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内容

他严密思考的能力就像个年轻人

2021年03月17日
   

即便早已知道彭桓武生病入院的事,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戴元本院士还是感觉很诧异:“我是到第二天晚上才知道彭先生去世的,那天晚上我都没有睡好。”与彭先生相识的30年经历也顿时浮现在了他脑海里。

 

执着的老人

 

戴元本介绍说,他是1958年进中科院工作的时候认识彭桓武的,那时他们不在一起共事,没有太多接触。1978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成立,彭桓武是第一任所长。当时,戴元本也到理论物理所工作,从那时开始与彭桓武有了近距离的接触。

“彭先生的精神一直都很好,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他一直都在坚持做研究。我每次去看他,他都是谈物理,即使是过年给他拜年也不例外。”戴元本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彭桓武不仅自己很关注理论物理的基本问题,还非常关注理论物理的应用,积极推动理论物理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例如与化学、生物的结合。“他本人对化学很熟悉,听说他儿子去美国学生物就是受他影响,他们在生物方面还有过讨论。”

“他很少关心其他事情,脑子里几乎都是物理研究,到了90岁还是如此。”戴元本想起了2006年彭桓武作的平生最后一场报告,他讨论的是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规范理论和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统一起来进行描述。这个报告彭桓武讲了将近两个小时,“他讲得很仔细,从里面可以看出他不是大致想想这个问题,而是自己进行了计算,他把自己详细的计算都讲了出来”。

“他的思维始终很清楚,非常严密。他严密思考的能力以及抓住物理基本问题的能力就像个年轻人。我们都很惊讶。我自己做到彭先生那样都很困难,我现在79岁,可能跟他接近,但到他那个年龄肯定远不如他。”

提起那次报告,戴元本心中有一个旁人都不知道的遗憾。他告诉记者,彭桓武在作报告之前,特别希望他能去,因为他是搞粒子物理研究的,彭桓武很希望能和他交流,但当时他们交流不多。“回来后,我一直在想那个事情,本想今年春节去拜访他的时候再详细跟他谈论那个报告。”

然而,戴元本没有料到,彭桓武病来如山倒。戴元本说,1月底,他去医院看望彭桓武时,正好那天他的病情开始恶化,精神状态很不好,戴元本就没有提讨论的事。

“以后都不会有机会和他讨论这个问题了。”

 

倔强的老人

 

“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直都不错,只是最近一年多开始变化。”戴元本说,2005年,也就是彭桓武90岁那年,一次他对彭桓武说,曾见过一位和彭桓武同龄的院士,那位院士的身体不如他。彭桓武说:“他有爱人照顾,我没有,所以身体反而好一些。”

“他不是开玩笑,而是有这样的想法,所以这么多年来,他坚持要自己照顾自己,有几年时间连保姆也不愿意请,近年也是别人劝了很久,他才肯让一个小时工过去帮他的忙。”

戴元本说,彭桓武夫人去世很久,儿子先前在国外,后来又先他去世,他一个人一直保持很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坚持做研究工作,自己照顾自己可能对他也有好处。但是,他太坚持,后来力不从心。

“或许这跟他儿子去世也有关系。”彭桓武儿子2005年底不幸患病去世,在众人眼里彭桓武表现得很坚强,仿佛若无其事。但细心的戴元本看出了彭桓武的变化:“他的身体也差不多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差,精神明显不如以前好。”戴元本说,3年前,彭桓武为了能让儿子回来后上楼比较方便,搬进了有电梯的新宿舍楼,但他偶尔会到以前住的黄庄小区散步,这个小区离他的新宿舍楼相隔几条马路。“那时候他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

儿子最终还是没能回来,老人的心里要承受多大的痛苦,旁人无法理解。戴元本说,2006年春节,理论物理所所长欧阳钟灿院士和副所长吴岳良本打算陪彭桓武一起过除夕,让老人的春节不至于孤单。但是他们一坐下来,彭桓武就跟他们讨论学术、讨论物理,不多久就下了“逐客令”,说他要工作了,他不要他们陪他过除夕。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他严密思考的能力就像个年轻人” 的相关文章

李时珍上山采药

    明世宗即位四十几年,尽情享乐,但是他又担心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有朝一日死掉,快活日子就过不下去。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寻找一种长生不老的药方。  公元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官吏推荐名医。当时封在武昌的楚王,把正在王府里的医生李时珍荐给太医院。李时珍是蕲州(今湖北蕲春,蕲音qí)...

杨振宁和我

    在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须具有三种因素:(1)天才:学问方面,天才成分占得多。有无发明与创作是不止以得多少分数,几年毕业所能达成的。(2)努力:道德方面,努力成分占得多。每个人都有他所应做的事,做到尽善尽美就是成功。(3)命:事业方面,命或机会成分占得...

中国科学防疫第一人――伍连德

      上个世纪初年的1910年秋冬,一场来势凶猛的鼠疫袭击我国东北,三个多月时间即从边境小城满洲里传进关内,很快京师、济南、烟台都发生了疫情。时值清朝末年,国力衰微,不要说少医无药,就连地方官员中也很少有人具有起码的防疫常识。东北地区还有日、俄帝国主义势力割据,形势万分危急。此...

王涛:创业路上涛声依旧

      她用的办公桌只有不到1米宽,上面放着双黄连口服液和另外两个小药瓶。计算机靠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张江泽民总书记和她握手的照片。坐在办公桌前,抬头可以看到朱�F基总理和她亲切交谈时的合影。     靠自己对中国科技事业的贡献,她登上了中国科技奖励的最高一级,受到了党和...

路甬祥:科技创新与小康社会

    在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全国人大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应邀作了题为“科技创新与小康社会”的大会主题报告,全文如下: 一、时代与形势 客观、科学和全面地认识和判断形势,是明确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的基础。纵观当今世界,正...

TCL集团股份制改造 李东生不给自己留退路

    在企业界和新闻界知情人士的眼里,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是个性情温和内敛的人,与北派企业家的代表倪润峰、张瑞敏的霸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企业家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个性,影响企业的运作模式。从好的方面看,李东生温和内敛的个性给TCL带来了几方面的良性影响。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