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所作为 > 发展案例 > 正文内容

“运-10”副总设计师程不时重回母校雅礼 讲述国产大飞机的故事

2021年06月01日
   

[摘要]昨日,雅礼中学迎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校友。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架大型民用飞机“运-10”副总设计师、C919研制专家组成员程不时。

 

 

雅礼中学迎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校友。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架大型民用飞机“运-10”副总设计师、C919研制专家组成员程不时。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10”飞机立项,到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47个春秋。作为“运-10”飞机的副总设计师,程不时亲历了这一梦想实现的曲折历程。回到母校的程老侃侃而谈,与雅礼学子们一起分享了他所参与和见证的大国飞机梦。

 

13岁时立志要为中国设计飞机

 

1930年,程不时出生在湖南醴陵。少年时代,程不时在父亲工作的变动和抗日战争的逃难中度过了小学、中学时代。如今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依旧清晰记得日本对中国的轰炸。

“我们搬到桃源时,河的对面是一家迁到内地的炮厂。不知日本人如何知道了炮厂的位置,派飞机来炸。我们隐藏在田间小沟里,上面盖上少许树枝,成为一个透着光点的甬道。透过树叶的缝隙可以看到日本飞机一次又一次低飞掠过田野,低得可以看清飞行员的飞行帽。只见飞机傲慢地盘旋,然后传来一阵阵炸弹爆炸声。这些漆着‘红膏药’的飞机,在我的心目中是多么狰狞可恨!”程不时说,对当时的他来说,飞机带给他的是一种很屈辱的感觉。随父亲去了桂林后,看到中国空军与美国飞虎队,跟日本飞机进行空战时,还在读初三、年仅13岁的程不时便下定了决心,长大了要为中国设计飞机。

17岁那年,程不时如愿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航空工程系,在校期间他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开国大典上,程不时与所在航空系的学生用纸造了一架灯笼飞机。“我们开玩笑说,这是新中国设计的第一架飞机。”程不时回忆,他们后来拿着这架飞机去参加庆典游行,经过北京的大街小巷的时候,两边观看的群众大喊:“希望你们将来为中国设计真飞机!”

1951年,程不时从清华大学毕业,从事了新中国第一批飞机工厂及航空发动机工厂的建厂设计工作。在新中国开创了飞机设计事业之后,他又成为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总体设计师,不仅如此,我国的“初教-6”和“强-5”、“运-10”等机种,也是在程不时担任总体设计师时完成研制与定型工作的。

 

在木箱上编程,在食堂里设计“运-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发展大飞机极为重视。1970年程不时被调任为“运-10”大飞机总体设计组副组长,研制地点在上海。程不时一家在一间11平方米的宿舍里落脚,放不下桌子,就找来个木箱。许多个深夜,他就伏在木箱上埋头编写“运-10”的计算机程序。

程不时回忆,当时他们办公场所安排在一个废弃的候机楼里,由于办公室不够,大伙讨论技术问题都是在食堂里讨论。临近吃饭,他们就马上将图纸收集起来,等别人吃完了,他们把图纸再摊开,甚至还把装大型设备的木箱当“办公室”。进入夏天,由于上海极其闷热,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他们怕汗水滴在图纸上,极度小心,把报纸裹在腿上、手臂上当“盔甲”抵挡,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程不时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在当时也是世界一流的。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程不时与同事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革新。经过十年的研制,1980年9月26日,“运-10”在上海大场机场开始了首次试飞。“上千人目睹了当时首飞的盛况,我直到今天也无法平静地叙述当时的感受。我只能说,能亲自将依靠本国力量创造出的有史以来我国最大的飞机送上天空,那真是一种难忘的体验。”回忆“运-10”的首飞,程不时百感交集。

数据记录显示,“运-10”起飞重量110吨,最大速度超过0.8马赫,实用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超过8000千米。在更高、更快、更远的飞行性能上,“运-10”实现了我国20世纪内研制过的民用飞机从未有过的超越。

