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所作为 > 发展案例 > 正文内容

巴菲特在熊市中会怎么做

2008年06月28日
    主持人:李 南 嘉宾:邓智敏 刘建卫
  主持人:今天(6月25日)的嘉宾一位是对巴菲特特别有研究的、来自汇添富基金的刘建卫,另外一位是东北证券的邓智敏。如今,股价已经被拦腰斩了半截,巴菲特在这样的熊市里面会干些什么呢?我们先说说在熊市里普通投资者在干吗。
  股市大跌巴菲特大喜
  邓智敏:一般是在打牌和埋怨,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埋怨政策上面。
  主持人:在炒股这方面反而很闲。
  邓智敏:从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交易量在缩小。
  主持人:那么巴菲特在熊市会干什么?
  邓智敏:我们很多股民朋友是牛市很忙,忙着买进卖出。等到熊市大跌的时候,套牢了,就很闲。
  刘建卫:而巴菲特正好相反,他在牛市时候,觉得股票已经明显高估,就把大部分股票抛出了。然后就开始很闲地打打高尔夫,看看棒球,出去溜达溜达。为什么很闲?他找不到便宜的、被低估的股票。但是,到熊市他反而会特别忙。在熊市,股市特别低迷,大家都不谈股票、不说股票的时候,巴菲特反而这个时候对股市兴奋得一塌糊涂。经常是一上班赶紧给他的经纪人打电话,给他朋友打电话,打完电话之后就开始继续研究,看看到底现在有哪些公司特别便宜,然后再给经纪人打电话,买股票。
  主持人:他不看电脑不知道股价,怎么知道买点?
  刘建卫:他每天关注《华尔街日报》上面的收盘价,了解最近一段大概到什么位置,在想买的时候打电话问问经纪人现在价位多少,告诉经济人在什么区间之内买入。他的经纪人说,巴菲特有时一天会打五六个电话让他不停地买入,股市越跌巴菲特让他买入得越多、越频繁。我们是大跌大悲,巴菲特是大跌大喜。
  主持人:巴菲特就没在熊市里难受过?
  刘建卫:就像超市打折、过节搞优惠活动的时候人山人海,巴菲特买股票就像我们去超市购物一样,这个东西打折了,价廉物美他就冲进去大买一番。
  主持人:我现在就关心巴菲特在熊市怎么做,因为我们现在就是熊市。
  邓智敏:在一个熊市过程中间,拿着大把现金的心态和拿着大把股票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如果巴菲特在现在这个点位已经满仓了,我相信他比任何人还要焦虑。
  刘建卫:巴菲特关键是在股市远远没有达到顶点时就退出来,到熊市大跌时他早就准备好足够的现金了。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做自己的私募基金,做了10年,到1966年赚了11.5倍,大盘这10年才涨了一倍多。到了10年之后,从1967、1968、1969这3年,美国的一波大牛市,美国股市首次突破1000点,大牛市大家都狂喜的时候,巴菲特反而非常忧伤。
  远离市场“噪音”独立思考
  主持人:巴菲特在投资生涯当中经历过4次大跌,这4次大跌时巴菲特是什么样的状态,他都是空仓吗?
  刘建卫:巴菲特除了1969年那次基本是空仓外,后面都不是空仓。但是相对而言巴菲特手上的现金非常多,巴菲特为了等待一个熊市来临,会把现金放上几年。只有极少数股票巴菲特是死了也不卖,就像1987年大跌之前,他把所有股票都清仓了,就留下3只股票。
  主持人:哪3只?
  刘建卫:华盛顿邮报、黑客保险、大都会ABC。
  主持人:跟我们体会的不太一样。
  邓智敏:所以,我们认为散户现在投资的误区是,一说巴菲特就叫做长期持有,长期持有就是我不管拿什么股票,只要拿到一定年限我就有出头之日。其实没有这种理念。
  主持人:巴菲特为什么能坚守这几只呢?
  刘建卫:他是大股东,知道那些公司的情况,所以他根本就不慌。
  邓智敏:有很多时候巴菲特不是在做股票而是在做公司。他之所以变成很多公司的长期持有者,就是因为他拿的股份足以变成一个长期股东。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间,他也参与经营过程,给予一些经营的建议,这是散户做不到的。
  主持人:我觉得还有一点,他住得离华尔街比较远。
  刘建卫:巴菲特坚决不住纽约,离华尔街近一点,相反他回他的老家,美国中部的内罗拉加斯洲,相当于我们的河南一个小城市,这个城市只有40万人。
  主持人:为的就是离那个市场远一点,可以保持独立和清醒的头脑?
  刘建卫:巴菲特说,天天在这个嘈杂的市场里,想要依靠你巨大的定力免受市场诱惑是很困难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市”隔绝,不是与世界隔绝。
  邓智敏:这是噪音理论。噪音太强了反倒会影响自己的思想,没有噪音了可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
  我们要思考而不是参考
  主持人:我还觉得这种投资大师大多是有信仰的,比如巴菲特经常看罗素。
