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企业家 > 正文内容

蒙牛总裁杨文俊:眼光、魄力、团队与诚信

2011年03月31日
  年轻时,杨文俊喜爱踢足球,场上的位置是左边锋。如今,掌舵连续5年销售额居国内乳制品行业之首的蒙牛公司,他和在球场上一样驰骋自如。

对于足球运动员,加速和控球,是矛盾的,但是,为了进球得分,好的球员往往能神奇地将两者完美统一。

而自2006年上任,杨文俊执掌的蒙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跑出了火箭速度”,2010年的全球奶业公司排行榜上,第十六名――这是他交出的比分。

去年,低调的杨文俊果敢地“出脚拿球”,闪电并购华北最大的酸奶生产基地――君乐宝乳业,随着今年春节“老酸奶”的热销,君乐宝表现不俗。

今年的杨文俊,将如何出脚?继续加速快跑还是在后场盘带控球?“保持现状是最安全的,但不是做事业的态度。”坐在我们对面的杨文俊态度明晰。

在专访中,这位素来低调的行业领军者表现得坦率而善谈,对于困扰行业的食品安全、营销混战,对于公司自身的国际化战略设想、发展路径,都给出了经过思考后的回应。“保持诚信的品质要贯穿始终”,这是他认为一个企业家成功的根本。

他很遗憾无法在本文发表前披露年报数据,虽然他对此很有自信。但在未来的“赛场”上,边锋接球,突破即将上演。

国际化方向

《21世纪》:蒙牛这些年快速成长,你有没有总结过成长和成为行业领袖的原因?

杨文俊:从我的角度来分析,蒙牛从出生,就赶了一个行业高速发展的好机会,这样的好机会可以类比1980年代的电视机行业。在1998年之前,中国的乳业依然以地方乳业为主,经过市场经济的发展,利乐包装的出现,使北奶南送成为现实。

第二,蒙牛从创始人牛根生开始就有一个好的经营管理团队。牛总家里两代人,加起来做了六十几年了。我也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从业经历。在蒙牛的团队里,每一位高管都超过十年的乳业从业经验。蒙牛成立就不是一个重新开始,而是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

第三,赶了一个资本发展的好环境,从初期2001、2002年外资希望进入民企,蒙牛赶上了,到上市,蒙牛都赶上了好时机。

最后就是内蒙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当地政府的支持。

《21世纪》:这些快速成长的企业DNA能否复制到蒙牛的国际化进程中?

杨文俊:未来5年,蒙牛的战略目标是进入世界乳业10强,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君乐宝的营业目标也将较现在至少翻一番,达到30亿到40亿元。这些是我上任后,对蒙牛的第二个五年规划。

眼下,我们要实现的是初步的国际化。走出去分为两种形式:产品和资本。产品走出去是要以牺牲海外当地生产商直接利益的,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无法长久。所以,后者是蒙牛的选择。

亚洲地区是我们的首选。经过市场考察,在这个地区,除日韩之外,乳业发展较为均衡,与中国的乳业发展速度相当,不像与欧美成熟市场的差距悬殊。以印度为例,他们的生活习惯比较接近欧美,因此,对于牛奶制品的消耗很大,是全球消费第一大国,与此同时,市场化却不发达,印度国家最大的乳业企业销售额折合人民币仅仅160亿,这个数字还不到蒙牛的一半,市场合作的空间很大。

在东南亚国家中,蒙牛已经取得联系的国家包括,印度、泰国、越南,以夷制夷――我们会通过与当地合作建厂的方式,展开资本走出去。

当然,走出去就要交学费,不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中国还是蒙牛的主战场,海外走出去还是尝试。

主战场扩张

《21世纪》:主战场方面是如何布局的?我们看到去年蒙牛收购的君乐宝,今年的发展势头不错。

杨文俊:在国内的并购、合作是比较困难的。中国人都有“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态,因此,在全国布局的推广是有相当难度的。

君乐宝方面,今年的发展不错。这和蒙牛今年有很大合作是分不开的,在营销系统、制造系统、研发系统、奶源系统等各个环节,蒙牛给君乐宝提供了很多帮助。

在纯牛奶生产基地方面,蒙牛是自建,全国布局。另外,蒙牛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我们与外资阿拉福兹合作的公司,引入奶粉品牌“美蕾兹”,是当时高端品牌市场的布局。现在我们这个合资品牌叫做“欧世蒙牛”,也是今后我们奶粉事业发力点。

《21世纪》:你是如何理解商业领袖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杨文俊:有眼光。能发现,发现机会:小到产品,比如,特仑苏这样单品的消费需求;大到行业的发展需求,海外市场扩张的反响。发现问题,纠正企业发展方向。

要有魄力,有了机会了,敢不敢说做?敢不敢投入资金,能不能做成?

最后就是组织能力,做领袖是要带团队的。此外保持诚信的品质要贯穿始终。

中粮角色

《21世纪》:中粮作为战略投资入主蒙牛已经两年了,你也亲自参与了同中粮的合作,你如何看中粮在蒙牛的作用?

