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军事家 > 正文内容

抗日名将廖耀湘

2024年07月24日
   

“廖将军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君子,他从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近女色,他是一个以国家民族为生命的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这是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印缅血战记》中的一段话。这个“廖将军”是国民党兵团司令廖耀湘,湖南新邵县人。抗战时期,他率“虎师”新二十二师远征印缅,艰辛备尝,歼灭日军第十八师团,打通中印公路。新二十二师改编为新六军,他是首任军长。

论抗日战功,国民党军中没有几人能超过廖耀湘。“无湘不成军”,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称他为蔡锷以后湘军人中的第一人。而将他誉为“君子”的,更非谢冰莹一人,他的同乡、同学、同胞刘建章,赞他“用兵不愧中外名将;治学不让古今大贤……宅心仁厚,廉洁自守,不失君子风范。”新六军副军长舒适存称他“刚毅木讷”,注者曰:“刚者公正无欲,不见利忘义;毅者果敢坚定,不畏难苟安;木者居心笃实,不沽名钓誉;讷者语不妄出,不巧言令色。”那位犟牛一样的军统特务文强,在功德林发犟:“我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毛泽东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级,周恩来是我老师和入党介绍人,林彪是我部下,刘少奇家离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们没有把我教好,要写悔过书应该他们写,我不写。”提起廖耀湘,他说,我在狱中收到过好多人的信,只有廖耀湘有什么说什么,实事求是,肝胆相照。廖耀湘的顶头上司杜聿明夸他胸怀韬略,有大将之才。其他如新二十二师参谋长师临先、新六军训练队长何福祥等等,都对其君子之风予以赞美。

君子固穷,穷且益坚。出生贫寒的廖耀湘,学习十分刻苦,将“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小学毕业后,考入省城岳云中学,每期步行600多里去省城,途中落伙铺时,他洗了内裤,晾在通风处,以备次日穿。有一次在湘潭七里铺进餐,店家以为他是学生,饭量小,要按餐而不按碗算饭钱,他一口气吃了六大碗,店家大呼上当。因为小时候吃过苦,在穿越野人山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才能身先士卒,食粗粝、攀悬崖,还于万苦千难中,鼓舞部属斗志。

廖耀湘不畏艰难,军校毕业时报考出国留学军官,本可考他熟悉的英文,但为了去法国学习机械化作战,他重新学习法文,考入法国圣西尔军校机械化专业,并取得令法国同学羡慕的特优成绩。他勤于总结,著作了《小部队战术》《森林作战法》《城镇村落战法》等书。这些书被史迪威将军交美国陆军部译成英文本,训练美国军队。他总结南京战役的材料,引起蒋介石的重视,被破格由中校晋升国内首支机械化部队第二○○师少将参谋长。他对新六军训练严、要求高,提出要把新六军的传统向全军推广,可见他志存高远。

君子报恩,小人负义。新六军空运南京接受日军投降后,将启程赴东北前,廖耀湘带随从去看望救命恩人。那是在南京保卫战中,气急败坏的日军用毒气将中国官兵毒倒,攻上紫金山。廖耀湘不甘被俘杀,从山上滚下去,流落到栖霞镇的栖霞乡,意外地见到了同学黄知南。两人结伴来到和家村口,遇见和广丰,廖耀湘拿出金手表求助。和广丰拒收物品,将他俩藏在土窑里,每天供应饮食。后来,和永丰的儿子和永强去长江边侦察出逃路线,送廖耀湘过了江。

廖耀湘在栖霞乡没找着黄知南,来到和家村,找到和广丰,才说几句话,声音就哽咽了。他送给老人五百银洋,在城里盘了一家店铺给老人经营,并给每户乡亲发送二元银洋,表示感恩。村民议论纷纷,夸他是知恩图报的真君子。

抗日所向披靡的廖耀湘,也是一个外战内行,内战外行的人物。他那十万大军被解放军一锅端,自己从兵团司令沦为阶下囚。在接受改造时,他脏活累活抢着干,评为搓麻绳高手,被战犯推选为席长,分菜公正无私,学习废寝忘食,把一本《哥达纲领批判》背得一字不漏。因表现好,让他去农场野外劳动,那里没有围墙和岗哨。一开始,管理人员还怕他借机逃跑,但他一到农场就挖土、施肥、浇水、剪枝,干得不亦乐乎。过后,管理人员问他想没想过逃跑,他说,做人要光明磊落,当逃兵,在背后挨一枪,那是一种耻辱。

君子不拘小节,往往大事清醒小事糊涂。一次,沈醉看到有条裤子晒了10来天了,问是谁的,廖耀湘接腔说:“这人真糊涂,裤子晒了这么多天都不收。”旁人指出是他的,他走过去一看,喊道:“这是6号何文鼎的。”原骑兵军长何文鼎出来一看,也大声说:“哪里是我的,明明是9号的。”大家拿来一看,确实是9号廖耀湘的。

君子喻于义。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申伯纯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老革命,因爱“放炮”,“文革”时受到批斗。在批斗会上,造反派质问廖耀湘为何不检举揭发。他说不了解申伯纯,造反派说不了解也要揭发,他搬出毛主席的话来回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廖耀湘见批斗很残酷,冒着危险给周总理写信,请他救救申伯纯。总理接信后,亲自过问,不仅救了申伯纯,也保护了全体文史专员。隆回人宁秉衡在新二十二师某连当司务长时,因批评连长覃治平挪用士兵伙食费赌博,覃治平向师长邱清泉诬告宁调皮捣蛋,要求撤换。师长认为一个小司务长,撤就撤吧,默许了他。时任副师长的廖耀湘知道宁因坚持原则受委屈,给他重新安排了工作。

