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军事家 > 正文内容

台湾军事强人郝柏村,支持两岸统一,直言:就算死,我也是中国人

2024年08月19日
 

 

台湾一直是每个中国人时刻关心的问题,我们热切地盼望着台湾回归的这一天,不仅大陆人民希望祖国尽早统一,台湾同胞也为了这个目标奋斗着。

台湾的军事将领郝伯村曾说:“我郝某人,一生一世,都是中国人,我过去是,我现在是,将来直到我死,我仍然是一个中国人。”

郝柏村这一生,都在为祖国统一做贡献,即便遭到台湾当局的恐吓和打压,郝柏村依然不改初心。

 

黄埔走出的“思想家”

 

1919年,郝柏村出生在江苏盐城,6岁时进入私塾学习,16岁时弃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黄埔军校第12期的学员。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多省沦陷,前线的军官损失巨大,郝柏村这一期的学员,不得不提前毕业,奔赴战场,在上战场之前,蒋介石特批学员10天的假,回家探亲。

而这,也是郝柏村和父母亲人的最后一面。

郝柏村心想自己马上就要上战场了,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为了给父母留一点念想,他便带着父母去县城照了一张全家福。

郝柏村没想到,自己这一去,就是生离死别,他的后半生竟然会在陌生的土地上度过。

回家省亲之后,郝柏村前往湖南报到,当时平汉、粤汉线以东的所有重要交通线和重镇都被日军侵占,战事刻不容缓。

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国民党军队被迫撤离,郝柏村所在的部队在撤离过程中,遭到日军围堵。

日军朝国民党军队疯狂扫射,九死一生逃出来之后,赫柏村才发现自己满头是血。

为了不拖后腿,郝柏村没有做仔细的检查,匆匆包扎之后又奔赴战场,直到几十年后去医院体检,才发现自己的头骨上还嵌着一枚金属弹片。

1940年,郝柏村的母亲去世,他的父亲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托人联系到他,但当时他的故乡已经被日军侵占,而他所在的前线战事更是吃紧,没有给母亲奔丧,是他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

广州战役之后,郝柏村因为表现突出而被调到贵州炮校学习,之后担任炮十二团二营中校营长。

他所在的部队,是当时中国仅有的最先进的炮兵队伍,部队装备的是150毫米德式手榴弹和155毫米美式榴弹炮。

虽然郝柏村的部队具有这么好的条件,但由于当时中国的交通条件和日军的战备情况,导致这支部队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太平洋战争时,郝柏村加入远征军入缅作战,担任驻印军炮兵第一旅二营六连连长。1944年,滇西反攻战打响,郝柏村被调回国内,在重庆军校进行学习。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郝柏村几乎没有什么战功,在国民党内部也没什么名气,直到抗战快结束时,国民党将领顾祝同,才注意到了郝柏村。

从此,郝柏村的仕途才开始有了起色,抗战胜利之后,郝柏村调往顾祝同身边,出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上校随从参谋。

1949年年底,蒋介石见大势已去,只能从重庆退到成都。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出发,前往台湾,从此国民党的所有人,便和大陆永别。

郝柏村自然是不想离开大陆的,他生在大陆,长在大陆,母亲离世时没有回去,父亲病逝时也是族人帮忙处理的后事,郝柏村心中只觉得对家人愧疚万分。

原本想抗战结束后,能和弟弟妹妹团聚,谁想到,刚把弟弟妹妹接到重庆,国民党就战败了。

作为国民党的军官,他自然是要跟着蒋介石一起撤离的,但他的弟弟妹妹,他却无法一起带走。

蒋介石离开大陆的同一天,郝柏村也跟着顾祝同一起离开了大陆,前往海南岛布防,一个月后,郝柏村跟着顾祝同来到了台湾。

从此,郝柏村便在台湾混的风生水起,但他也离自己的故乡家人越来越远。

这一年,国民党200万军队全部赴台,台湾正式成为了蒋家的天下。

来到台湾之后,台湾便开始戒严,断绝和大陆的一切往来,大陆来的所有人,都住在眷村,而蒋介石还做着5年之内,反攻回大陆的美梦。

 

晋升之路

 

1953年,郝柏村进入陆军大学学习,一年之后分到第三炮兵担任上校指挥官,同时担任金门前线指挥官。

1958年,国民党和解放军在金门爆发战争,金门包括金门本岛,烈屿岛、大担岛、二担岛等十多个岛屿,总面积149万平方千米。

金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国民党当年退守台湾之后,逐渐在金门发展起自己的势力,还在岛上成立了金门要塞总台,在岛上构建军防工事。

