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冯道的为人为官之“道”

2017年02月24日
   

“莫为危时便怅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这首名为《偶感》的诗出自一个叫冯道的人之手,它表达了自己就是在虎狼相残的乱世之中也要出人头地,修命立身的志向。

冯道是谁?现在知道他的人并不是很多,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罕见的人物,他生活在中国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天下大乱,群雄争霸,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中原以外还先后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所以叫五代十国。由于这一时期战乱频繁,人保住性命都属不易,更别说升官发财了,而这冯道,不但保住性命,而且越过越好。五代时期前后只有53年,而冯道前后臣服过5个朝代11个皇帝,官至将相、三公、三师等要职,位极人臣,73岁死后还被封为瀛文懿王。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说皇帝换了,大臣也要换,前朝大臣能留下的就不多了,甚至性命都难保,而这冯道却不是这样。当前一个朝廷灭亡后,他往往是以宰相的身份去奉迎另一个朝廷的皇帝,照样享受荣华富贵,成为官场上的“不倒翁”。

这冯道有何能耐,在王朝更迭频繁的过程中泰然自若,永远不倒?其实,冯道并没有什么背景,祖上以务农为生,但冯道从小就十分勤奋,刻苦读书。史书上说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他勤奋学习,积累了丰厚的知识。为日后左右逢源,混迹于官场,成为官场“不倒翁”打下了基础。

他刚出道时是被别人推荐到唐朝河东节度使、沙陀王李克用的手下做掌书记,负责文牍事务,就是现在写材料的人,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后唐明宗时,他被提拔为端正殿学士,专门给皇帝写奏章,给皇帝讲课,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在皇帝身边时间长了,就知道皇帝喜欢什么了,爱听什么了。当时,许多贵族喜欢狩猎,而狩猎过程中就会跑进农田,糟蹋庄家。于是明宗就下令禁止狩猎。冯道马上奉迎说:“陛下英明,连野兽都能感受到陛下的仁慈啊!”话说得明宗怎么能不高兴?

明宗死后,其子李从厚继位,但是明宗的另一个儿子李从珂不服,起兵反叛,进入都城,刚继位不久的李从厚出逃。冯道见李从厚大势已去,便上表奏请李从珂称帝,李从珂此时还假意推辞说自己无意称帝,但冯道明白,只有李从珂称帝,自己才能保全,于是力劝李从珂称帝,李从珂也就就坡下驴,登上皇位。当上皇帝的李从珂也投桃报李,封冯道为司空,位列三公。由此可以看到,冯道见风使舵之快。他十分擅长观察纷繁复杂的形势,估量强弱胜败,及时舍弃失败的弱者,奉迎胜利的强者。

李从珂当皇帝才两年多,他手下的大将石敬瑭依靠契丹势力反叛,推翻了李从珂,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晋,就是后晋主。石敬瑭称帝后,冯道又被石敬瑭任用,而且十分信任,“事无巨细,悉委于道。”石敬瑭后来在临死前,将儿子托孤给冯道,希望他辅佐幼主,冯道满口答应。可石敬瑭一死,他的弟弟齐王石重贵便拥兵自重,欲夺皇位。冯道看出,齐王日后必称帝,也就不顾石敬瑭的托孤了,立刻舍弃幼主,拥齐王石重贵称帝,并再次得到重用。冯道这种事一辈子做了多次,每次都成功,可见其老谋深算,无人能及,否则,他不可能侍奉五朝、十一个皇帝,而且“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他自己曾经说过;“三公也好,祭祀也好,不都是为皇帝效力吗?”在他看来,不管谁来做皇帝,只要能保全自己就行,管他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

冯道除了善于察言观色,尽说好话,见风使舵,当好墙头草外,他还处处小心,为皇帝是尊,绝不染指皇帝的权力。一次后晋主石敬瑭曾以用兵事问冯道,冯道说:“陛下历试诸艰,创成大业,神武睿略,为天知,讨伐不廷,须从独断。臣本自书生,为陛下在中书,守历代成规,不敢一毫之失也”(《旧五代史・冯道传》),这话说得石敬瑭十分高兴。历代帝王都把掌控军队当做自己坐稳皇位的第一要务,十分惧怕他人插手军队事务,冯道岂能不知这个道理?所以,当皇帝问他军务时,他的这番话很圆滑地表达了自己无意涉及军务的态度,又向皇帝表白了自己的忠心。

冯道的这种为官为人被此后的历代史学家所不齿,都认为他是个没有骨性的人,“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特别是他还奉迎过外族契丹皇帝,更被称为是卖国求荣。所以,史学家这样评论他;“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礼。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 (《旧五代史・冯道传》)。

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有人又提出了和史学家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冯道一生正值五代战乱之际,评价冯道必须联系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冯道所历仕的四个朝代,不仅时间短,而且其间的改朝换代与其它的历朝历代相比,也有特殊性。后一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前一朝代的臣子。晋、汉、周的开国君主原先都是冯道的同僚。五代更替的实质是谁拥有武力、占有土地,就可以称王称帝。晋代的安重荣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乎?”因此,武夫之间你争我夺,没有什么是非对错,就是“胜者为王败者寇”。王朝及皇位的更迭犹如走马灯。而冯道如果死守一宗,恐怕他早就没命了。谁做皇帝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生灵涂炭,背井离乡,对官吏来说保全性命也只能审时度势了,不能用“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的封建伦理来要求冯道。

冯道这个人史上罕见。今天,我们应以什么样的骨性立足,以什么样的方式立身,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冯道,冯道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冯道的为人为官之“道”” 的相关文章

张骞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

海瑞刚正不阿

      在严嵩掌权的日子里,别说是严家父子,就是他们手下的同党,也没有一个不是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谁都让他们几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县里,有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够秉公办事,对严嵩下面同党,一点不讲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

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

焦裕禄

    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抗日战争期间,焦裕禄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

西安事变对张杨训词――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西安讲

  此次西安事变,实为中国五千年来历史绝续之所关,亦为中华民族人格高下之分野,不仅有关中国之存亡而已。今日尔等既以国家大局为重,决心送余回京,亦不再强勉我有任何签字与下令之非分举动,且并无任何特殊之要求,此不仅我中华民国转危为安之良机,实为中华民族人格与文化高尚之表现。中国向来以知过必改为君子...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编者按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多年来,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的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