  刘建卫:他很喜欢罗素,非常推崇罗素的一句名言:重要的是思考。而我们在股市的大部分人根本不思考,他们只想参考,别人什么意见、大盘怎么样了,他们只想参考别人怎么做,然后去模仿跟随。
  主持人:我们要思考而不是参考。
  邓智敏:但是我认为大部分散户能做到参考已经非常好了,很多散户如果按照巴菲特的理念去思考这个市场,他可能会死得更惨。巴菲特是越跌越买,他的理念是建立在暴跌之后价值会逐渐体现出来的基础上的。
  刘建卫:巴菲特最推崇的是他老师。他的老师格勒姆告诉巴菲特,你在华尔街要想成功一定要做到两点,要正确思考,但是只做到正确思考还不够,还得独立思考。
  刘建卫:我们常说一个人一辈子碰到一次大牛市就很幸运,但是巴菲特一辈子碰见了4次大牛市,4次大牛市之后跟着4次大熊市。我们常说牛市要反贪、及早抛出,熊市要反恐、要敢去抄底,二者是紧密相关的。关键是我们很多人要么做到反贪没有做到反恐,要么做到反恐没有做到反贪,而巴菲特这4次大牛市都做到了这两点。
  没有大失误才有稳定性
  主持人:我们想知道大师有没有买错过股票?
  刘建卫:你知道乔丹,为什么说他是篮球之神,因为他的关键投篮几乎没有大的失误,泰戈伍兹打高尔夫,他在关键的大赛上也没有大的失误。巴菲特为什么是股神,他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没有重大的失误,小的错误人人都有,但是没有大失误才能有稳定性。
  邓智敏:在很多时候绝不手软,看到不对的情况及时出来,这在散户中是非常难做到的。
  刘建卫:还有,巴菲特不会玩不懂的游戏。1999年是网络科技股的大牛市,这一年大盘涨了22%,而巴菲特只赚了0.5%,为什么?巴菲特就是坚决不买网络科技股。
  主持人:他没割过肉吗?
  邓智敏:肯定割过。
  主持人:割得快。
  邓智敏:他割得快,第二他认为不对的东西,他会承认错误,而且他不会再去碰它。
  主持人:巴菲特选股的标准是什么?
  刘建卫:他选股标准主要有三条:公司长期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业务一流;公司管理非常优秀,管理一流;公司业绩非常突出,业绩一流。业务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一流,具备这三个一流,巴菲特才会选择。而且,巴菲特一定等到这种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的时候才买。
  邓智敏:这点散户非常难做到。没有一个好的团队,想把中国这些公司的报表能够看懂、读透,甚至能够找到相应低估的公司是不可能的。至少我知道巴菲特不敢到中国内地买A股,为什么?他看不懂中国的报表。
  刘建卫:其实现在的巴菲特,一开始也是个普通人,赚的钱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巴菲特2008年跟1973年刚刚宣布他的投资策略时候说的话、选的股票,标准完全一样,做法完全一样,这么多年没有变过。
  主持人:巴菲特割肉怎么割的?
  刘建卫:在我看来,巴菲特买入的股票很少割肉,基本上没有。巴菲特做事跟我们普通散户选股有很大的不同,他极少极少去选股。他做了52年投资,主要选22只股票,他的重仓股一共有7只,差不多7年才能选出一只重仓股票。
  主持人:效率真低。
  刘建卫:是,效率很低。但是他一旦选中就会投很多钱,在这只股票上赚很多钱,而且他的重仓股票投资无一失误,每次都非常成功。为什么呢?巴菲特说投资关键是避免重大的错误。
  邓智敏:现在A股这种操作思路没法做。
  主持人:巴菲特有什么可学的东西吗?
  邓智敏:我觉得有一点可以学,你看他做什么就行了,你不需要用他的思维理解这个市场。
  主持人:跟着他买。
  邓智敏:跟着他买就行了。
  刘建卫:巴菲特说选股如选妻。我们在选老婆的时候,你会看全世界的婚姻都是否幸福吗?你只要选到适合自己的老婆就行。巴菲特说,我不管大盘怎么样,我也不管宏观怎么样,我找到我想要的股票就可以了。我们就拿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茅台,上一波大熊市的时候,2000年6月到2005年6月大盘从2200点跌破1000点,跌了55%,但是茅台照样涨了6倍。
  邓智敏:那是1/1700,概率太小了。
  刘建卫:你说的太对了,在美国有上万只股票,巴菲特只选了二十多只股票。
  主持人:也是很低的。我们现在要学巴菲特什么?
  刘建卫:大跌应该大喜,这是巴菲特说的一句话,大跌之日正是他的大喜之日。大跌让他想买的那些好公司、好股票反而变得很便宜了,他可以用很低的价钱买到好东西。
  邓智敏:保护自己。怎么讲?熊市中刀子要快,不要等到你割不动的时候再去割,割完之后你要学会把自己保护起来,不要经常地参与市场,更多的是要休息。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巴菲特在熊市中会怎么做” 的相关文章

