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正视失败

2010年04月05日
      对待自己,要像对待一个朋友:忍受他的缺失,但是鼓励他去改善。

    失败之茧由消极的情绪所构成。消极的情绪,无异于内在的敌人,随时伺机而动。我们必须小心防备。

    失败并不等于消极的情绪。情绪可以化解,失败却是人生必经的考验。任何人都会遭遇或大或小的失败。一个宣称从未失败的人,只是因为他从未真正尝试任何事业。罗马哲学家席内卡说:「你若是一个人,就应该崇拜那些尝试过伟大事业的人;即使他们失败了,也值得赞美。」这正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高明见解。

    失败并不可怕。发明家爱迪生的每一项创作,都是多次失败后的产品。从失败中学习教训;这是大家在默默奉行的准则。唯有正视失败,才能超越失败。

    不必掩饰自己所犯的过错,勇敢而自由地承认它,但是切勿让它扩大。对待自己,要像对待一个朋友:忍受他的缺失,但是鼓励他去改善。想一想:你是否每日设法检讨自己的消极信念?你是否觉得自己不够灵活,不够漂亮?觉得自己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觉得自己缺乏男性气概(对男生而言),或缺乏女性魅力(对女性而言)?

    这些想法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你在批评自己时,所凭借的标准往往是理想中的完人。但是,人毕竟是人:强者有许多弱点,弱者也有许多优点。

    心理学家已经指出:有些智商中下的人具备非常丰富的常识;有些平凡的家庭主妇可以成为诚挚的朋友;有些身体残障的人特别深具同情心;有些精神失衡的人其实聪明绝顶;有些口吃结巴的人对小孩说话时流利极了;有些罪犯在重新做人后负责尽职。人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往往是混合发展,不是黑白分明的。那么,何必让消极信念折磨自己呢?

    拳王乔路易曾保持多年的重量级冠军,在巅峰时期他代表了「击不倒的力量」。但是他刚刚步入拳坛时,表现颇为拙劣,经常被不知名的业余拳手击倒。他的最差纪录是在一场业余比赛中,被击倒九次之多。他继续尝试,绝不气馁,终于成功。前些年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是「洛基」,形容一个拳手如何失败、如何苦练、如何胜利。我们的一生事业,其实也映现浓缩在这一类的影片中。看完「洛基」,观众大多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因为这种喜悦是人人心中最深刻的本能要求。

    人生若是一场战斗,那么这场战斗值得我们全力以赴,争取胜利。休息,是为了重新出发,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是为了调整自我影像,是为了在下一回合的挑战中挥出漂亮的一击。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正视失败” 的相关文章

生命的意义

    命运、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而活着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难免人自我迷失,迷失后必然会痛苦地思索。约翰。克利斯多夫青年时期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最后精神得到升华。保尔的那段生命意义的论述堪称经典。共产主义信徒的内心独白因为虔诚才超越时...

善恶辩――回避不了的利益驱动的人性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记不清是在《中国青年报》还是在《中国青年》杂志,曾就“人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这一论题进行了一场讨论。这场讨论在得出结论之前,进行了很短的时间就结束了。与其说这场辩论的正反双方难分轩轾,到不如说这是一场正反双方不对等的辩论。因为在一个“人性善”的主流社会意识里,是不...

不可丧失“再拼一下”的心态

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假如真有人生活在绝望的人生之中,那么他只能是失败者。   一个人的危机与丧失积极向上心态的力量有极大关系,因为缺乏积极向上心态力量的人,身上就会缺少一根筋――“再拼一下”!实际上,对于那些优秀者,他们不光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脱颖而出,而且靠“再拼一下”积极向上...

我们,忽视了平凡教育

文汇报近期发表一篇“记者调查”文章,问道:小学生缘何长大不愿做工人?这位记者最近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活动,就如上这个话题同4位小学生做了交谈,“结果他们中没有一个表示愿意将来‘做工人’”,“在被问到‘(长大)愿不愿意做工人’时,4 位站在屋内不同地方的男孩,竟然异口同声说‘不愿意’”。   何故如此?...

欲望与方向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

信仰的意义

内容摘要:信仰的“意义”一指信仰的内涵或本质,一指信仰的价值或功用。本文认为,信仰是人意识到自身终极有限性而要超越之的精神需要。信仰可以通过宗教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哲学的途径达成。宗教信仰作为满足人从精神上超越自身终极有限性的一种途径,是绝对必要的。信仰层次的高低由信仰什么与如何信仰共同决定。无论是对...