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内容

吕日周真相调查:民意与仕途之间

2023年08月05日
 

 

人治与法治之争

 

毫无疑问,吕日周在长治进行的这一系列实验,有着浓厚的“人治”色彩。对此,吕日周认为,“这个道理谁都懂。上世纪80年代我去美国访问,碰到一个认识的中国人,我知道他在国内非常懒,但是他却在那里的街道上认真地扫雪。我问他为什么要扫,他说我不扫就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可我们呢?我们能幻想着有一天眼一睁,便是完善的法治社会吗?法治也是要靠人来推动的。”

应该说,“人治”在长治短暂的实验,便已经在某些方面面临瓶颈。就拿公开曝光来说,以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久而久之,一些人便麻木了。”市督察室主任丁文松说。

法治化的尝试应该说已经开始。从今年起,长治市已经开始将单纯的舆论监督扩展成为“五大监督”,即以纪检委牵头的党政监督、以人大牵头的法律监督、以政协牵头的民主监督、以统战部牵头的民主党派监督和以新闻媒体牵头的舆论监督。

与此同时,“威权政治”的实施方式,在长治已经开始试图从领导的批示转向制度化和程序化。吕日周对此的概括是:实施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开问题、追究责任(撤、免、停、调、罚)“五步曲”和让干部过“三关”(寻找问题关、追究责任关、在党内民主测评基础上增加群众民主测评关)。

 

民意和仕途

 

与10多年前“敢为天下先”相比,现在的吕日周其实已经“成熟”了许多。比如,他面对记者时多次强调,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自己的东西,只不过是扎扎实实地落实了中央的精神。比如干部要深入群众、要缓解干群矛盾、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发展民营经济等等,都是中央提出来的”,他只不过是“落实”了,也要求他的下属认真“落实”。

与此同时,大刀阔斧的实验,已经在短短2年多时间内收到明显成效。经济发展速度、社会安定程度和城市面貌,都有了极大改变。

但威胁依然存在。因为触及了比较广泛的利益,吕日周向不少人承认,在长治,他“一度非常危险”。即使是现在,在太原也有多位官员向记者透露,吕日周依然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是一个“异类”,不少人认为,他的这些行为明显是为了升迁。

的确,应该说吕日周的所作所为,在“官场”和在世俗化的社会两方面看来,都是明显“违反了游戏规则”的。两方面都感到困惑的是,吕日周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此,吕日周跟记者谈到他的家庭。他说,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因为父亲被诬陷为“叛徒”而长期入不了党,在问题即将解决时,又查出他妻子的大舅和舅妈均为国民党的立法委员。在当时,有了这种关系的人,很难再有政治上的进步。领导为此连续找他谈话说:你很能干,很有前途,但要想入党,必须离婚。否则,不仅影响你,还会影响你的儿子和孙子。

吕日周说,“那我就学学雷锋吧,她嫁给谁谁也要受影响,干脆让她影响我算了。”

吕日周说,你要相信,对有些人而言,他就是愿意坚持一些东西的。

而对于“官场”中的所谓游戏规则,吕日周感到的是无奈和愤慨。

“就因为你与他们一些人不同,你没有遵守某些实际规则,你就被称为‘异类’,被称为‘有争议’,而在现实中,有争议往往就是一种否定。‘太平官’什么事都不干,反而往往能够升迁,这岂非咄咄怪事?”

吕日周认为,“如果少数人就能决定一个官员的命运,那么,官员自然都会选择以一种较小的成本,来获取较大的回报。所以,某些地方官员根本不用考虑做事,不用考虑政绩,而是一心向上跑官要官。”

吕日周甚至说,“我也不是没有送过礼,没有说过好话,但我有自己的底线。而一个不驯服那些所谓的规则的人,不管怎么装也总会暴露出来,并会受到规则的惩罚。”

吕日周说,他因此时常会感到“灵魂被撕裂的痛苦”。

因此,对于权力,吕日周显得颇为矛盾。一方面,他坦承自己在长治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能够强力推行,就是因为拥有上面所赋予的权力,拥有决定下属官员“乌纱帽”的权力。而另一方面,他又从本能上希望,这种权力在来源上更多一点下面的因素。他甚至提出,“谁能决定干部的命运,干部就对谁负责。”在他提出的干部过“三关”中,他显然最看重第三关,即“在党内民主测评基础上增加群众民主测评关”。惟有这样,干部才能在“对上负责的同时,也对下负责”,作风才能真正转变。

10月7日,《长治日报》公布了《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关于吕日周、张兵生实践“三个代表”群众民主测评情况的通报》,通报非常明晰地列出了民主测评的“组织单位”、“测评时间”、“测评地点”、“参与范围”、“发出及收回测评票”以及“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弃权”的详尽票数。

结果显示,在先后10次总共14961人的测评中,吕日周的满意票为13912票,基本满意932票,不满意63票和弃权54票。

对这一测评结果,吕日周无疑颇为得意。

但对于自己的前途,吕日周依然表示出一种矛盾的心态。他说,他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被上面认同,但是,也做好了万一不被认同的准备。“我曾在大连的棒槌岛上观海潮,那迎面扑来的浪头,排山倒海般轰地扑向海岸,似乎力量惊人。可浪退后一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两个人的一两次冲击,不能期望过高,但是,成千上万这样的人的持续不断的冲击,就能改变整个社会。”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吕日周真相调查:民意与仕途之间” 的相关文章

大禹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

张骞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

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

海瑞刚正不阿

      在严嵩掌权的日子里,别说是严家父子,就是他们手下的同党,也没有一个不是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谁都让他们几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县里,有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够秉公办事,对严嵩下面同党,一点不讲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

焦裕禄

    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抗日战争期间,焦裕禄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

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

  编者按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多年来,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的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