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企业家 > 正文内容

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的“机器人”人生

2019年04月11日
   

导读:蒋新松的《日本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考察报告》让曲道奎找到了出路,打开了曲道奎机器人世界的大门,也打开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大门。

 

 

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新松智能机器人的完美表演,惊艳全球,将风头正劲的新松机器人推到全世界面前,新松机器人承国之重担,展大国科技风范,圆满完成国家使命。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亮剑,成功对于新松来说仅是锦上添花,可失败就意味着万劫不复,新松曾取得的一切都将随之灰飞烟灭。是什么驱使一个已经牢牢站在行业顶端的人,甘愿去做如此之大的冒险?曲道奎为何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边缘?CCTV-2《财经人物周刊》你也许可以窥见答案。

曲道奎奇葩报考机器人研究生,开启他的独特的“机器人”人生。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改革开放道路,开始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的和日渐走向复兴强盛繁荣的中国。那一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曲道奎,大学毕业了。当大家都开始纷纷填报毕业分配志愿,选择“铁饭碗”,只有他,天天泡图书馆,翻箱倒柜找来一本《国外自动化》,谁都想不到,这个拿本旧杂志,嚷着要学机器人专业,眼里放着光的小伙子,最后成为中国最大机器人王国的掌舵者。

“那时候《论持久战》、还有哥德巴赫猜想,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深深的刺激着我的爱国主义,科技报国的情怀深植于我的身体里,我想让祖国更强大,我必须做点什么!”

蒋新松的《日本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考察报告》让曲道奎找到了出路,打开了曲道奎机器人世界的大门,也打开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大门。

天之骄子出国深造,报国心切,挡不住一颗红火的中国心。

留学时,德国工业的先进实力让曲道奎叹为观止,对他的整个认知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德国所见、所感、所学,让曲道奎深刻认识到机器人可以创造的价值,加深了他在机器人领域深耕钻研的信念。留学在外,表现优异的曲道奎,总被周围人当成日本人,让他很不舒服。一边学习国外最先进的机器人知识,一边了解中国“刀耕火种”的工业水平,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时刻煎熬着他,鞭策着他,务必把最先进的机器人知识和技术学到脑子里!

“梁园虽好,非己故乡。”两封家书,一段纽带,促使曲道奎加快在德国的学习步伐。感受到他迫切学成归国情愫的德国导师H.雅舍克出于对人才的爱护和珍惜,多次尝试挽留他。他说:“我知道这里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那里什么都没有,可那是我的“本体”,是我的故乡,那里正需要我。”

作为中国第一代机器人学研究生,曲道奎肩负着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使命。出国留学的时光不仅让他学习了先进的知识,更让他实现了一次自我颠覆,把个人兴趣爱好上升到家国责任,坚定了“产业报国,科技报国”的伟大信念。

破釜沉舟,他带领新松公司拉开机器人产业化序幕,缔造机器人王国。

归国后,几次“实战”成功,加剧了曲道奎想实现老师蒋新松的机器人产业梦的信念。那时,人们根本不相信中国人也能造出机器人,新松团队在初期开拓市场时经常遭遇各种质疑嘲讽。放眼四周,强敌环伺。曲道奎不惧比较,直面跨国巨头竞争,带领新松在夹缝中成长,逆境让曲道奎愈加坚毅,关键时刻敢于亮剑,该出手时就出手!

18年风雨兼程。曲道奎带领的团队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公司――新松机器人,让中国机器人从无到有走上世界舞台,赢得了宝马、通用、福特等跨国巨头的信任。岁月荏苒,商海沉浮。1993年,赤子追梦――完成课题研究,婉拒德国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2000年,新松公司成立,“蓝顶商人”闯市场;2007年,美国通用汽车全球采购一举中标,改写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2003年、2007年两次冲刺资本市场未果,顶着巨大的压力,2009年成功登陆创业板,机器人第一股就此诞生,曲道奎带着他的机器人,在资本市场一路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伤痕是上帝给勇士的勋章。那些没能杀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彼时,曲道奎用赤子之心承时代重托,使新松从行业领先到领导;

此时,机器人炫舞冬奥会“北京8分钟”,国家实力,新松呈现。

曲道奎掌舵下的新松机器人更是中国实业报国的楷模典范,是“中国制造2025”关键支撑。

每每面对媒体,曲道奎几乎从不主动回溯他那辉煌的成绩和惊人的过去。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属于我的,属于新松的最好的成绩,是现在,是未来。”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的“机器人”人生” 的相关文章

欧美之旅

                        &nb...

刘永行

  3月18日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全球版”将2001年被评为中国大陆首富的刘永行作为封面人物。“在中国,仅靠才能和胆略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而刘氏兄弟正在改变这种现状。”这是该杂志在那篇题为《第一步饲料,第二步炼铝》的文章在引言中对刘永行兄弟的概括  中国民营企业家能够出现在《福布斯》杂志封面...

“听”李东生做自我批评    TCL总裁的种种姿态

  2002年的经济人物没有什么意外,不过还是这些“高处不胜寒”的风云人物,TCL总裁李东生就是其中一个。近来,在中央电视台不同的栏目内看到了他的各种讲话和各种表态,也听到了他又一次坦言自己的失误,这是对外;而对内,李东生在公司内部发表了一次讲话,专门剖析自己的种种失误,后来TCL发生的一些变...

叶青:为社会留下建筑精品

    叶青是那种乍看上去平淡从容的人,但在他的笑容下面,却让人明显感到一股子蓬蓬勃勃的力量。在全国工商联连任两届的代表中,叶青不可谓不年轻―――只有区区36岁,但在公众的关注圈之外,他掌控的拥有近千名员工的企业已经做的十足的“小”而“健康”。   退出服装业跨向房地产   叶青...

刘永好万元户之梦:激情是我最大的本钱

      刘永好,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21年间,他以准确的产业抉择赢得了亿万财富。2002年,在他当选“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的时候,评委赠与了他这样的评语:在内地民营企业家的一轮又一轮大浪淘沙中,刘永好以其谦逊姿态、平常心态,一直保...

谭树海知识赚钱记

     2002年11月21日晚上,武汉海天集团董事长谭树海正在北京大学上“EMBA”课程,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武汉目前生意最好的某汽配城要拆迁了!”   他二话没说,立刻订飞机票,连夜飞回武汉,并马上动手调整海天“农资大市场”,腾出商铺,将其改造成“海天汽配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