早在1949年,解放军攻取厦门之后,便准备进攻金门,但由于后援不济,导致全军覆没。国民党趁势在金门一带加强武力,随时准备反攻大陆。

1955年,驻守在金门的防卫司令部炮兵指挥官已经换成了郝柏村,他上任之后,便把金门的炮兵阵地,做成了固若金汤的钢筋水泥掩体。

当时解放军修筑了鹰厦铁路,还在莲河、大嶝岛之间秘密修筑了桥堤,郝柏村了解到这一点之后,便让国民党士兵在解放军施工时进行攻击,给解放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958年8月23日,金门战役正式打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多年后,郝柏村回忆,当时真是生死一线,他无数次和死亡擦肩而过。

在金门战役中,郝柏村多次不顾生死的英勇表现,让蒋经国对他青眼有加。战役结束之后,蒋经国开始倚重郝柏村,并在1965年推荐他担任了蒋介石的侍从长。

郝柏村出身并不高,国民党一向注重派系,没有任何身家背景的郝柏村,一开始也并不是蒋介石的爱将,之所以能在蒋介石身边呆了6年,也只是因为蒋经国对他的器重。

在蒋介石身边的这段时间,郝柏村逐渐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蒋介石逐渐对他额外的重视和提拔。

蒋介石去世之后,蒋经国继任,郝柏村原本就是蒋经国一手扶持起来的,现在更是对郝柏村委以重任,提拔他做了台湾陆军总司令,授衔一级上将。

一时间,郝柏村成为了台湾大街小巷议论的人物,同时他也成为了台湾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参谋总长。

郝柏村代表着那个年代的国民党势力,也是蒋氏王朝最大的军中支持者。

1988年,蒋经国去世,国民党的政权由李登辉接手,李登辉参加过日本军队,还曾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所以对于他,国民党内部反对的声音很多,郝柏村就是其中之一。

 

山河统一的夙愿

 

李登辉接任台湾领导人之后,曾和郝柏村等人有过一场“党争”,郝柏村是大陆人,而李登辉则是台湾本土人,所以这次政权之争又被称为“本省”和“外省”之争。

郝柏村为首的“外省”最终失败,导致国民党内部分裂,新势力组成新党,为了制衡郝柏村,李登辉任命郝柏村为国防部长、政务委员、行政院长。

郝柏村看似升官,但却因此失去了军权,这对于郝柏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毕竟他是黄埔军校出身,军权远比虚衔来得重要。

郝柏村在军中颇有威望,当时军中有很多的将领,劝说郝柏村发动兵变,逼李登辉下台。

但郝柏村最后却没有选择这么做,他始终谨记“军人不得干政”的铁律。

因为郝柏村,台湾人民免去了一场大灾,如果他真的发动兵变,那么台湾势必会受到战火的侵扰。

最终郝柏村没有选择兵变,而李登辉也走向了“台独”这条不归路。

李登辉知道国民党改不了爱内斗的性格,便不断地挑起内部矛盾,他在任期间,先是试探性的鼓吹“台独”,引起了国民党权贵集团的不满。

作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内战的国民党老兵,根本看不上李登辉这样的人物,郝柏村在看清李登辉的“台独”思想后,便开始强烈的反对这一观点。

蒋氏王朝走向终结之后,郝柏村这样的国民党老兵,身份多少会有些尴尬,但在国家大义面前,郝柏村丝毫不曾含糊。

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逼迫李登辉说出拥护国家统一的言论,郝柏村担任行政院长期间,曾颁布了《国家统一纲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海军建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大陆委员会,为了两岸关系积极地奔走。

为了对抗台独,郝柏村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郝柏村的主持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的海协会促成了两次“汪辜会谈”。

这是继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两岸民间首次正式的接触,两次会谈之后,海峡两岸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并且在交流会中提出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

郝柏村公开反对“台独”,他主张“台湾的前途是由全体中国人决定”,他在任期间,建立起的机构,对两岸的互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为郝柏村的影响力,国民党内部和台湾很多民众都逐渐倾向于国家统一的观点,李登辉虽然表面没有发作,但却在背后联合台湾民进党,对郝柏村施压。

