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内容

书斋:文人学子的精神家园

2017年03月05日
   

上古时期,人们并没有书斋。他们读书的时候,择一处安静雅致、朴素清幽之所即可。春秋时代,书斋文化开始出现。湖北秭归县有一处名为响鼓泉的地方,左岸有一个两米多高的山洞,洞里没有任何尘世之声,幽静异常。就是这个山洞,曾诞生了《离骚》,还出现了《天问》。它就是屈原的读书洞。四川,有司马相如的“长卿石室”;山东,还有曹植的读书台。到了西汉,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书斋终于出现,这就是杨雄的“玄斋”。

唐代的科举,极大地鼓舞了读书人走向仕途的热情。而书斋作为他们挑灯夜读的场所备受重视。书斋文化的兴盛由此而起。至“安史之乱”后,很多清廉之士受到贬谪,他们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于是,他们又只能退回书斋,吟诗作词,著书立说。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被千古传诵,诗中的茅屋,就是他的书斋。辛弃疾的《破阵子》词,便出于他的书斋“稼轩”。唐宋文人不仅极具风骨,且超凡脱俗,刘禹锡的一篇《陋室铭》,不知令古今多少人发出感叹。

到了明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斋文化也随之达到顶峰。大量文人士大夫不惜重金打造“书香门第”。他们不仅追求藏书的数量和规模,还十分重视书斋的装修和设置。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仕途得意时,在书斋挥毫泼墨,一抒胸臆;官场失意时,便独处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明清文人多有崇古之好,在他们的书斋里,文物、古籍、字画必不可少。这时的书斋,已不仅仅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地方了,它俨然成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非意趣相投者,是无缘进入的。

虽然,十年浩劫,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书斋文化也在劫难逃。但在今天,无论是商品经济的繁荣,还是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发达,都不可取代书房的存在。许多普通家庭,即使没有专门的书房,但也会精心辟出一个角落,为子女布置一张做功课的书桌椅及一个书架。许多自由职业人士,更会在家中设置一个家庭办公的书房。既然书房及书桌的摆置,能直接影响到读书学习的效率,那么,书房及书桌布置得整齐有序,清洁雅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传统的书房,起码要有明、清式红木书桌、书柜、椅子、书案、博古架、花几、笔架、笔筒、文房四宝、字画及工艺品摆设等等。尤其是墙上挂上一幅励志抒怀的书法作品及一幅清雅幽远的国画等等,这不但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书斋文化,而且对于陶冶性情、提高读书学习的氛围和效率,都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在书桌上用小花瓶插上四支富贵竹,或者放些精致的盆栽等,不但能让空间富于生命力,还有助舒缓精神压力,利于读书学习。

此外,文人书斋讲究题名,或以书房周围景色命名,或以寄寓主人情怀命名等。如书房门口有足够的视野,大门两侧配上对联,也是十分流行的。

总之,发扬光大传统的书斋文化,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学习热情,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书斋:文人学子的精神家园” 的相关文章

很少用语言表关爱 中国父母不习惯亲吻孩子

      更希望子女留在身边   中国父母一般都帮助儿女照顾他们的孩子。   自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前后已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五年半,并花了大量时间和中国朋友及他们的家庭打交道。通过这样频繁的接触,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之...

改变中国家庭状况的一个简单举措

    我这个举措其实很简单而且有效,但不是我的发明首创,而是学习韩国与日本的。那就是男人在结婚之后,要将他的工资奖金及其他产业收入的帐号都改为他太太的,由太太掌握存折帐号密码,每个月的家庭收入与开支都由太太掌握。这样由女人来掌握家庭财政大权,事实上远比男人掌管...

胡适:一个男人靠不靠谱,就看这三点

  靠谱是一个男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个男人的骨骼。 靠谱是一个男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个男人的骨骼,一个不靠谱的男人,颜值再高,财富再多,也是立不起的。 看一个男人到底靠不靠谱,主要看三点,是否对家庭负责,是否为朋友着想,有没有事业心。  ...

家中不倡孝,家教便徒劳

  编者按   如果把孩子比喻为一颗种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它提供了土壤。在这粒种子发芽、破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作用往往最大。所以有人说,好孩子大多来源于家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如同任何职业一样,家庭教育这一“职业”也需要学习和练习。即日起,齐鲁学堂周刊...

从钱伟长的经历谈家族的作用

  7月30日,“三钱”中最后一位大科学家钱伟长辞世。以“三钱”为代表的那一代大师先后凋零,引出了舆论对大师产生环境的热烈讨论。大师的产生,当然需要和平的环境以及必要的物质条件,可今日中国综合国力、社会财富总量超过了任何一个历史时代,为什么却难出“大师”?这或许是天问。 谈...

钱穆、钱伟长叔侄与无锡怀海义庄

  说起钱穆和钱伟长,国人如雷贯耳,四叔钱穆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长侄钱伟长是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叔侄二人虽政见有异,所走道路不同,但他们毕生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教育事业,并为之而竭尽所能,都值得后人尊敬和仰慕。 暮春时节,我来到了位于无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