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骅执掌浙江民政时期的丰功伟绩
朱家骅是受过系统教育的留洋博士,平日里虽有些自命不凡,但对于声望的社会名流,仍能够虚怀相处,因此人缘甚好,对他在浙江“推行政”整顿吏治产生了颇为有利的影响。
朱家骅一方面在同学和朋友中物色政治助手,因人授事,量才适用,此特地组织“北大同学会”,以联络北大校友,扩充实力。另一方面推举里有社会影响的头面人物,或有学术地位的权威人士充任民政厅高级名誉问,以树立自己尊贤敬老的形象。
将旧官场上官员全部从民政厅撤换之后,朱家骅开始了第二步的行动进行县长考试。他在1928至1930的任期内,先后三次举办县长考试,选人才。
县长考试标准相当苛刻,除“才学”外,还重视“仪表”和“辩鉴”。
“仪表”和“辩鉴”只有通过面试和口试才能考核,而最后录取与否,起定作用的也在于面试与口试。考生笔试及格后方可参加面试和口试,面试口试同时进行,朱家骅亲自上阵,甄选人与考试标准苛刻相对的,却是报考者条件的放宽,只需有一定的学历行政经验,不论年轻老少,均可报考。朱家骅此举用意在于多中取才,沙淘金。
三次县长考试,总共录取近百人。每届报考者有千余人,录取者仅二十,以30岁左右青年居多。以大量青年出任县长之职,在当时可谓绝无有,一时轰动全国。
朱家骅在任期间,浙江70余县大多换上了这批新县长,使得县政权全部集中于民政厅,成为朱家骅执掌浙江民政的政绩之一。
第三步,就是朱家骅一生中最擅长的――办校。
朱家骅在任内办了两所学校:浙江省地方自治专修学校和浙江省警官学校,由朱家骅本人兼任两校校长。
两校均办了三期,自治学校共培养学生五六百人,其中一大部分学生业后出任区长或自治指导员;警官学校为整顿和掌握全省警察实力而设,毕业生均以县警察局长、分局长和警佐任用。办校两年后,朱家骅通过这所学校培养的人才,纷纷投入革命之中,势力遍布全省。
朱家骅还组织新政考察团去河南、山西考察,回来后仿效山西做法实村里制”,并写成《御村制》加以说此外,朱家骅实行清查人口、划编街村组织;改组县政府组织体系,大小等级限定固定员额,以革除浙江省以往冗官冗员的积弊;整顿警政办理土地陈报、清查全省土地、确定产权、编制地籍账册,以为地方财基础。
由于浙江地少人多,朱家骅还组织浙江人民往东北移民。但由于大多被移民者难以适应东北气候,不久便纷纷逃了回来,移民之事最后不了之。而朱家骅通令各县实行的积谷备荒、兴办团练、普及卫生、禁止溺整饬吏治等一系列“新政”,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效果。
但朱家骅在张静江的支持下,在浙江创立了这些新政,成为中国现代民政的楷模。
对于朱家骅的政绩,十年后出任浙江省民政厅长的阮毅成表示了肯定钦佩,他说“…………十年后,我奉命担任浙江省委员兼民政厅长,乃知浙江地方自与警政地政之基础,盖无一不由骝先生于其任内所奠定。每检阅旧卷,见手批案牍,其规模之宏达,思虑之周密,立法之至公至正,用人唯贤唯才均跃然纸上。
“十年之间,虽民政厅已数易其长,而我却深得萧规曹随之便。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