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内容

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2004年01月21日
 

  说到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想到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出生于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李四光东渡日本、远去英国求学。求学归来后,他拒绝外国高薪聘请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襁褓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李四光来到北京大学,协助蔡元培校长教书育人,他一面讲授地质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在此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科学专门人才。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领域所做的工作,为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四光毕生研究地球科学,写下了数百万言的科学著作。

  在基础地质学方面,他提出了微体古生物化石―蜓的研究与鉴定方法,创立了10项标准,提高了鉴定的标准性,一直被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所采用。他曾对我国西南地区做过详细的冰川考察,发表了许多有关冰川形成、分布的文章,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增加了新的重要篇章。

  西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进入中国后,初步形成了解释地质构造运动的传统观念。李四光结合自己在国内外积累的大量野外观察实例,首先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中提出了“大陆车阀”的假说,进而完整地表述了地质力学理论,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的构造和运动规律。李四光认为,地球表层的各种构造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地壳在运动中存在,必然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力就是地应力。他把各种构造行迹看作是地应力的结果,建立了不同型式的构造体系,科学地探索地壳运动的产生与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分析了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的特征,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根据地质力学理论,他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包括三个沉降带和相应的隆起带,而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石油勘探和开发获得了重大突破,陆续在这些沉降带内发现了大庆油田等一系列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田,建成了我国最早的一批重工业基地,从而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宏大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上的保证。李四光还应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通过进行地应力测量和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李四光为地震预测和预报提出了理论根据,他把邢台地震作为研究地震发生、发展的实例,指导开展了对地震的预测和预报,并进一步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构造地壳稳定性研究,在地壳活动带中寻找基建工作中的“安全岛”,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地质力学理论的提出,为中国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很快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运动理论最兴盛的时期,提出了“槽台学说”、“构造镶嵌理论”、“地洼学说”、“断块理论”等众多解释地质构造运动成因的模式,丰富了构造地质学的内容,促进了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

  李四光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位置。他对科学的求实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定的创新思维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建国初期在探查资源与能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与李四光提出的科学理论有密切的关系,李四光奋斗的一生为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的相关文章

沈 括

     沈括(1031―10 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人。其父沈周官至太常寺少卿,分司南京。21岁那年,父亲病故,按照规定,沈括承袭父荫,当了海州沭阳县主簿(县令助手)。和父亲相比,沈括不那么循规蹈距,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希望能有所作为。  在沭阳境内有条冰水河,因年久失修...

杨振宁和我

    在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须具有三种因素:(1)天才:学问方面,天才成分占得多。有无发明与创作是不止以得多少分数,几年毕业所能达成的。(2)努力:道德方面,努力成分占得多。每个人都有他所应做的事,做到尽善尽美就是成功。(3)命:事业方面,命或机会成分占得...

徐克俊:航天路上架桥人

      2003年10月15日下午,“神舟”五号正在地球轨道上作第五圈飞行,徐克俊离开欣喜的人群,满腹心事地乘车向北驶去。汽车停在东风烈士陵园大门前,徐克俊把军帽留在车上,独自一人走在前面,步履匆匆却并不坚实,甚至有些摇摆,毕竟年龄直奔六旬且40个小时未曾合眼了。司机紧随在他的身...

真诚真情真本领――韩济生院士的“三为”人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们常常用这句话形容老骥伏枥者,但是通过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理学教授韩济生,我更感到韩院士“希望在自己的余生为社会多做些事情”的平凡话语透着更多的真诚真情真本领。   为师  每年的盛夏,都是研究生答辩比较集中的季节...

喻名德:大漠酬志不言倦

          喻名德长期担负我国重大国防科研试验工程技术项目的研究、组织和指挥任务,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0余个奖项,1996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成为我军国防科研试验领域的知名专家。       搞了几十年核技术研究的喻名德又要彻底转...

一生追求科学美――记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蒋锡夔

      连续多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终于在2002年度的评选中产生了。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的蒋锡夔院士带领的课题组,经过20年的研究,获得了中国基础科研的这一最高荣誉。   绞尽脑汁做解释   蒋院士他们获奖的项目名称为“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的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