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骅以学者身份办党,给国民党注入了新鲜血液,形成了一些新气
朱家骅卸任浙江省主席后,先赴武汉,后去重庆,在戴季陶的帮助很快在国民党中枢占据一席之地。他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主任,其间,蒋介石曾嘱托他组织一个智囊团,被朱家骅婉拒。
随后,1938年3月,朱家骅改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兼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按中常委决定,再兼中央调查统计局局长。7月成立青团,朱家骅又被任命为干事会常务干事,不久兼代中央团部书记长并主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三期。
1939年12月,朱家骅转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主管国民党党务。
朱家骅以学者身份办党,给国民党注入了新鲜血液,形成了一些新气。对于朱家骅办党这段经历,他的老部下甘家馨后来曾评价称“我们这个党,从民国二十五年开始变了质,变成了些派系,乃至变种官僚气习,所以到抗战开始以后,党的风气更是不振作。朱先生到了以后,就带来一些新观念和新作风。
“第一,他认为党不是一个孤立的集团,而是一个社会团体,所以对对内都不可以狭隘,应该采取开明的作风。
其次,他认为党不断要有新血输,才能造成党的新生命。
第三,他认为党要社会化,最要紧的是要能和教育界文化界沟通,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仍然是士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党与教育文化界脱节的话,党将完全没有群众基础。所以,他极力地设法要党开门,让教育界的人进来,使大学开门,让我们的党进去。
事实正是如此,朱家骅出任组织部长后,认为国民党在知识分子方面础不够雄厚,决心把党务打进学校等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于是在各大学立国民党党部,先后发展了一批大学教授和学术界人士入党。
蔡元培逝世后,朱家骅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把整个北大系势力全部包过来,所以国民党认为,朱家骅任组织部长时期是“学人报国的最盛时代”。
另一方面,朱家骅以举办训练班的办法,网罗人才,仅1942年朱家就举办了三期党务讲习班,八期战地党务干部训练班,还选调各大学高年女生举办“女子夏令讲习所”,从中发现人才,培养骨干。
朱家骅还将从战区逃出来的青年,按文化程度分配到中学、大学。原的大学生不仅可以继续入大学读书,朱家骅还为他们在机关里留有名额,以领着薪水去读书,如此便吸引了众多人才。
当有同僚向朱家骅举荐人才时,朱家骅总是秉公办事,派人对被举荐进行调查了解,如确实为可用之才,必定派用。他还指示部下道“党的工作人员,除了要重视他的历史以外,更要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准。
朱家骅通过各种途径,为国民党输送新鲜血液,尤其是知识分子,使对国民党信心倍增,同时朱家骅个人势力也得到扩展。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