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教育家 > 正文内容

蔡元培论教育应该独立

2004年04月03日
 

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非宗教运动》,阐述了他的关于教育独立的主张。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发展个性、培养人才的工作,它有其自己的规律,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见成效。而当时他看到连年军阀战争,政权极不稳定,从他任第一届教育部长到1916年,随着执政者的更迭,教育部长就换了十几个,并且有人根本不懂教育。他对此十分反感,认为教育权若总掌握在政党之中,变来变去,是无法成效的。另一方面他见到随着帝国主主文化教育侵略,教会学校极力用宗教"诱惑未成年的学生,去信仰他们的基督教",他认为这是"侵犯人权"的行为。因此,他提出"教育独立"的主张,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实施教育独立的办法,他曾提出从教育行政管理上,把全国分成若干大学区,每区设一中心大学,管理区内各种学校及教育事宜,政府不得干涉学区工作。在每一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此外,在学校不得设神学科,不许传教士任教,凡以传教为业的人,不能参与教育事业。

蔡元培关于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反映了他反对军阀分子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侵略的革命意义。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蔡元培论教育应该独立” 的相关文章

蒋梦麟

    半个多世纪前,蒋梦麟在教育界、政界是个无人不知的人,自1919年以后,他主持北大达17年之久,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一所现代性的大学,与他的名字也是分不开的。 蒋梦麟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小村庄,从少年时代起他受的大部分都是西式教育,先后在绍兴中西学堂及上海、余姚...

丁祖诒与中国民办教育

  创业15年的西译方舟(西安翻译学院),希冀过4万名莘莘学子潜心深造立志成材的美好憧憬,踏下过五大洲百名外国驻华使节交口称赞流连忘返的非凡足迹,洋溢过大洋彼岸20所美国知名社区大学45位校长和教授联袂西译共话教育的满腔激情,为申奥助威万里行谱写过华夏最为壮观最为动人的壮丽诗篇……&nb...

朱永新: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苏省政协委员。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上海浦东川沙县人。他深感我国实业的不发达,学校教育脱离生活实际,中学生毕业无就业之技能,而用人者又叹乏才,并受到美国职业教育的影响。1917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抗日战争期间,黄炎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从事民主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

陆费逵教育思想

  陆费逵(1886--1941),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复姓陆费,名逵,字伯鸿,号少沧,笔名有飞、冥飞、白等。原籍浙江桐乡,生于陕西汉中。 陆费逵早年入江西南昌熊氏英文学塾附属日文专修科学习。1902年与人合办正蒙学堂,自任堂长兼教员。1903年转至湖北武昌,参加革命...

陈寅恪先生传略

      陈寅恪先生(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闻名海内外的当代文化大师,被誉为“教授之中的教授”。一生主治中国中古民族文化史和唐史,博通多种语言文字,以外文资料与中土旧籍相参,多所发明。同时对宗教史、魏晋南北朝史、蒙古史、敦煌学以及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