当时台湾政坛十分混乱,国民党、新党、民进党等几股势力各抒己见,不断的激化矛盾,郝柏村面对众多反对的声音,逐渐有些力不从心。

在多次的高层会议中,郝柏村受到了多方势力的攻击,甚至还有人在会议中高喊“军阀”,郝柏村拍案而起,坚定地高喊“打倒台独”。

他在会上表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接受台独,这是我的良心”。郝柏村这一声振聋发聩的高呼,让所有的台湾人民看到了郝柏村坚持祖国统一的决心。

1993年,李登辉的台独倾向引发了郝柏村的强烈不满,他在国民代表大会上宣布辞职,高喊“中华民国万岁,消灭台独”。

郝柏村辞职之后,李登辉开始在台湾大肆宣传台独,最终导致两岸关系恶化,郝柏村一气之下,退出国民党,并宣布自己将参选台湾领导人,想要扭转当时的局面。

郝柏村参选台湾领导人以来,得到了国民党和新党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各方势力的干涉,最终还是落选了。

虽然自己落选了,但他的长子却顺利的进入了官场。

 

身在乡野  心在朝局

 

1999年,卸下所有职位的郝柏村越发的想念故乡,两岸关系逐渐恢复后,他终于有机会返回大陆,从香港坐飞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盐城。

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孙和亲朋好友50多人,回到了自己的故土,阔别了半个世纪以后,盐城已经大变样。

郝柏村来到自己父母的坟前,长跪不起,头发半白的他,哭成了泪人。

他告诉自己的子孙: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忘本,不能忘根,尽管不一定要归根,但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2000年以后,郝柏村淡出官场,开始专心做起了学问,但他最关心的,还是两岸关系的走向,为了促进两岸关系,郝柏村一直积极的和大陆进行交流。

一年后,他带着曾经的国民党退役军人,访问广西桂林,在两岸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郝柏村用来对抗“台独分子”最好的方式。

2006年,郝柏村的儿子郝龙斌当选台北市市长,郝柏村得知消息后,对儿子说:什么都许,就是不许台独。

此时的郝柏村已经到了晚年,这些年来,他几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反对台独,拥护祖国统一。

随着岁数越来越大,他总是时常想起自己年轻时当兵的岁月。

2014年,郝柏村再次返回大陆,已经满脸沧桑的他一路重走华北、华南、华中的抗战路线。还参访了常德当地的抗战遗址,回忆起当年的抗日战争,他不由得的泪流满面。

在接受台湾记者的采访时,郝柏村还在镜头面前唱起《义勇军进行曲》,对他而言,祖国一致对外的那段岁月,是他从来不曾忘却的。也只有他,敢于在台湾媒体面前高喊“我是中国人,反对台独”!

2020年3月30日,郝柏村去世,他虽然故去,但他的思想还在,他的子孙后代会继承他的遗志,坚定的高喊“反对台独”。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台湾军事强人郝柏村,支持两岸统一,直言:就算死,我也是中国人” 的相关文章

中国红军之父――朱德

    无限深沉的脸庞上,是那漫不经意却又整齐的短发。这完全是一个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标准军人和严格纪律约束的职业革命者的发式。 这种发式区别于毛泽东那诗人气质的中分和周恩来那儒雅气质的背头。 这是我们父辈们曾经留过的发式。 永远的短发下面,是一双平静而又深...

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1496―1555),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女英雄。本姓岑,壮族。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归顺直隶州(今广西靖西县)土官岑璋之女。她自幼聪慧好学,攻读诗书,习武练艺,善使剑,懂兵法,有谋略。她性情豪爽,好打抱不平,助人为乐。长大之后,嫁与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姓为“瓦氏...

甲午军魂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

罗荣桓 难得的政治元帅

    在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铭刻着罗荣桓这个光辉的名字。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是建军的重要起点,从那时起连队有了党代表(后来改称指导员),而罗荣桓即是最早的七个连党代表之一。他由此起步,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军队政工领导人,直至共和国元帅。   毛泽东的悼诗   吊罗荣桓   记得当...

陈赓 身经百战惊世界

      非凡陈大将   天才域中雄,又立国际功。万里关山飞渡,谈笑扫灭顽凶。为党忠心耿耿,奋斗尽瘁鞠躬。旧日挚友胡志明,曾赠汉诗夸高风:   携杖登高观阵地,   万里山拥万里云。   义兵壮气吞牛斗,   誓灭豺狼侵略军。   有关陈赓大将的生动故事,...

功勋卓著一代名将――深切缅怀杨成武同志

  2004年2月14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成武同志和我们永别了。杨成武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将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