试飞4年后,“运-10”由于缺乏后续资金终止研制。此后,关于中国要不要造大飞机的争论持续了好久。直到2007年3月,中国重启大飞机项目,并在第二年成立专门的商业飞机设计公司,程不时担任专家组成员,与大飞机之缘得以重续。

2017年5月5日下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成功首飞。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10”飞机立项,到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47个春秋,终于一朝梦圆。在欢呼庆祝的人群中,87岁的程不时特意来见证这一时刻。“这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是一个重大的台阶,在我们国家的航空发展史上,将是很浓重的一笔。”程不时感慨万千。

 

父母是他人生路上的“教练”

 

时局动荡带来的颠沛流离,让程不时断断续续读过五所小学。他说,自己幼年时的教育多是他从父母的家教中汲取的养料,父亲对自己成长意义重大。

“我的父亲是有过留德经历的机械工程师。他对我的教育从来不是灌输知识,主要教我方法,相当于我的教练的角色,操作上都要求我自己动手。父亲是学德语的,我是学英语的,他教我具体的学习外语的方法,结果我不论是在雅礼还是在其他学校,外语都是最好的,我这辈子的学习和工作得益于外文基础的扎实。”程不时笑着说,他的父亲深知绘画对于开发想象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小学时每逢假期,给他布置的每日作业是:五道算术题、写日记一篇、画图一张。

“幼儿画图喜欢临摹书上的插图,这一点却被我父亲严格禁止。他要求我画见到的任何实物,也可以画自己的想象,但决不允许照着别人的画来画。我长大后才领悟到,父亲这是掌握了绘画的真谛。临摹只能提高复制的技巧,只有素描才锻炼了观察和取舍的能力,而想象画则更培养了构思的创造力。”程不时回忆。

除了注重思维的开发,程不时的父亲还非常注重子女的户外活动。“假期中他每天亲自带领我和弟妹做早操,逃难期间也不中止。他要求我们在学校参加各种体育和其他群体活动。比如我和妹妹刚学会游泳,父亲就要求我们去参加游泳比赛,结果得了倒数第一名,我们觉得丢人现眼,而父亲却认为名次无所谓,参加比赛才是理所应当。他督促我们在和同学们互相激励中成长。”酷爱音乐的程不时建议学子们注重开发右脑,用艺术陶冶自己,不断开拓视野和新的思维方式,只有左右脑同时开发,做学问才会事半功倍。

 

 

人物名片

 

程不时

 

飞机设计师,1930年生于湖南醴陵,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原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其飞机设计生涯中,他负责过许多不同类型飞机的总体设计,包括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等。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运-10”副总设计师程不时重回母校雅礼 讲述国产大飞机的故事” 的相关文章

伽利略打动父亲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少时立志钻研哲学,可是他的父亲不同意。   一次,伽利略对父亲说:"爸爸,我想问你一件事情,是什么促成了你和母亲的婚事?"   "我看上了她。"   "那你没娶过别的女人?"   "没有的事,孩子!上帝作证,家里的人要我讨一位富有的太太...

创业:需要领袖精神

    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胜过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这个古老的谚语正好说明了企业中领袖精神的重要性。一个创业企业的成败虽然离不开团队力量,但更多则取决于领导者本人。领导者是企业的一面精神旗帜,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企业的荣辱兴衰。   企业界都有这样的共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真理!

    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2.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 3.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 4.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陈能宽:不远万里听“反调”

    1987年4月,64岁的陈能宽迎来科学生涯中的第二次转折,出任原国家863计划激光领域(863―410主题)的首任首席科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先生曾说过,在863计划的15个主题中,410主题讲起来最费口舌,也最难把握。 强激光...

高铁研磨师宁允展绝技在身确保高铁品质

    像我们这种干技术活的就得多练,基础功一定要扎实才行     出身工匠家庭的宁允展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小就立志学当一名技工。如今他是高铁首席研磨师,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