课上,老师讲授的是二战时期那篇著名的对德宣战演说词,文章汇集了大量生冷词汇。老师连续提了8个问题,韩雅玲对答如流。同学们惊奇了,老师激动了。但又有谁能知晓,她是如何跋涉前行。这是一个只有10平方米,靠火墙取暖的小屋,寒假时她回到这个属于她的家。爱人要出差,她买来了够吃一周左右的馒头、咸菜,送爱人出门时,她叮嘱爱人把房门从外面锁上。寒冬腊月,室温降至零下。她顾不上做饭,烧火墙,头戴棉军帽,身穿棉大衣,脚穿大头鞋,成百上千遍地听着英语磁带,成百上千遍地背诵着一段段英文。饿了,啃几口馒头,榨菜;渴了,从锅里舀一瓢凉开水;困了,合衣打一个盹。时间凝滞了,黑白颠倒了,一道道堡垒在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战面前渐渐土崩瓦解。那天,急匆匆打开屋门的爱人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气逼人的空间回荡着广播英语,韩雅玲“全副武装“地倚在床头上睡着了。那年,考研复习冲刺,她2个月内读的书摞起来1米多高。

  每每午夜时分她才从实验室归来,还要翻越2米多高的大铁门返回宿舍。命运,在知识凝聚中改变。硕士毕业时,答辩委员会的意见是:毕业论文优异,建议直接授予她博士学位,她的研究课题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攻读博士时,她脱颖而出,获得“上海施思明医学奖学金”。1994年4月,还差4个月博士毕业,她被破格任命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1996年4月的一天凌晨,韩雅玲拖着疲惫的身躯爬上六楼的家,爱人早已睡熟,她拧开水管准备洗漱。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震得她痛苦地弯下腰。紧接着,一股腥咸的感觉冲破喉咙,她下意识地用刷牙的玻璃杯接住。血!鲜红鲜红的,足有半杯。它从哪里来?是肺?是消化道?还是气管?第二天,她做了CT等项检查,证明血来自气管,由积劳过度所致。她没有休息,只用了些云南白药。

  被称为“第一杀手”的冠心病是一种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1977年,美国医生格瑞兹在瑞士首创“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简称PTCA的介入治疗方法。至1994年我国只有几家大医院研究。对此,刚刚走马上任的韩雅玲心急如焚,一种奋力赶超世界高科技新技术的豪情油然而生。

  当时,韩雅玲身患子宫肌瘤,应及早治疗,但她说:我怎么能在冲锋之际躺上病床?就这样,,她抱病上阵,高频率地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示范手术,学术研讨。她一趟趟远赴外地拜师求教,一年多就熟练掌握了高难度的PTCA技术,一个又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转危为安。然而,谁能相信,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韩雅玲宫血未停!直到1995年9月,在院领导、家人、同事的强烈要求下,她才同意施行子宫切除术。此时,瘤体已从原来2×2厘米锐增至5×6厘米,身体极度虚弱,血色素只有9克。手术的前一天,她冒着可能导致术后刀口不愈合的危险,在X线下为4名患者施行了PTCA。医生要求她术后必须卧床休息3个月,可是,术后第17天,当她得知一名患者难以确诊,从床上爬起来,弯着腰,捂着刀口,一步一挪地用40分钟的时间走完了从家里到医院原本只需10分钟的路程,顺利地为患者确了诊。术后第25天,韩雅玲毅然返回岗位。那天,为给一位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做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她穿戴着30多斤重的铅衣、铅帽,连续站了4个多小时,患者安然脱险,她却虚脱在手术台前。同志们感慨地说:“韩雅玲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延续病人的生命。”

  至今年7月,该心内科开展PTCA手术900多例,其中慢性完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手术成功率达89%,而同时国内外报道手术成功率只有50%-80%;并创造了急诊PTCA在全国成功率最高,手术开通率100%及患者年龄最大(高达86岁)两项全国第一。韩雅玲本人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7项,编写出版专著7部,发表重要论著40多篇,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被第四军医大学确定为硕士导师。谁能说这不是人间奇迹。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知识英雄”韩雅玲” 的相关文章

伽利略打动父亲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少时立志钻研哲学,可是他的父亲不同意。   一次,伽利略对父亲说:"爸爸,我想问你一件事情,是什么促成了你和母亲的婚事?"   "我看上了她。"   "那你没娶过别的女人?"   "没有的事,孩子!上帝作证,家里的人要我讨一位富有的太太...

叶滨:清华大学创业大赛冠军的创业艰辛

    解说词: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创业比赛”,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叶滨以一份“网上清谈商业计划”获得了小组冠军以及大赛的优秀奖。对自己有着足够信心的叶滨对于获奖并不感到奇怪,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份计划得到了当时国内几家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他们认为如果这份计划仅...

从流浪汉到亿万富翁

提起世界打火机行业,不能不看占据全球八成左右市场的温州。而温州打火机行业,少不了提到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   在采访周大虎之前,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记者:如果单从业绩来讲,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并不是很突出:温州现有600~700家打火机厂,年出口5亿只打火机,...

张忠谋谈创新

  最近张忠谋代表台湾出席APEC会议,又替台湾在国际场合曝光;这一连串的行程也让他自己再度成为媒体前的焦点。自从2005年宣布卸下台积电的执行长重担之后,对于科技界的人来说,张忠谋的知名度和白手起家的成果自然不必多提。 不过,对于众多想要当面亲睹大师风采的人来说,张忠...

林元培:要造就造最好的桥

    “我是林元培,桥梁工程师,也是一名老党员。我这一生都在和桥打交道,主持设计的大桥包括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和东海大桥,还设计过上百座中小桥。”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总院资深总工程师林元培说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   能实现梦...

马清运:天生就是建筑师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建筑师,却还没有对收敷支出给予把握的时候,那么你还没有达到建筑师的境界。建筑师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角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很强的经济意识,如果你没有经济意识,你就不能成为建筑师,只能当个建筑学生而已。”   我是马清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