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内容

中国父母的三大误区

2004年01月18日

  误区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知道吗?
  普天下受苦人都是父母亲。新学期开始了,下岗的父母用捡破烂换来的钱,刚刚为独生子女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但是孩子不知道;如果孩子不责备父母的失败和吝啬,父母亲就满足了吧?难道父母不感觉已经够成功的了:不是说尽力就是成功吗?尽管父母自己感觉已经够慷慨的了:还有什么不可奉献的吗?下一次父母准备卖血。也许有的已经开卖了。但是孩子不知道。   孩子真的不知道这些,还是故意不愿意知道?大款或富豪的父母则是这样做的:他们感觉把大把大把的钞票送到贵族学校里的做法已经落伍了,就改兑换美元或欧元,然后送到洋大学或洋野鸡大学里去。所有富的穷的贵的贱的父母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倒不一定认为“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冠冕堂皇,不过以为学历高,文凭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不无聪明的认定,只要肯花钱就可以给孩子买来一片未来灿烂光明的世界。然而孩子知道吗?

  误区之二:孝顺儿孙谁见了?――爱的徒劳。
  破旧的土房是当今农村的一个景观。在沙尘暴或洪涝成灾的日子里,它绝对具有象征意义。谁在住风雨飘摇的茅屋?谁的眼泪在飞?那是坚守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徐茂”和老伴聊度风烛残年的地方。不远处的高堂大屋,那是儿子和新婚媳妇的爱巢。似乎今日的农村社会,老人住破房,儿女住新房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

  独生子女的母亲们更绝:农村的到乡镇,乡镇的到县里,县里的到市里,市里的到省里,省里的到京里,京里的到外国-------租房子,做饭洗衣加打工。就这么带有喜剧性的一支有痴心母亲组成的伴读大军,活跃在祖国的城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工薪阶层也许另当别论。然而在学费、房价都是天价的今天。就业也难。子女就旷日持久地坚持把所有可能的学历教育都进行到底――天哪,这需要多少钱?然而,一套商品房更是彻底的要了父母的命。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钱”,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富豪,或许权贵可能要好得多。然而富豪、权贵是谁?那是普通小民可以望尘的吗?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连阿 Q都懂得的经典教训,谁不懂?“痴心父母古来多”――问题是大把大把的钱花了,有的母亲甚至辞掉工作一心伴读,然而儿子娶了媳妇,读了博士,买了楼房,甚至留了洋,仍然不能质换回一个“孝”字,更不能获得一个“爱”字,这才是做父母必须面对的最残忍的不幸和悲凉。

  误区之三:谁不望子能成龙?――无由的企盼。
  望子成龙,那是老话。上世纪说的最多的话是“培养革命后代”和“接班人”。别说,后来改革开放,工薪阶层兴起接班顶替之风,还真有点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不知打什么时候开始,独生子女出现了!宝贝呀!流行“四二一”综合症。文/革中落户安徽的中国科技大学,象橘子一样,也“越淮北而变枳”,闹起安徽好引领改革风气的毛病,一天突然搞起什么“神童少年班”。哎呀,不得了了――神州大地比比皆是决心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天才”加“神童”的痴心父母。至迟从胎教开始吧,紧接着就是2岁学外语3岁学钢琴4岁学书法五岁获大奖-------到了上世纪末,21世纪初,连十岁的诗人、八岁作家的作品都畅销的洛阳纸贵了。汉汉这神童小子不仅自己差一点拿了诺贝尔文学奖,还一不小心把他老子都带出了名写书出版了。整的王朔都没脾气了。

  且慢!独生子女最不能承受之重就在于:父母做不到,或没有做到的,都做梦似地,一股脑儿的,要求孩子去代替自个儿实现――父母们干什么呢?十亿经商的,十亿打麻将赌博的,还有二亿待开张的和当候补的。还算好,就是个别“老一辈革命家”比较英明,他们根本不像“石光荣”,没有要求自己的子女(当然不是独生子女)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顶多也就是教他们倒倒手,发发财,当当官,出出国之类的。

  真是不服不行呀,难能可贵,这一点值得全国人民,尤其是远没有实现小康的农民兄弟好好借鉴学习。收入就那么可怜一点,别老是一门思心攀富贵,穷起哄,瞎投资。全国人民一条心地逼迫孩子上学读书读书上学,没完没了的拿血汗钱去赞助城市里外国的奸商,那样特没有劲!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以为自己是谁?想学“动物世界”呀,没门!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中国父母的三大误区” 的相关文章

多一点“学习型家庭”

    父母是儿女的"家庭教师",言传身教,影响巨大。这个道理很多为人父母者都明白,于是在子女面前,言谈举止一般都能比较注意,生怕一不小心"带坏"己的业余生活方式。君不见,多少上班下班忙碌的男士女士,一到下班后或是公休日,不是忙着奔舞厅卡拉 OK便是大砌长城,通宵达旦打牌,劲头十足跳舞,...

王峻涛:有孩子后想得更远

      王峻涛:1962年出生福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99年7月开始担任8848公司董事、总裁。2001年1月1日起兼任my8848公司董事长,2001年8月辞去该职务。2001年11月,与西单商场共建电子商务网站“i购物”...

请把欢乐带回家

     家,是人生最可靠的避风港,更是夫妻共度良辰美景的爱之巢。在这属于自己的屋檐下,可充分感受亲情的温暖、爱情的温馨、夫妻间的和睦及生活的幸福。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相当多的夫妻却不能和谐地相处,使一个本应美满的家常常陷于争吵或是死水一潭的尴尬境地。这其中,...

家长与孩子创造力培养的关系

      一、儿童创造力培养与家长的自身素养     过分激励儿童的家长在心理学方面,对儿童来说,如果紧张感解除,当然不会加紧采取行动.因此,家长屡次以感情的行动来威胁子女。     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是小学六年...

劝世文

  天下要数忠孝贤,人间能有几个贤。只要记得贤人语,胜过桃源洞里仙。劝人应该把气散,会打官司也要钱。在家只说江湖好,出外方知做客难。我在世间几十年,人死人生在眼前。或有或无心莫怨,家贫家富是自然。贤子贤女敬父母,好兄好弟久团圆。世人都望家富贵,养儿养女教育难。深山树木有长短,人间有富有...

家庭是中国人的教堂

  人生的旅途上,多美的风景都比不过回家的路。无论春运的人潮再怎么汹涌,无论回家的路有多少雨雪阻隔,心的方位永远指向家。家文化把中华大地变成巨大的磁场,磁吸着每个人的心思和情感。故乡和家庭有如此强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造就了亿万人流穿越大地的律动,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春节传统。   千百年来,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