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周恩来: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2020年11月30日
   

周恩来读史、鉴史同学习、工作可谓水乳交融、不分彼此。他很早就阅读了四大名著、《说岳全传》、《镜花缘》等传统经典;上小学时,课余时常爱读《离骚》、《史记》、《汉书》等书;到南开中学读书时,开始涉猎西方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经典著作。

走上革命道路后,他以历史作为革命武器,领导文化界开展斗争。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同进步学术工作者保持密切接触。皖南事变后,沉闷的政治空气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周恩来说:“形势不利于大规模地搞公开活动,但这也是一个机会。有研究能力的人,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坐下来搞点研究,抓紧时间深造自己,深入研究几个问题,想写什么书,赶快把它写出来。”“等革命胜利了……想研究问题、写书,时间就难找啦!”周恩来的话使很多人豁然开朗。许多重要史学著作,如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侯外庐的《中国古典社会史论》、翦伯赞的《中国史纲》、邓初民的《中国社会史教程》等,便是在这段时间开始写作或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他说:“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1959年4月29日,他专门发表《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的讲话,强调“我们要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遗产贡献出来”。1971年4月20日,他接见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时指出:要多出历史书,“要讲历史”,“不讲历史、割断历史怎么行呢?中国人不讲中国历史总差点劲。”

周恩来的读史状态同样令人颇多感慨。1973年3月26日,他在送给毛泽东的一个报告中说:“凌晨读史记汲黯、郑庄列传及太史公曰云云,深有所感,愧未能及。”要知道,两周之前的3月10日他刚刚写了治病请假报告。作为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在病重体衰之际依然坚持读史鉴史,一句“愧未能及”,足以看出周恩来以历史先贤为标尺提升和磨练自身修养的不倦追求和人生境界。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编审)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周恩来: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的相关文章

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

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

回忆朱熔基的一次讲话

         9月18日夜,我在南京与朋友欢聚畅饮,醉意朦胧地回到了宾馆。次日一早,朋友来电,说是那天上午,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中国经济论坛”,朱�F基总理将应邀前来演讲。“我不想去了。”我对朋友说,“朱�F基的演讲稿,一定会全文发表的,到时候我拿来一看,全知道了,还用得着去吗?...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编者按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多年来,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的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

康熙皇帝

  康熙(1654―1722),清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满族,年号康熙,故亦称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而又功绩卓著的著名皇帝。   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8岁的康熙即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代理国政。当时,鳌拜等人专权擅政,为非作歹,吴三桂、尚之信...

我为农民说真话

  能够被历史记住的小人物寥寥无几,而李昌平很可能是其中一个。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李昌平”三个字,瞬间就冒出近2000篇关于他的报道和评论。   他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写了那封著名的给朱�F基总理的信,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最近,他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翔实的数据,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