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内容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2018年01月14日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和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影响一生。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成器,天天惹是生非,表现得很没教养,别人在指责的时候绝对不会说是老师没教育好,也不会说小伙伴把他带坏了,只会说:

“这孩子家教不好!”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全家一个德行!”

有人说,家教与门风,是最大的家庭资产。

好的家教与门风,就是潜力股,会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里,畅意人生。树立好的家教与门风,就是一个家庭最丰厚的财富,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纵观古今中外,家教与门风,给予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忠厚传家久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上句是说人品德忠厚才能传家,下句则是强调文化知识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

短短的十个字,却体现着传统社会人们对于家风家教的理解与重视,显示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何谓忠厚?忠不是现在词义上的忠,而是包涵忠诚、仁义、正直、宽容、谦让、善良,厚则是厚道,厚积。

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然而,河南巩县的康氏家族却延续了400余年,确切地说,康氏家族自第六代康绍敬于16世纪嘉靖年间,在康店村建立起第一家小店开始,截止到18代康庭兰,中国土改运动开始为止,一共传承12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长寿的家族企业。

康家崇尚耕读,康家子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康家教育子孙的家训是:

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

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

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

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

忠厚留有余。

此家训意在告诫康氏子孙,在经商结交过程中勿求凡事有利于己,要努力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平衡,留余于人,以保持商业关系的持续稳定;日常交际中要懂得谦恭退让,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学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家族子孙定要“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哪怕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愚拙,也不能让其处处提防自己的巧诈,立身行事。“巧诈”固然可以欺人一时,谋一时之利益,但不会长久;“拙诚”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吃亏,却可以取信于人,涵养操守,立稳人生与事业的根基。

短短70余字中,蕴藏的却是康百万家族留余忌尽、忠厚传家的大智慧。400多年来,在家训的熏陶下,康家历代子孙大多向上向善、勤奋好学,从而保持了家族的持续昌盛。

老子在《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说,好的家教和门风,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主导孩子,这样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

 

独立才成人

晚清名臣曾国藩,官居要职家境丰厚。但他却教育子女,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是曾国藩却穷养子女,意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不靠家庭靠自己。

结果,曾家的孩子都成材了。

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国藩有写家书的习惯,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曾国藩留有十六字治家名言: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与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

古语说得好:儿孙若有用,留钱干什么?儿孙若没用,留钱干什么?比起钱,教给孩子好的品德,有用的能力,传承好的家风,才更是一个家庭的传家之宝。

 

溺爱不可取

前些天看新闻,说合肥某34岁男子王某, 平时也不出去工作,生活一直依赖年过六旬的父母。

这天,老父亲责怪其懒惰不干活,男子竟怒火中烧,抄起钉耙将父亲打伤。这一行为引起了左邻右舍的不满,报警之后纷纷要求民警对其“从严治罪”。

每一个孩子的降临都是父母甜蜜的负担。父母总是想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但是不要忘记了终有一日孩子将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在这之前,父母要教给孩子什么?要赋予孩子什么品质?

想想这两年流行的“啃老族”一词,我想这些父母可能从小忽视了对“啃老族”们的责任意识培养和精神世界的重视。

方孝孺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不加以教育,这等于没有疼爱他;如果教育孩子又不引导他上进,这等于没教育他。

教不好孩子,一辈子都要扶着他走。与其到老了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如一开始就教给孩子好的家风和家教,毕竟,家风和家教,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儿。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的相关文章

父母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如果孩子每天面对是爱唠叨、爱发火、焦虑、紧张的父母,其情绪发育肯定是很糟的。因为父母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一位母亲这样倾诉:“我的孩子自控能力太差,嘴上讲得好听,就是做不到。每天我要发好多次火,他才能勉强完成一些作业。我都为他操碎了心。...

请把欢乐带回家

     家,是人生最可靠的避风港,更是夫妻共度良辰美景的爱之巢。在这属于自己的屋檐下,可充分感受亲情的温暖、爱情的温馨、夫妻间的和睦及生活的幸福。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相当多的夫妻却不能和谐地相处,使一个本应美满的家常常陷于争吵或是死水一潭的尴尬境地。这其中,...

论母教文化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向来重视母亲对儿女的伦理道德教育。《韩诗外传》卷九说 “贤母使子贤也。”贤良的母亲重视家庭教育,为的是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由此,产生了重视家庭教育的母教文化。   母教的产生与时代息息相关。由于古代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改变中国家庭状况的一个简单举措

    我这个举措其实很简单而且有效,但不是我的发明首创,而是学习韩国与日本的。那就是男人在结婚之后,要将他的工资奖金及其他产业收入的帐号都改为他太太的,由太太掌握存折帐号密码,每个月的家庭收入与开支都由太太掌握。这样由女人来掌握家庭财政大权,事实上远比男人掌管...

整齐门内 提撕子孙――家训文化与家庭建设

      时间:2015年4月12日上午 地点:徐州中汇国际会议中心VIP会议室       访谈嘉宾:陈 瑛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

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

            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