“知识英雄”韩雅玲

      今年7月,来自国内外130余名心血管内外科知名专家聚首盛京沈阳,参加由沈阳军区总医院主办的“第二届沈阳国际冠心病介入治疗学术交流会”。在这里,专家们深深地为一位专家所创造的奇迹而惊叹、折服。她从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战士成长为享誉军内外的医学博士...

陈宇华:做自己喜欢的事

       【简历】 陈宇华,1972生,原籍中国湖南。1978-1984年,就读长沙48所子弟小学。1984-1990年,随父母由湖南到福建厦门,就读于厦门一中。1990年,以厦门文科第一名的成绩由厦门一中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90-19...

坚持自己的目标

      有这样的一个男孩,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   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那晚他写了7张纸,描...

一位中国留学生在东京的创业史

      EPS在日本的上市创造了两项第一:日本第一家由中国留学生创立的上市公司;第二项第一是开创了一个行业:临床试验外包服务行业。   EPS会社坐落在一条很有东京味道,却不太起眼的小巷里。当社长严浩带着严肃的表情走进会议室时,与那些西装笔挺的日本...

成功,源于自我驱动

她相貌平平,穿着是一身老旧的中式服装,脚踏黑色布鞋,有媒体评论她朴素得好像有些不属于这个时代,土气得就像一个刚从农村出来的大嫂。看外表,你很难想象她竟然是一个身家数十亿的富豪。    1953年,她出生在甘肃临洮,197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由于所学专业正好是中科院所需要的,就直接被分配到兰州...

陈能宽:不远万里听“反调”

    1987年4月,64岁的陈能宽迎来科学生涯中的第二次转折,出任原国家863计划激光领域(863―410主题)的首任首席科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先生曾说过,在863计划的15个主题中,410主题讲起来最费口舌,也最难把握。 强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