君子权重不媚,势盛不附。廖耀湘留法选拔考试成绩列前三甲,可因个子矮,被刷下来了。他找到蒋介石,问这是选留学生还是选女婿。蒋欣赏其胆气和才气,特批他出国。廖耀湘因此对蒋介石忠诚不二,尽管他的改造表现很好,直到1961年才第三批特赦。而他的靠拢人民,走向光明,是通过学习和参观,切身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后,做出的抉择。特赦后,他取得了公民权,又向周总理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君子功则相让,过则相承。1939年年底的广西昆仑关大捷使廖耀湘名扬中外。此时他是新二十二师副师长,在战斗最胶着的时候,他率部阻击了日本的援军,击毙日军中村正雄少将,攻克日军占领的昆仑关。田汉曾撰文称他为“当代狄青”,可他不挟功自恃,在功德林写反省材料时竟没有写到此役。

君子之道有三,是为仁、知、勇。廖耀湘求知不怠,是国民党将领中的“书虫”。笔者珍藏一本他读过的《胡适留学日记》,可见他涉猎之广。如果不是知者,光凭勇气和毅力,他也不能把部队带出茫茫野人山。他身经百战,勇冠三军,当了军长、司令后,还往战斗最激烈的团、营督战。说到仁,他更值得称道。有道是“仁者爱国”,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利害。第二○七师缺干部与装备,他奉送李定一、王启瑞、周中峰、张树帜等多名爱将及精良装备;刘建章调第十三军第八十九师师长时,他以所属部队共2300余人与装备予以拨编;缅北反攻时,英军第三十六师遭日寇猛扑,不待友军请求,立令第五十师救援。南京受降时,日军物资难以数计,他告诫军需处长蒋继志不要有谋求财富的私念。在声望日隆、地位渐高之际,刘建章劝他顺应风气,为日后飞腾积累一些资本,他说:“国家多难,吾当全力应之,实无谋此之必要。”在印缅战场,部队补充训练受制于盟军,个人也曾受怨遭抑,为了抗日,他坦荡忍受。

他把“仁者爱人”的理念带到治军打仗之中,指出“将不仁,则军不亲。”他爱兵如子,仁德仁心,在他的部队里,“伤兵第一”的观念蔚然成风。他对危害老百姓的行为嫉恶如仇。国民党的东北保安部队士兵拆毁民房,却栽赃到新六军的一个排长和两个班长身上。廖耀湘叫来新二十二师军需主任易占中臭骂一顿,罚他立正两个小时,将其降级,并责令他查出肇事者予以枪毙。易占中查明情况后,在师长李涛协助下,救了三条人命。廖耀湘弄清真相后,反思自己听信一面之言,好言抚慰易占中,为他恢复阶级。

廖耀湘不喜欢应酬,话也不多。有人说是因他的乡音太重,别人不知其所云,于是干脆少说;也有人怪他生性傲慢,不屑于阿谀逢迎。其实,他向来视棋牌为玩物丧志,对应酬周旋,他说,身系国家安危,哪来这份闲情雅致?他一生对人坦诚,实为谦谦君子。

历史充满戏剧性。第二○○师师长戴安澜抗日殉国,国共两党都给予最高的评价和沉痛的哀悼。而曾任二○○师参谋长的廖耀湘,率新二十二师将士血战印缅,战功赫赫,只因后来卷入内战,成为战犯。好在他改造彻底,受到特赦,当上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和全国政协委员。“文革”中他受到林彪集团迫害,于1968年12月2日突发心脏病逝世。1980年5月30日,政协为他补开追悼会,将他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抗日名将廖耀湘” 的相关文章

戚继光驱逐倭寇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 公元1553年,在汉奸汪直、徐海的勾结下,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沿海登陆,分...

李宗仁:台儿庄的日日夜夜

    20世纪30年代,中国脆弱的社会重新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时刻,1937年7月7日,河北宛平卢沟桥畔的上空,响起了日军全面侵略中国的罪恶枪声。民族灾难的信号,惊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四万万中国同胞,掀起了救亡热潮。李宗仁在民族灾难的呼唤和催促下,履行了炎黄子孙的匹夫之责,...

中国红军之父――朱德

    无限深沉的脸庞上,是那漫不经意却又整齐的短发。这完全是一个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标准军人和严格纪律约束的职业革命者的发式。 这种发式区别于毛泽东那诗人气质的中分和周恩来那儒雅气质的背头。 这是我们父辈们曾经留过的发式。 永远的短发下面,是一双平静而又深...

孙膑

      战国时期的齐国,在远离齐都临淄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晚年的孙膑深居简出,潜心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著述。时值深秋时节,这一天,孙膑从堆满简牍的几案上抬起头,望着窗外瑟瑟的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枯叶,目光不由地转到了那双残废的双腿上,昔日那些艰难坎坷、...

罗荣桓 难得的政治元帅

    在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铭刻着罗荣桓这个光辉的名字。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是建军的重要起点,从那时起连队有了党代表(后来改称指导员),而罗荣桓即是最早的七个连党代表之一。他由此起步,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军队政工领导人,直至共和国元帅。   毛泽东的悼诗   吊罗荣桓   记得当...

徐向前 越是硬仗越向前

    忆当年  公元一九三八年三月,徐向前指挥八路军在河北涉县至山西黎城公路设伏,歼灭日军四百余人,毁车百八十辆,是为响堂铺之战。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年逾八十的徐帅忆当年战况,心潮澎湃,吟诗为念:  巍巍太行起狼烟,  黎涉路隘隐弓弦。  龙腾虎跃杀声震,  狼奔豕突敌胆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