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团股份制改造 李东生不给自己留退路
在企业界和新闻界知情人士的眼里,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是个性情温和内敛的人,与北派企业家的代表倪润峰、张瑞敏的霸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企业家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个性,影响企业的运作模式。从好的方面看,李东生温和内敛的个性给TCL带来了几方面的良性影响。首先,内敛的人多谋善断,有这种性格的企业家可使企业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少碰钉子。去年完成的
TCL集团股份制改造就是典型的例子。与春兰改制被叫停、长虹MBO计划搁浅对比,TCL的改制是非常成功且进展顺利的,以致于香港一家财务公司评论说,
TCL的国企改革是一个艺术。春兰、长虹的受挫与TCL的成功,个中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但3家企业的掌门人不同的个性也有相当的影响。其次,内敛的人实干多于雄辩,李东生给TCL定下的座右铭恰恰也是“变革创新,知行合一”,这一格言既强调观念层面的不断革新,也强调企业的执行力,是讲究平衡的一种较为成熟的做法。这种企业风格亦可视为TCL近几年突飞猛进的文化基因之一。
但对于一个想成就大业的企业而言,掌门人温和内敛的个性也有不利之处:缺乏霸气。或许,这就是多年以来
TCL在业界以后发制人出名的原因之一。在行业内扮演跟随者角色时,后发制人也没什么不好;但对于梦想挑起行业领袖重任的TCL来说,目前该是适当作出改变,培养些霸气的时候了。事实上,
TCL从去年起就已经悄然地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李东生首次公开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奋斗目标:用10年时间,把TCL建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要打造中国自己的IBM、索尼;其次,TCL去年9月收购了德国彩电企业施罗德,吃了中国大陆彩电企业在欧盟首先“登陆”的“螃蟹”,用先发制人的实际行动改写了TCL惯于后发制人的历史。
不过,在李东生带领TCL舰队乘风破浪之际,也有不少人对TCL的高速扩张特别是国际化扩张表示了怀疑,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TCL扩张的高风险性。李东生并不否认这种高风险性,他说,“TCL走出去和索尼、松下、LG、三星竞争,风险很大,我们的实力不足。”但他同时指出不走出去的风险更大,“如果等到实力壮大了,再想去和别人竞争,时机也就没有了。”李东生强调说,在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国企业注定要面临许多风险甚至失败,但跌倒了不要紧,重要的是不怕失败,敢于面对失败。他认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没有退路,TCL没有退路,也没给自己留退路。
不给自己留退路,李东生展示了自己个性中不同于温和内敛的另一面――富有广东人特色的“倔”劲:温和内敛和倔强坚韧,这性格中的两面是否有助于李东生带领
TCL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时间可以为我们见证。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