杨文俊:当时的蒙牛并不缺钱。尽管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对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是,由于政府对乳业的支持,并不缺钱。引入中粮,中粮入主40多亿,而现在蒙牛账上有60多亿的现金流,从资产的角度来说,是能够依靠现金流满足投资需求的企业。但是,消费者会逐渐明白,蒙牛原来是有国字号在里面的,这个很重要。对于重建国人食品安全的信心至关重要。

中粮对蒙牛在企业管理的帮助是最为宝贵的。中粮是“国企里面的民企”,素来是改革的排头兵,尽管他们是最大的股东,但是仍然给予我们很大的自主权,对于蒙牛之前总结的那些快速成长的基因,给予肯定。

中粮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在蒙牛按照季度召开的生产经营例会,这个生产经营例会是一个批评会,大家都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或者由别人指出,把这些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案。有一次,于旭波总裁出席了例会,会后,针对会上的问题,立刻请来国家部委的退休技术专家到蒙牛,进行核查,在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提了很好的建议和新的要求。

宁高宁董事长参加了蒙牛6000多人的营销大会,他就提出蒙牛下一步是不是应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这是企业战略层面上,厘清发展方向非常重要。再如,柳丁同志是中粮集团的纪检组长,也是蒙牛的党委书记。他主持召开的客户会议,遵循客户至上,给了经销商一个说话的天地,让他们畅所欲言,遇到的困难问题有了反馈的渠道。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受邀参加中粮集团的会议。这些经历对于治理好蒙牛,对蒙牛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

食品安全

《21世纪》:刚刚过去的315,食品安全的问题再一次回到人们眼前,近年来,乳业的各种事件在市场中造成不好影响,对于重建国人食品安全信心,你是怎么看的?

杨文俊:出现这样的事情,本身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从客观上来说,这是行业发展中的必由之路。这种情况不单单是乳业,医药行业、食品行业中的肉食品行业等都在发展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利欲熏心的人总是会给行业发展制造很大的麻烦。

从另一方面来说,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三聚氰胺原属于食品中不检测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更加规模化、系统化、程序化地规范操作。

《21世纪》:你认为国内食品安全的状况会有好转么?

杨文俊:现在食品安全好多了,比以前好多了。

《21世纪》:但是,现在的社会反响更大、更恶劣了。比如,这一次的瘦肉精事件,集团可能对总厂的流程管理得很好,但是,对于下面并购的小厂,管理可能不到位了。再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自己的终端,类似制造工厂、原料,会不会控制不够?

杨文俊:我不这么认为。因为生产加工是复制流程的制造,标准化制造。

以蒙牛为例,目前,在全国有大大小小70多家工厂,会遵循几个原则:首先,硬件是相同的。不符合硬件设备标准的,不可以进行生产。第二,检测是相同的。不符合检测硬件配置标准的,也不可以进行生产。第三,检验的程序是相同的。这一系列都通过审核了,工厂才能够为蒙牛进行加工。

《21世纪》:如何从根源上杜绝问题呢?

杨文俊:以规模应对规模。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自己亲力亲为。以蒙牛为例,我们有14个万头奶牛基地,这些都是超大型牧场在跟我们合作。蒙牛三分之二以上的奶都是来自牧场。

还有一部分,就是小的。这里就要插一句,国家提出的质量认证,我们非常欢迎,有了标准,就把一些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小的工厂淘汰掉了。而这一类型被淘汰的企业中就有可能存在那些“害群之马”。三聚氰胺、瘦肉精的出现就是这样的害群之马。

回到规模的问题。如果你有三百到五百头牛,这些牛是关系到你身家性命的,你会往里面放不好的东西么?但是,如果是只有三头牛五头牛,这个时候,就有侥幸心理。

《21世纪》:怎样的规模是蒙牛要扶植的对象?

杨文俊:家庭牧场是发展的方向。在我们看来,一百头到三百头牛的牧场,是符合这个范围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蒙牛总裁杨文俊:眼光、魄力、团队与诚信” 的相关文章

欧美之旅

                        &nb...

叶青:为社会留下建筑精品

    叶青是那种乍看上去平淡从容的人,但在他的笑容下面,却让人明显感到一股子蓬蓬勃勃的力量。在全国工商联连任两届的代表中,叶青不可谓不年轻―――只有区区36岁,但在公众的关注圈之外,他掌控的拥有近千名员工的企业已经做的十足的“小”而“健康”。   退出服装业跨向房地产   叶青...

刘永好万元户之梦:激情是我最大的本钱

      刘永好,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21年间,他以准确的产业抉择赢得了亿万财富。2002年,在他当选“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的时候,评委赠与了他这样的评语:在内地民营企业家的一轮又一轮大浪淘沙中,刘永好以其谦逊姿态、平常心态,一直保...

郭广昌:拥有财富不是罪恶

       ●我觉得大部分财富积累都是正确的,至少我觉得我的财富积累都是阳光的。   ●商人必须是理性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金钱关系的博弈。   ●要成为一个杰出的商人,就必须呕心沥血地去体会市场中的真理。   ●企业的发展像一...

黄道 黑道 正道?――亿万富翁孙大午的梦和痛

    ■他本是一个亿万富翁,却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当了董事长还帮工人掏粪。   ■他本该以追逐利润为第一要务,却办免费的农民技校、赔钱的中学,赔多少都不在乎。   ■他深知商场官场潜规则,手中毫无政治资源可依仗,却不肯和光同尘,梗直倔强。   ■他在事业顶峰时曾评论自己:“...

阿里巴巴马云: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也许是阿里巴巴的英文网站做得太出色了,以至于很多会员都以为这是一家西方站点。再加上马云本身英语演讲就比中文好,这使得阿里巴巴有点“墙里开花墙外香”。与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2C模式和Ebay的C2C模式一起,阿里巴巴这种为商人与商人之间(B2B)实现电子商务而服务的模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