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60年,你选择向谁致敬

2009年09月28日
   

时间把历史揉碎了,满地散落,有太多飘向了不知名的暗角。后来者的记忆倒带,要抵至幽微,常如烛光冷照山壁。

当然,此时看历史,是不需烛光映照的。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时间节点,历史的浪潮在向每个人漫溢与席卷。读报上网看电视,都在与历史面对面,与时间深处的人们对话,去碰触那些悠远的纷扰世事。

我以为,看历史,要寻找现实人生的镜鉴,也要弄明白要向什么人致敬追怀。有太多的先行者,背影渐行渐远,甚至在某个拐角消失之后,就割断了与我们现实应有的记忆。但他们却是历史的一部分,纵然蒙上太厚的尘埃,也终究会有被拭亮的那一天。

于是,现实往往只是在向历史的一部分致敬,或者是现实的一部分在向历史的一部分致敬。但是,历史是属于每个人的,也是属于每一个家庭的。前些天,我曾与曹景行聊起新中国这60年的历史,这个以“口述历史”闻名的前凤凰卫视名嘴就说,这段历史,其实就生长在现在每个家庭的血脉深处。

那么,每个人就应该向给予自己美好生活的父辈们致敬。今天安居乐业的幸福日子,是他们搭建的。这代人能够告别战乱逃亡,不再文攻武斗,是因为父辈们支付了太多的苦难与不幸。当然,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他们父辈身份可能已被贴上了不同的标识,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伟大,有的平凡。在现实的语境下,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下,自然应该选择向那些为新中国成立与建设做出贡献的先行者致敬。

只不过,除了国家意志下的宏大历史记忆,在走向公民社会的进程中,越来越具备独立自省意识的人们,也应该懂得向给予我们生命的那些普通人致敬。9月27日出版的《南方人物周刊》有一篇报道,题目叫《龙应台:你所不知道的一九四九》,其中有一段话,令我深为震撼:“我不管你是哪一个战场,我不管你是谁的国家,我不管你对谁效忠、对谁背叛,我不管你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我不管你对正义或不正义怎么诠释,我可不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这样以文明与人性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也应是每个独立的个体生命的主动选择。这样,在面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候,你在向那“一将”致敬的同时,也会懂得给予“万骨枯”以怜悯与慈悲。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许多人当时其实也并不知道谁是站起来的成功者,谁是倒下去的失败者。纵然,你不一定认同龙应台那种“向失败者致敬”,但在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的文明视角下,对失败者,今天的人们至少也可以选择理解与同情。

我的父亲就常说,他这一生,太平凡,甚至很失败。说这话时,父亲一脸落寞与失意。他这一辈子的身份,叫农民。60多年来,他用粗糙的大手长久抚摸着故乡那片土地,在悲悯的大地上植入无限的希望。他所有的希望,不过就是为他的儿子铺就一个有长度的人生。随着我的年岁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在别人眼中,我的父亲是平凡还是失败,都不重要。对这样给予我生命与未来的老人,我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致敬与感恩,带着无限的诚意与歉疚。

“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肯尼迪曾这样说。大地微凉,深埋着太多的先行者;身边角落,总有值得叙说和记忆的父辈。现在,你将选择向谁致敬?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60年,你选择向谁致敬” 的相关文章

胜败乃人生缩影

    我们从一个人的胜败行为里,可以突破对方的深层心理,其间最容易表现出来的时间,就是他陷入不利的状况之际,在胜败的情况下,危机现象是附带之物,好运不来,期待中的赞助者迟迟不出现,那自然会使人陷入欲求不满的状况里,诸如此类的事情,每个人一生里必然会遭到一两次的。   在这种情况...

聪明正直为之神

  北方有间财神庙,财神有感而发,写了一副对联,他说:“我手里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我到底给谁是好呢?”   可见这个财神都不知如何处理,这么多人求他让自己发达,他给谁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神。中国的说法是,聪明正直为之神也。即是说,聪明正直的人,他死后才会做到神。   譬...

失败是什么?

      上次写道,积极主动的要诀,在于培养自己对失败的容忍度。那么如何培养容忍度呢? 试想一下,我们容忍一天,容忍两天,我们真的能对失败能容忍一辈子吗?时间长了,总有一天,我们会忍无可忍的。其实,“容忍”本身是个很消极的词。  &nbs...

梁启超的精彩演讲:如何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启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nb...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自然境界――最低级的,了解的程度最少,这一类人,大半是“顺才”或“顺习”;(二)功利境界――较高级的,需要进一层地了解;(三)道德境界――更高级的,需要更高深的理解;(四)天地境界――最高的境界,需要最彻底地了解。...

荣毅仁: 《自策铭》

    古君子惧身心之不能自制也,每作铭以自策,商汤镌之于盘,子张书之于绅,用是戒也。余何人,岂以为贤于商汤、子张者,而谓铭之不屑为;抑自弃于商汤、子张者,谓铭之不能为而不敢为也。顾尝闻之,凡欲成大事业者,必先自立志。余因作自策之铭,以自勉,且自克也。铭凡八章,曰: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