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百万大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全靠此人六个字,无一人再有异议

2021年10月06日
 

 

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的人民解放军数量大概在500万左右,当时的人数是全世界第一的,而在国家初期度过到和平阶段的时期,军队的数量是越来越消减,但是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又碰上了朝鲜战争,进一步扩大军队数量一共到达了600万。

在后来的剿匪作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之后,就开始缩减人民军队,朝鲜战争胜利之后更是大批减少,在此后的十几年,军队的兵员是越来越少,直到1966年这个时候,因为特殊时期埋下了特殊情况,军员额数大量增加,甚至军队一度增加到了700多万,同时这也为后来的百万大军大裁军埋下了伏笔。

700多万军队,大家可能想象不到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欧洲的一些小国家人口数量也不过如此,还有西沙保卫战,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军队缩减了十几万人,最主要的就是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说我们后来取得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军队实在是太多了,导致了臃肿的问题。

从1975年到1985年,邓公为了这个情况谈了不下十次,这也怪不得国家领导人会如此关注这个问题,80年代那十年是改革开放最开始的那十年,在这个政策出来之后,国家的经济稳定而快速的增长,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还必须要有安全无忧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这些当然是需要军队来维护,这个时候军队的问题,可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而这个时候又处在中美关系的蜜月期,在军事管理,知识管理和高端装备上,美国都给予了中国很大的帮助,甚至美国曾考虑花大量的资金帮助中国装备现代化,快速壮大中国的军事实力,但是这样的背后也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被我拒绝了。

而从经济上来讲的话,在80年代的1985年,中国军费支出是191亿元,而中国军人的数量有四五百万,和同时期的苏联比,我军的军费还不及一个零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2%,而美军却只有中国军队的一半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军队的现代化实在是难度极大,所以在1985年,我国的中央军委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人民军队减少100万,时代在发展、战斗力的衡量已经没有办法从人数上看,更多的是看军队的装备和军人素质。

邓公已经深深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种得罪人的事情还是我来得罪吧,当然在当时也并不是没有人有异议的,当时军中就提出,这样的大量的裁员,会不会影响军队战斗力,面对这个问题,邓公直接说:虚胖子能打仗吗?而底下的人一听这话,也明白了邓公的意思之后再也不说话。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百万大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全靠此人六个字,无一人再有异议” 的相关文章

张骞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

苏武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

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

回忆朱熔基的一次讲话

         9月18日夜,我在南京与朋友欢聚畅饮,醉意朦胧地回到了宾馆。次日一早,朋友来电,说是那天上午,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中国经济论坛”,朱�F基总理将应邀前来演讲。“我不想去了。”我对朋友说,“朱�F基的演讲稿,一定会全文发表的,到时候我拿来一看,全知道了,还用得着去吗?...

西安事变对张杨训词――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西安讲

  此次西安事变,实为中国五千年来历史绝续之所关,亦为中华民族人格高下之分野,不仅有关中国之存亡而已。今日尔等既以国家大局为重,决心送余回京,亦不再强勉我有任何签字与下令之非分举动,且并无任何特殊之要求,此不仅我中华民国转危为安之良机,实为中华民族人格与文化高尚之表现。中国向来以知过必改为君子...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编者按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多年来,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的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